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4篇
  9篇
综合类   38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甘肃农垦创建于1953年,在近60年的发展与建设历程中,立足于农业,培育了啤酒原料、酿造葡萄、马铃薯、地道中药材、食品加工、有机果蔬、草畜产品、作物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创建了3个国家级、10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1个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同时,年带动周边农村20多万农户和近200万亩产业基地发展,促农增收近10亿元,年转移农村  相似文献   
122.
为了确定秃疮花水溶性制剂的检测标准,试验用秃疮花制剂生物学功能和凯氏定氮法对制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秃疮花水溶性外用制剂平均含氮量2.29%;秃疮花水溶性内用制剂平均含氮量1.67%;制备的秃疮花水溶性制剂具有良好的抗菌和免疫调节功能。这说明试验建立的秃疮花水溶性制剂检测标准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3.
申淙  杨智 《甘肃农业》2012,(8):21-22
目前,土地零散化经营、农地闲置、撂荒是制约西部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探索新途径并有效进行农地的流转,作者从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当前问题分析入手,对西北贫困地区的农地流转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从农地经营权入股、地票等多措施探析适合西部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的模式,这是当前我们破解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问题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24.
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如何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了解土地流转发展现状,笔  相似文献   
125.
作者在分析甘肃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从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现代计量方法对甘肃省1979年~2008年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匹配性"和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两者存在正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相应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6.
在分析了陇南市耕地变化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耕地变化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耕地利用变化过程,弄清驱动过程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方式,有助于深入了解引起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为区域土地管理决策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7.
甘肃省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出发,结合甘肃省农业及农产品现状,分析了得出甘肃省发展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8.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新世纪以来,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基于对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的描述,以2009年甘肃省及14个地市州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构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测算指标体系,测算出2009年甘肃省及14个地市州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中河西地区最高,中东部、中南部次之。而影响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经济、交通、能源、社会服务体系等。据此,认为应通过优化农机区域布局、加大农机具补贴、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完善农机服务体系等提升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9.
在概述IPAT等式及其发展模型的同时,构建了以草原资源消耗为表征的草原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牧区为例,采用了3种不同方案对不同草原资源利用技术下的牧民经济行为对草原资源压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单位GDP草资源消耗年降低率高于单位GDP草资源消耗年降低、上升和不变的临界值时,才能实现确保草资源合理利用的经济内涵式增长。同时发现,甘南州草原牧区经过长期的努力,单位GDP草资源消耗年降低率多年平均值t=2.559%,与临界值tk=2.693%的差距仅为0.134%,这说明牧区对草原资源的利用有向可持续利用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0.
天祝县金强河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天祝县金强河高寒牧区的畜牧业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其中天然草地面积56万公顷,可利用草地面积占48万公顷,畜牧业发展程度较低,牧民生活水平不高。提出了要重点加强牧民的科技培训,切实有效地实行季节畜牧业,减少家畜越冬数量,建立混播人工草地,以提高草地营养物质,逐渐解决冷季补饲问题等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