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45篇
农学   23篇
  21篇
综合类   19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试验着重研究了洛阳市农科院的优良组合0634的母本012、父本03-5,在春茬大拱棚条件下,不同授粉时期重复授粉对番茄杂交制种的关键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花期2d 2次授粉、3d 2次授粉与其它处理间达显著水平;蕾期上下午各授粉1次与其它处理间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2.
南水北调源区林业生态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森林作为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对环境产生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加强南水北调库区林业生态建设,对于提高源区森林的防护和涵养功能,维护库区生态环境,确保水质清洁安全关系重大。通过丹江口库区自然、社会、经济和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库区林业生态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13.
报道日本栗在河南引种栽培研究结果。筑波、银寄等6个优良品种种植表现出生长快、长势好、早实、早熟、丰产、粒大、质优等优良性状,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种。适当密植、幼树整形修剪、合理配植授粉树、加强肥水管理及适时除雄是日本栗获得早实丰产的关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4.
北方是我国柿主要产区,包括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省,栽培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生产总量的80%~90%。北方柿资源丰富,品种众多,其中尤以磨盘柿、牛心柿、八月黄、水柿等为代表品种。从优良品种、合理修剪、保花保果等方面阐述了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5.
针对适宜河南省栽培的几种水果果树,从树种适宜环境,投入产出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当前市场行情与发展潜力,对每种果树进行相对合理的评价,以便为水果生产品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6.
总结了黄连木良种收集与贮藏、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等实生苗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17.
太行山地区侧柏人工林主要养分元素分配及循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养分循环特征,以太行山丘陵区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标准木收获法,对其生物量和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侧柏人工林(26 a)生物量约45.55t/hm2,林分净生产力为2.07 t/hm2;生物量分配排序为;树干树根树皮树枝树叶.(2)林分营养元素积累量为455.23 kg/hm2,积累量的排序为:CaNP.(3)灌草植被层营养元素积累量顺序为:CaNP,灌草层3种元素总贮量仅占乔木层的5.5%.(4)凋落物营养元素年归还量为337.12 kg/hm2,3种营养元素归还量排序为:CaNP,Ca的年归还量最高,为271.66 kg/hm2,分别是N和P的4.42倍和69.12倍.(5)年吸收量、年存留量、养分年归还量和富集系数排序均为CaNP;吸收系数排序为CaNP;利用系数、循环系数排序是NCaP,侧柏对N的利用系数最大;Ca的富集能力最强.分别是N,P的1.9和2.8倍.侧柏的N周转时间最短(1.22 a),P周转时间最长(3.63 a),Ca周转时间居中(1.43 a).  相似文献   
118.
太行山丘陵区不同龄级栓皮栎人工林养分循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定量分析植被恢复进程的变化特征,以太行山丘陵区的栓皮栎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各器官N、P、Ca 3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积累、分配和养分循环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植物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差异明显;各龄级中,营养元素含量最多的器官是树叶,树干含量最低;营养元素含量的排序为Ca〉N〉P。2)林地土壤有机质、N和P含量随龄级增加呈明显增长趋势,植被恢复能明显加快土壤肥力的提高。3)20-40 a栓皮栎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量为2764.58-3689.38 kg/hm^2,年存留量为89.88-138.17 kg/(hm^2·a),归还量为229.80-262.06 kg/(hm^2·a)。随龄级增加,营养元素储存总量随之升高,而存留量反而降低;吸收量和归还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营养元素的储存量、吸收量、归还量和存留量的大小排列次序均为Ca〉N〉P。4)循环系数和周转时间随龄级增加而升高,利用系数则呈现下降趋势;各元素之间Ca的周转时间最长(12.73-16.19a),利用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19.
为探讨河南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林木树种群落特征及地形因子对木本植物分布的影响,在该区域建立1 hm~2永久动态监测样地,调查统计该区域木本植物类群的物种组成,分析木本植物径级结构的特征,采用空间点格局g(r)函数分析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探究地形因子与木本植物分布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本次研究共调查到木本植物16科25属34种,共计2 306株,以蔷薇科(Rosaceae)、壳斗科(Fagaceae)、马鞭草科(Verbenaceae)为主。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栗(Castanea mollissima)、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是该样地的优势种,其中,栓皮栎的生活能力较强,是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物种。样地内木本植物径级结构的分布呈典型的倒"J"型,表明该地区植物群落更新状况良好,处于稳定生长阶段。样地中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整个尺度范围内表现为聚集和随机分布,与地形生境异质性和物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RDA结果表明,海拔是影响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0.
刺槐原产地不同种源果实和种子性状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刺槐原产地美国收集32个不同种源刺槐果实和种子,对不同种源刺槐的果实和种子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源果实和种子的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果实和种子的性状受种源的地理位置影响,具有地理变异性,但不同性状变异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