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4篇
  62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74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以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果园生草管理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土壤有机碳的变化量来估算福建省果园生草管理的土壤固碳潜力。结果表明:与1996年相比,2007年生草果园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了37.0%,土壤容重降低了1.8%。与清耕模式相比,生草模式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其土壤碳年变化量是清耕模式的3.2倍,土壤固碳速率为714.52 kg.hm-2.a-1。福建省果园生草模式土壤固碳潜力为3.26×105t.a-1,其中,以漳州地区最高,占36.3%。  相似文献   
422.
对11个大杯香菇(原菌株和辐射选育新株系)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盖质量、菇朵质量、柄质量、盖宽、柄长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45.14%,39.78%,37.66%,28.44%和26.41%;盖厚变异系数较小,为17.04%;柄直径变异系数较小,为8.78%.在相关性上,菇朵质量与柄质量、盖质量和盖宽呈极显著正相关,柄质量与柄长和盖质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盖质量与盖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特征值在7个特征值中累计贡献率达98.70%,即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98.70%.在农艺性状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极其重要的.在辐射选育新株系时,应注意选择大杯香菇盖质量和朵质量均较大的新株系.  相似文献   
423.
随着后备耕地资源滨海盐碱区设施种植面积的扩大,土壤盐渍化问题日益凸显,盐碱地改良已迫在眉睫。该文在调查福建省滨海盐碱地设施蔬菜种植盐渍化的基础上,从水肥综合调控、种植结构优化和生态种养循环等方面提出了滨海盐碱地设施种植经济可行的农作改良方案,以期提高滨海盐碱地改良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盐碱土资源的系统改良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424.
不同热解温度限氧制备的畜禽粪便生物炭养分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分析畜禽粪便生物炭中的养分特征变化,以鸡粪、猪粪渣和牛粪为原料,采用限氧控温法制备生物炭,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350、450、550、650和750 ℃)的畜禽粪便生物炭灰分含量,C含量、大量和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及其残留率的变化,并分析了C/N比值,原材料与炭化产品养分含量、及热解温度和生物炭养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畜禽粪便生物炭C、N含量逐渐下降,灰分含量和P、K、Ca、Mg、Fe、Mn养分含量逐渐增加。高温热解虽增加畜禽粪便生物炭的养分总量和C/N比值,但也降低了各养分残留率。综合分析表明,畜禽粪便生物炭养分含量及其残留率与原材料中的养分含量、热解温度密切相关,其中与热解温度相关性显著。因此,选择高C和高养分含量的畜禽粪便原材料是提升生物炭养分含量的基础,而适宜温度是保留生物炭较高养分残留率的关键。该研究中畜禽粪便适宜热解温度为450 ℃,该温度下各生物炭的养分残留率整体表现为牛粪>猪粪渣>鸡粪。  相似文献   
425.
在观光果茶园建设过程中,种植具有观赏效果的绿肥作物可美化田园环境、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状态,并可营造良好的生态农业环境。本文提出“观赏绿肥”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定义,对观赏绿肥在观光农业中的主要作用、配置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促进观赏绿肥在观光果茶园、生态农庄建设过程中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26.
生物炭对强酸性茶园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石灰和不同用量生物炭对强酸性茶园土壤酸度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和石灰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茶园土壤pH值。5~20 g/kg生物炭施用量处理土壤的pH值低于施用石灰处理,但当生物炭用量大于40 g/kg时土壤pH值显著高于石灰处理,说明在强酸性条件下,低用量生物炭处理在调节土壤pH值的效果不如石灰。施用生物炭处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比施用石灰处理提高了0.98%~8.67%,盐基饱和度提高0.85%~40.90%,土壤交换性钙、镁、钾和钠含量分别提高1.70%~11.36%、32.79%~80.52%、76.47%~1744.12%和4.93%~57.48%,说明施用生物黑炭比施用石灰可增强土壤对酸的缓冲性能。  相似文献   
427.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团聚体及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和植茶30年茶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以5mm粒径为主,新垦3年茶园以0.25mm的微团聚体含量为主。林地开垦为茶园后,在0—20cm土层中土壤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值(GMD)、初始渗透速率、平均渗透速率、稳定渗透速率、前30min渗透量和总渗透量分别降低了10.59%~19.38%,30.32%~65.60%,44.04%~72.08%,49.97%~76.62%,51.04%~73.90%,51.90%~55.66%,55.61%~78.82%,59.65%~69.23%(P0.05),分形维数(D)则显著增加了4.61%~7.52%(P0.05);各样地土壤R0.25、MWD、GMD、初始渗透速率、平均渗透速率、稳定渗透速率、前30min渗透量和总渗透量均表现为林地植茶30年茶园新垦3年茶园,D表现趋势则相反;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各样地土壤渗透性能指标与R0.25、MWD、GWD和5mm团聚体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1~2,0.5~1,0.25~0.5,0.25mm团聚体含量、分形维数(D)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各样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能指标(D除外)和渗透性能参数均与土壤有机碳、碱解氮、速效钾、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H和速效磷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林地开垦为茶园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下降(尤其是5mm大团聚体含量),从而导致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降低,渗透性能指标也随之下降;随着植茶年限增加,土壤有机碳和速效养分增加,有利于增加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渗透性能指标得到恢复,但仍未达到林地水平。  相似文献   
428.
黄曲条跳甲高致病力绿僵菌的筛选及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测定了8株绿僵菌菌株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致病力,旨在筛选出感染黄曲条跳甲的高致病力菌株,为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资源。筛选获得1株对黄曲条跳甲有较高致病力的菌株Ma6;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在25℃下,菌株Ma6孢子悬浮液浓度8.0×108个·mL~(-1)处理黄曲条跳甲成虫,其LT_(50)为4.09d;致病力复测试验结果表明,7d累计死亡率达到100%,对黄曲条跳甲成虫表现较强的致病力。菌株Ma6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最适产孢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产孢温度为25℃,最适产孢pH为pH=7,光照条件为先黑暗6d再光照8d有利于其产孢。  相似文献   
429.
姬松茸菌株J1与J77镉富集差异及生理响应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姬松茸菌株J_1及其诱变菌株J_(77)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镉对J_1、J_(77)菌丝生长与产量、镉富集量及相关氨基酸含量等的影响,分析J_1、J_(77)对镉吸收与耐受性差异及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外源添加镉浓度的增加,J_1、J_(77)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均先增加后降低,低浓度镉能促进姬松茸生长、提高产量;相同浓度外源镉胁迫下,J_(77)菌丝及子实体中镉含量均低于J_1,且差异显著(P0.01),J_(77)为低富集镉的菌株;菌丝中镉含量与子实体中镉含量显著正相关(R20.97);J_1、J_(77)子实体中半胱氨酸含量均先降低后增加,低浓度镉胁迫下J_1半胱氨酸含量较高,高浓度镉胁迫下J_(77)中半胱氨酸含量较高,半胱氨酸可能与姬松茸镉富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0.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土传细菌性病害,该病害分布广、危害重、毁灭性强,是热带、亚热带烟区的主要病害.生物质炭是生物质材料在厌氧高温条件下热裂解产生的高度芳香化的富碳物质,具有丰富的官能团、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较强的吸附能力,对改善烟田土壤环境具有较大潜力,是减轻或抑制烟草青枯病的长效途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了农业、化学及生物等措施防控烟草青枯病的研究现状,认为单一的农业、化学或生物措施防控烟草青枯病的效果均不理想,农药或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植株、牲畜及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安全;综合防控措施可消除单一措施带来的短板效应.文章提出利用生物质炭定向调控烟田根际微生物、重建健康根际生态系统、减轻或抑制烟草青枯病的途径:(1)改善土壤理化性状;(2)提升土壤肥力;(3)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4)提高土壤酶活性.生物质炭通过调控土壤生境来改善烟草农艺性状,减轻或抑制烟草青枯病发生,同时促进烟草碳氮代谢,有效调控烟叶化学品质.生物质炭的农业应用可为全面解决烟草连作障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