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篇
  32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41.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5种生物农药对截形叶螨的室内毒力,并在田间评价了5种生物农药对枣树叶螨的防效,以期筛选出适合新疆枣树花期使用的杀螨剂。结果表明:0.3%苦参碱对雌成螨的LC50为0.0264mg/L,其次为1.8%阿维·鱼藤酮和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50分别为0.2678mg/L和1.1512mg/L,0.5%印楝素最低,LC50为2.2604mg/L;0.3%苦参碱水剂和球孢白僵菌菌悬液对枣花的影响最小,药后5d落花率分别34.78%和32.61%,1.8%阿维·鱼藤酮和0.5%印楝素药后5d的落花率分别为43.33%和45.45%。综上,0.3%苦参碱1500、2 000倍液,1.8%阿维·鱼藤酮2 000、2 500倍液和球孢白僵菌10倍菌悬液对截形叶螨的田间防效均在84%以上,可作为枣树花期推荐使用的杀螨剂。  相似文献   
142.
 为了明确球孢白僵菌与吡虫啉复配防治棉蚜的效果,提出抗吡虫啉棉蚜的治理策略,采用浸渍法测定了球孢白僵菌CXJ-1菌株对棉蚜的致死中浓度和致死中时间,并以对棉蚜致死率较高的1×109 mL-1、1×108 mL-1和1×107 mL-1  3个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分别与0、0.03 g·L-1和0.04 g·L-1的吡虫啉复配后,采用大田喷雾施药法测定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108 mL-1  CXJ-1孢子悬浮液与0.03 g·L-1吡虫啉混用是最佳配比;施用3 d后对棉蚜的校正防效为85.18%,第11天为60.33%,显著高于单用0.03 g·L-1吡虫啉,且对天敌瓢虫和草蛉种群数量影响最小。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与吡虫啉复配后对棉蚜的持效期长,可减少吡虫啉的施用量,从而减轻其对棉蚜的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143.
[目的]研究绵羊胚胎体外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机制,以进一步提高胚胎体外发育能力。[方法]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凋亡相关基因Mcl-1、Bad、Bak、Bik和Caspase-3在低氧环境(5%O2)和高氧环境(20%O2)培养的绵羊体外受精(IVF)胚胎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不论是高氧环境还是低氧环境,从2-细胞阶段到囊胚期均可检测到Mcl-1、Bad、Bak、Bik和Caspase-3的表达,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随着胚胎的发育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且高氧和低氧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8-16细胞期开始,Mcl-1、Bad、Bak和Bik表达水平都显著增加,且低氧环境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高氧环境中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氧气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绵羊胚胎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绵羊胚胎细胞凋亡可能是凋亡相关基因Mcl-1、Bad、Bak、Bik和Caspase-3相互协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4.
以新农1号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 Pers.‘Xinnong No.1')成熟颖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中,适宜的培养基为添加2.00 mg·L-12,4-D+0.01 mg· L-1 6-BA+500 mg·L-1脯氨酸的MS培养基,出愈率可达71.2%,愈伤形态为半透明水渍状且淡黄色颗粒较多;继代改造培养基中添加2,4-D 0.5 mg·L-1 +6-BA 0.5 mg·L-1+ABA 2.0 mg·L-1+ GSH 2.0 mg·L-1的MS培养基上培养4周后,愈伤组织增殖率可达41.3%;分化过程中,在不添加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中培养10 d后,将胚性愈伤组织转入添加6-BA 1.0 mg·L-1的MS培养基中,很快绿点变密,继而分化成苗,愈伤组织再生频率达25%,小植株形成的强度为16.7%.  相似文献   
145.
加工番茄病毒病田间发生情况及毒原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12年,通过播期、品种试验及毒原的分子检测对石河子地区加工番茄病毒病进行研究.对不同播期加工番茄病毒病的调查表明:晚播(5月20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高达67.94%和43.47,高于早播(4月5日)和适播(4月25日);对15个加工番茄品种发病情况调查并对病情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里格87-5'、‘石番15'、‘屯河34'、‘石番18'4个品种田间发病较重;‘新番9'、‘新番4*、‘Q027'、‘石番3'4个品种田间发病相对较轻;对400份田间病样5种病毒的分子检测表明,田间发病主要以ToMV与另2种病毒(CMV+PVY、CMV+ BB-WV、PVY+ BBWV)的复合侵染为主.  相似文献   
146.
新疆富蕴县五彩湾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是科学制订地质遗迹保护方案和实施开发利用方案的关键。文中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五彩湾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区内6个典型景区进行定量评价,发现一级资源景区1处,二级景区3处,三级景区2处。根据评价结果,划分出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  相似文献   
147.
根据开都河流域1958-2007年气象与水文资料,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技术对春季和夏季洪峰流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滑动t检验和Mann-Kendall方法对其突变点进行检验,最后应用灰色关联对天山南坡开都河春夏季洪峰流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8-2007年期间,开都河春季洪峰流量呈减小的态势,夏季洪峰流量呈增加的态势;春季和夏季洪峰流量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1972、1996年;积雪日起6天积温绝对变化、洪峰日起前6天积温变化是春季洪峰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即积雪日前期温度变化与春季升温程度决定了春季洪峰的强度;而洪峰日起前5天降水量、洪峰前期降水量是夏季洪峰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洪峰发生前的土壤含水量与降水量多少决定了夏季洪峰流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8.
不同氧气浓度对绵羊体外受精胚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培养环境中的氧气浓度对绵羊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比较了低氧环境(5%O2)和高氧环境(20%O2)中绵羊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能力和凋亡发生情况,同时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这两种氧气浓度下绵羊体外受精胚胎中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氧气浓度下发育的绵羊体外受精胚胎,细胞凋亡信号都起始于16-细胞期,且在胚胎各发育阶段发生凋亡的比率没有明显差异,但低氧环境组的囊胚发育率和囊胚细胞数都显著高于高氧环境组的(分别为45.9%、134;14.6%、106,P<0.05),且其囊胚细胞的凋亡指数也显著低于高氧环境组(分别为0.053、0.066,P<0.05);PCR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高氧环境还是低氧环境,在绵羊体外受精胚胎的各阶段都能检测到Bax和Bcl-2的表达。而且在囊胚阶段,低氧环境下的Bcl-2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高氧环境下的。低氧环境可以抑制绵羊胚胎细胞的凋亡,更有利于绵羊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9.
[目的]调查新疆巴音郭楞州(以下简称巴州)枣园主要害虫种类、危害特点及其种群消长规律,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5月2日~9月20日,在所选取的枣园中采用五点取样法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枣树5株进行标记,定时定点的系统调查.[结果]巴州枣园主要害虫种类有枣瘿蚊、截形叶螨、旋花科豆象、牧草盲蝽和枣大球蚧.在枣树的整个生长期,枣瘿蚊共有三个为害高峰,分别在萌芽期、抽枝展叶期和花期;截形叶螨在8月上中旬大面积爆发,8月下旬随温度的升高而达到高峰;牧草盲蝽在枣树的萌芽期,花期和盛果期达到3个为害高峰;旋花科豆象分别在枣树的展叶期和花期对其形成为害高峰;枣大球蚧1年发生1代,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若虫危害盛期.[结论]明确巴州枣树主要害虫为害特点及种群消长规律,为该地区枣园主要害虫防治提供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0.
于万里  张博 《草业学报》2012,21(2):249-255
为探明不同群体黄花苜蓿的遗传变异规律及亲缘关系,以伊犁昭苏地区8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对荚果和种子的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群体间和群体内单株的差异,探明荚果和种子性状以及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黄花苜蓿群体间除荚果长宽比外,其他各性状均有显著差异;群体内单株间荚果宽度、种子颜色和种子宽度等性状有显著差异;2)除种子颜色外,其他各性状群体间的差异大于群体内差异。群体间,百粒重和荚果形状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0.540和0.535,群体内种子颜色变异系数最大(0.554);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种子大小、荚果种子数和荚果形状;4)荚果的长度和海拔之间呈正相关关系;5)依据果实形态利用欧氏距离UPGMA聚类分析,将8个群体分为4类:大荚果型、大粒型、小粒型和中间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