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4篇
  1篇
综合类   120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6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本文旨在研究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LPS刺激RAW264.7细胞诱导其炎症模型,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阿司匹林组(aspirin,Asp,150 μmol·L-1)、丁香酚组(eugenol,Eug,150 μmol·L-1)、AEE低(75 μmol·L-1)、中(150 μmol·L-1)、高剂量(300 μmol·L-1)组。CCK-8法检测AEE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毒性;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L-1β、IL-6、IL-8、TNF-α炎症因子的含量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中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代谢通路关键酶PLA2、COX-2、COX-1、CYP450和5-LOX的mRNA表达量;分子对接研究Asp、Eug、AEE与AA代谢通路关键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 CCK-8结果显示,AEE浓度在0~350 μmol·L-1时,对细胞无毒性;2) ELISA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组炎症因子IL-1β、IL-6、IL-8、TNF-α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经不同剂量的AEE处理能极显著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8、TNF-α表达水平(P<0.01);在炎症因子IL-1β、IL-6、IL-8中,与Asp和Eug组比较,等摩尔的AEE与其差别不显著(P>0.05),表明其抗炎效果相似;不同剂量的AEE在炎症因子IL-1β、IL-6、IL-8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 RT-PCR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组中AA代谢通路关键酶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经不同剂量的AEE处理能显著降低AA代谢通路关键酶的mRNA表达量(P<0.05);与Asp和Eug组比较,等摩尔量的AEE能够显著降低AA代谢通路关键酶PLA2的表达量(P<0.05);不同剂量的AEE在COX-1、COX-2、5-LOXCYP450关键酶表达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EE与靶蛋白的结合能均低于-20.9 kJ,表明AEE与靶蛋白结合稳定且质量高,且AEE能够与PLA2、COX-2、COX-1、CYP450和5-LOX之间形成氢键。综上,AEE能够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并且与前体化合物Asp和Eug抗炎作用相似,其可能通过AA代谢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32.
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渗漉法等传统的中兽药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势,但存在耗时长、易破坏热敏性有效成分、单一有效成分纯化困难等不足之处。为了满足生产实际需要,中兽药提取、分离纯化、浓缩等环节逐渐出现了新的生产技术。中兽药提取新技术包括超临界萃取、高速逆流色谱、微波提取、亚临界水萃取、超声波提取、半仿生-生物酶法等;中兽药分离技术包括大孔树脂吸附、膜分离、分子印迹等;中兽药浓缩技术有蒸发浓缩、膜浓缩、新型浓缩工艺等。这些新型生产技术提高了中兽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解决了高温下发生热敏反应、提取技术特异性低等问题,但也存在成本高、技术不完善等不足,尚需继续完善。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了解并掌握各类中兽药生产技术的原理,根据所研究的药物特性灵活运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3.
80只30日龄的新西兰肉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0%霉变玉米+15%正常玉米),低剂量组(5%霉变玉米+10%正常玉米)、中剂量组(10%霉变玉米+5%正常玉米)和高剂量组(15%霉变玉米+0%正常玉米),20只/组。于试验的第42天心脏采血、摘取肾脏。ELISA法检测饲料中AFB1、ZEN、DON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BUN、Cr、UA的水平及肾组织中MDA、NO、T-AOC、CAT、GSH-Px的含量;qPCR检测PI3K、HO-1、Nrf2、NQO-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空白组与低剂量组霉菌毒素未超标,中剂量组AFB1超标,高剂量组AFB1、ZEN超标。HE染色可见中、高剂量组肾小球呈分叶状,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并伴有空泡变性。与空白组相比,中、高剂量组肾指数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血清中BUN、UA、Cr水平及肾组织中MDA、NO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肾组织中CAT、GSH-Px、T-AOC含量及PI3K、Nrf2、NQO-1、HO-1 mRNA...  相似文献   
834.
835.
<正>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要求的提出,国内对于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果德安团队所制订的丹参、三七、灵芝、五味子、红参等药材的质量标准不仅被美国草药典收录,而且钩藤、桔梗等药材标准也纳入了欧洲药典,从而有力地提升了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1]。然而,中药的复杂性增加了其质量控制的难度,特别是中成药在成分配伍方面必须遵循“君、臣、佐、使”的要求。仅仅对某一特定成分或某类成分的含量进行单一控制,难以满足对整体品质的综合要求。因此,中药标准制剂根据中药农业和工业现实情况进行制定,经过大规模的定量指纹数据筛选,  相似文献   
836.
为了探讨甘草多糖(glycyrrhiza polysaccharide, GP)对妊娠期暴露代森锰锌(mancozeb, MCZ)致断乳仔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将50只孕0 d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代森锰锌组、甘草多糖低剂量组、甘草多糖中剂量组、甘草多糖高剂量组,每组10只,共5组。从孕0 d起,空白对照组早晚灌服0.1 mL的生理盐水;代森锰锌组早上灌服150 mg/kg的代森锰锌,晚上灌服0.1 mL的生理盐水;甘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天早上灌服150 mg/kg的代森锰锌,晚上灌服50,100,200 mg/kg剂量的甘草多糖。在仔鼠21 d时处死仔鼠并收集其血液和肾脏组织。计算肾脏指数;HE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切片;检测血清中肌酐、尿素氮水平,肾脏组织中T-AOC、SOD、MDA、GSH-Px水平;ELISA法检测GPX4、FSP1、TGF-β1蛋白水平;qPCR法检测GPX4 mRNA、NOX4 mRNA、NF-κB p65 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断乳仔鼠的相关指标变化与甘草多糖缓解妊娠期暴露代森锰锌致断乳仔鼠肾损伤保护作用的剂量并不完全呈剂量依赖关系,多数呈非单...  相似文献   
837.
为解决畜牧生产中大量粪污和中药渣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探索中药渣和牛粪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试验设处理A[牛粪+黄藿口服液药渣(黄芪和淫羊藿煎煮后的药渣)]、处理B(牛粪+黄芪)、处理C(牛粪+淫羊藿)和处理D(牛粪,对照)对蚯蚓的后期幼蚓进行饲喂,观察各处理对蚯蚓的体重、体长以及最终的产茧量、蚓茧孵化时间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处理下蚯蚓的生长趋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黄藿口服液药渣可显著提高蚯蚓的生长和繁殖性能;蚯蚓堆肥可提高物料全氮含量和pH,降低有机碳含量,黄藿口服液药渣搭配牛粪进行堆肥还可提高堆肥产物全磷含量。  相似文献   
838.
为研究复方中药对训放归巢鸽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将熟地、当归、淫羊藿、菟丝子、枸杞、黄芪、焦三仙(神曲、山楂、麦芽等量)和炒莱菔子按一定比例配合组成复方中药,并选取60只180日龄、体重为400 g左右、体质偏弱的训放归巢鸽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药[1 g/(只·d)],试验期为20 d,观察两组的临床表现,并对生长性能(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TP)水平、尿素氮(BUN)浓度、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试验期间的精神状态和食欲更好,毛片更有光泽,胸肌更有弹性,粪便更容易成型。试验第20天,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体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TP...  相似文献   
83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