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9篇
综合类   36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为了明确外源铅进入不同茶园土壤后其形态的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采用盆栽试验及连续浸提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外源铅在不同茶园土壤中的形态分布规律及其在茶树体内的累积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母质茶园土壤中铅总量及各形态的含量有明显差异,无外源铅污染的情况下,临安凝灰岩与金华红壤母质茶园土壤以残渣态占主导地位,嵊州玄武岩和梅家坞鞍山母质茶园土壤则以铁锰态铅占主导地位,4种土壤的交换态含量均较低,均在总量的10%以内。当受外源铅污染后,4种茶园土壤中各形态铅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转变为以铁锰态为主,碳酸盐态及可交换态含量在总量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加,但不同母质土壤类型差异较大。在小于500mg·kg-1土的外源铅污染下,交换态以嵊州玄武岩、临安凝灰岩增幅最大,金华红壤最小;但外源铅达到2500mg·kg-1土时,金华红壤中的交换态铅急剧增加。低浓度外源铅对金华红壤、梅家坞鞍山斑岩茶园土中的茶树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但对嵊州玄武岩和临安凝灰岩茶园土壤中的茶树生长刺激作用并不明显。高浓度的外源铅则对4种土壤中的茶树生长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碳酸盐态与交换态对茶树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大。对新梢中的铅而言,金华红壤茶园土壤以有机态铅对其贡献最大,其余3种母质茶园土壤均以碳酸盐态贡献最大;对老叶与茎杆中的铅而言,嵊州玄武岩母质茶园土壤以有机态贡献最大,其余3种土壤均以铁锰态贡献最大;对须根中的铅而言,梅家坞鞍山斑岩茶园土以有机态贡献最大,其他3种土壤均以铁锰态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62.
通过模拟堆肥试验探讨在堆肥不同阶段添加浓缩味精废液对物料pH与产品含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浓缩味精废液处理(CK)的物料初始pH值为8.5,结束时为8.9;在堆肥开始前添加物料质量2%的浓缩味精废液处理(M_1)的物料起始pH值为7.0,比CK降低1.5个pH单位,在整个堆肥过程中保持在8.0以下,至堆肥结束时为7.6;在堆肥启动后5d添加物料质量2%的浓缩味精废液处理(M_2)的物料pH虽比CK有所降低,但降幅不及M_1,仅为0.2~0.3个pH单位.在整个堆肥过程中M_1处理的物料NH_4~+-N含量显著高于M_2和CK,堆肥前期的差异更大;堆肥后期M_1处理的物料NO_3~--N含量和堆肥结束时的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M2和CK,而M2和CK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堆肥开始前向物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浓缩味精废液比高温期添加更有利于降低堆肥物料的pH,促进物料中NH_4~+-N的硝化,保氮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3.
为探究光伏环境下不同大豆品种的苗期适宜性,对日光温室内光伏板下31个大豆品种(浙江省主推品种)进行适宜性评价(以无光伏板作为对照),分析光伏设施荫蔽对大豆苗期生长的影响,并通过耐荫性评价模型和聚类分析综合判断各大豆品种对光伏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移栽后30 d,测定大豆苗期的20个生长形态、生物量及生理指标,计算各性状的耐荫系数,并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及聚类分析,把大豆的多个性状指标转化为6个新的综合且各自独立的指标,其权重分别为0.251、0.229、0.170、0.138、0.126、0.115。根据综合评价值(D值),光伏板下31个大豆品种苗期适宜性可分为强、良好、差3类,其中:9个品种为适宜性强,分别为八月拔、东山白马豆、兰溪大青豆、嘉丰绿皮豆、沙心豆、特泛豆1号、浙鲜9号、浙鲜12号、浙春14号;12个品种为适宜性良好;10个品种为适宜性差。本研究为农光互补体系下保障大豆的生长和产量提供了理论参考和适宜性品种。  相似文献   
64.
三维打印(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3D打印)作为一项可以快速小批量生产定制产品的加工技术,在园艺园林方向的应用潜力巨大。本研究借鉴3D打印缓释配方相关研究,完成单材料载体配方肥各组分的初步筛选,利用材料挤出3D打印技术成功打印出以海藻酸钠或黄原胶为黏结剂、甘露醇为填充剂、固定配比的乙醇溶液为溶剂、海泡石为增稠剂、尿素为核心肥料的单材料载体配方肥,确定尿素在海藻酸钠作为黏结剂时的最高添加比例为1∶4(尿素与溶剂质量体积比),而在黄原胶作为黏结剂时的最高添加比例为3∶4(尿素与溶剂质量体积比);明确了用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锌在最佳配方下替换尿素也可以实现打印;还通过多材料挤出3D打印技术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养分组合和元素耦合的打印可能性。通过打印参数调节试验明确了配方肥的最佳打印条件:打印速度200 mm/min、挤出速度0.02 mm/s、挤出高度1 mm、喷嘴直径1 mm。通过砂柱淋洗法进一步研究了不同配方肥的控释周期,发现不同配方及打印后处理下的单材料载体配方肥控释周期存在明显差异,经海泡石改良后的配方可以明显改变单材料载体配方肥的养分释放速率,其控释...  相似文献   
65.
不同小麦品种灌浆期生长和镉积累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不同小麦品种灌浆期在镉污染农田中的生长情况和重金属镉积累的差异,本研究以3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探明其在镉污染农田上的生长情况以及镉积累情况。结果表明,30个小麦品种在镉污染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不同小麦品种在灌浆期其株高、地上部和根部的生物量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变化范围分别为48.87~77.47 cm、0.89~1.92 g·plant~(-1)、0.05~0.22 g·plant~(-1)。此外,不同小麦品种之间各部位吸收、积累镉的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地上部和根部镉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7~0.26、0.37~1.57mg·kg~(-1)。灌浆期镉在小麦体内的分配规律总体上为根地上部。地上部和根部镉积累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2~0.38、0.04~0.24μg·plant~(-1)。不同小麦品种各部位转运镉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变化范围分别为0.08~0.47,其中淮麦23、冀麦738、宁麦17具有最低的根-地上部转运系数。成熟期的数据表明,淮麦23、冀麦738、宁麦17籽粒中镉的含量均远低于0.1 mg·kg~(-1)DW的国家限量标准,并具有很低的根-地上部转运系数,符合镉低积累小麦的标准。本文初步确定淮麦23、冀麦738、宁麦17作为低转运小麦品种的候选者,为低积累小麦品种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
为评价氧化锌纳米颗粒(ZnO nanoparticles, ZnO NPs)对植物的毒性效应,以生菜为材料,以Zn2+和ZnO微米颗粒作为对比,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ZnO NPs(0、5、50、250 mg/L)对生菜养分吸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ZnO NPs抑制生菜的生长,随着ZnO NPs质量浓度的升高,生菜生物量明显降低。在5~250 mg/L ZnO NPs处理下,生菜地上部镁、铁、锰、铜含量分别减少18.0%~33.3%、19.0%~28.6%、17.2%~28.3%、17.4%~33.8%。50、250 mg/L ZnO NPs处理显著降低了生菜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体活性。在5~250 mg/L ZnO NPs处理下,生菜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分别下降33.7%~75.0%、21.3%~36.7%、11.2%~29.0%、30.7%~83.4%,最大光化学效率(Fv/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