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育苗轻型基质块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南方果树废弃物资源,以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和椰糠作为基质材料,添加粘合剂、固化剂、改良剂,制作出基质块。采用正交法设定基质块配方,通过测试分析基质块的理化性状,确定最佳的基质块配方。结果表明,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和椰糠的配比是影响基质块理化性状的主要因素,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基质配比改良剂粘合剂固化剂;综合分析,A3B2C3D3组合配方具有最佳的理化性状,即基质配比(堆肥:椰糠)为4:6,粘合剂(聚乙烯醇)为4%,固化剂(硼砂)为2.5%,改良剂为140%。  相似文献   
2.
寄接梨栽培技术在广东低海拔地区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种植的"棠梨"和"早脆梨"为寄接母树,于2012年12月及2013年1月两次从广东省北部山区阳山县采集已满足低温需冷量、饱满的早脆梨花芽进行寄接栽培。结果表明,砧穗组合早脆梨/早脆梨比棠梨/早脆梨具有更高的嫁接存活率,而2012年12月嫁接的成活率、成花率、花朵数和着果率显著大于2013年1月;与花芽采集母树正常着生的梨果相比,采用寄接技术能够生产出与其品质相当的梨果,且果实采收期可提前30d左右。试验结果为寄接梨栽培技术在广东低海拔地区的应用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蕉12号"是由香蕉主栽品种"巴西蕉"的胚性细胞悬浮系(ECS)为材料,通过60Co-γ射线辐射诱变,经田间优选获得的后代的矮化香蕉新品种。已获得中国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CNA20151598.5)。果穗形状呈短圆柱状,果穗长度约为38.2cm,果梳结构紧凑,梳形较整齐。  相似文献   
4.
“南天红”由“南天黄”的自然突变选育而成。2019年12月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该品种果指微弯,圆柱形,果顶钝尖。果梳数6~13梳,每梳果指数14~30个,果皮厚且易剥离。果肉结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5%,甜度及香味优于普通香牙蕉。  相似文献   
5.
黄皮Clausenalansium(Lour.) Skeels为我国华南原产,最少已有1500年的栽培历史。广东省种植黄皮历史悠久,是我国主产区之一,主要分布在粤中的广州地区、粤东的潮汕地区和粤西云浮地区的郁南县。广东茂名地区近年发展很快,其他城市也有不同规模的种植。目前,黄皮生产上栽种的品种以鸡心黄皮和郁南无核黄皮为主。因成熟期较集中,且在现蕾期常受天气的影响,容易出现大小年结果,影响果农的收入。为了延长黄皮供应期及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选育早熟、丰产、稳产的优良品种,对发展黄皮生产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广东枇杷的栽培水平,规范果农的行为,推行枇杷栽培标准化,在枇杷早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广东省农业地方标准《枇杷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广东枇杷栽培所要求的适栽品种、建园、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期调节、花果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和分级等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广佛手不同成熟期的鲜果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萃取及GC-MS法,分析其挥发性物质含量成分及变化。结果表明:从花后160~200 d的5个成熟期共鉴定出25种成分,各成熟期成分的种类、数量基本相同。挥发性物质成分以烯类为主,占含量的96%以上,其中又以柠檬烯和松油烯为主,分别占含量的44%和27%以上。这些主要成分的含量之和先上升后下降,在花后180 d达最高值,说明花后180 d应为佛手采收最佳期。  相似文献   
8.
传统龙眼人工杂交存在效率低下、坐果率较低等问题。为了提高杂交效率,作者研发了一套改良型的人工杂交新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在龙眼母本植株的花穗定型后将要开花前,采用多效唑处理母本植株,大量减少雄花数量,促使单一花穗的雌花集中开放;采摘雄花盛开的父本花穗枝条,对着母本花穗轻轻摇动,使花粉飘散,完成人工杂交授粉,然后去除剩余的花蕾,套袋即可。与传统杂交方法相比,改良人工杂交新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将传统单个花穗完成授粉时间从4~6 d减少到2 d,同时达到提高坐果率的目的,在龙眼杂交育种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广佛手不同成熟期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佛手不同成熟期的鲜果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萃取及GC-MS法,分析其挥发性物质含量成分及变化.结果表明:从花后160~200 d的5个成熟期共鉴定出25种成分,各成熟期成分的种类、数量基本相同.挥发性物质成分以烯类为主,占含量的96%以上,其中又以柠檬烯和松油烯为主,分别占含量的44%和27%以上.这些主要成分的含量之和先上升后下降,在花后180 d达最高值,说明花后180 d应为佛手采收最佳期.  相似文献   
10.
利用CRISPR/Cas9技术研究玉米ZmFKF1在开花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FKF1是多种植物开花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基因。为研究玉米FKF1功能,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ZmFKF1进行定点编辑,获得ZmFKF1编辑突变体。同时以此为材料,通过表型分析及关键开花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分析,明确ZmFKF1在玉米开花途径中的作用,为玉米分子育种及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B104为材料,克隆ZmFKF1,通过序列比对明确ZmFKF1的基因结构。以ZmFKF1为靶标基因,根据CRISPR/Cas9技术原理设计靶点,将设计的靶点序列在玉米参考基因组中进行比对分析,排除非特异性靶位点,最终筛选出在ZmFKF1第1外显子上的靶位点ZmFKF1-T1,构建CRISPR/Cas9基因编辑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B104幼胚,通过抗性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之后诱导出芽和生根,获得T0ZmFKF1编辑阳性植株,并利用cas9特异引物进行验证。利用靶位点扩增测序法,明确T1ZmFKF1编辑植株在ZmFKF1预期靶标位点是否发生突变及突变的类型,筛选获得ZmFKF1定点突变纯合株系。获得这些材料后,以野生型B104为对照,统计和分析开花表型。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述材料中与玉米开花途径相关的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对表型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果】在玉米FKF1的第1外显子上设计靶点构建基因编辑表达载体,通过遗传转化获得的转基因株系实现了对ZmFKF1的定点突变,共获得T0ZmFKF1编辑阳性株系18株,在预期靶标位点上发生突变的有6株,2种不同的突变类型:单碱基插入和多碱基缺失。通过开花时间统计和分析,与野生型B104相较,3个T2ZmFKF1编辑纯合突变体的开花时间延迟,显著(P<0.05)晚于B104。进一步对这些材料中的开花关键基因ZmGIconz1ZmZCN8进行表达量检测,发现突变体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明显(P<0.05)低于野生型B104,与晚花表型相符。【结论】可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ZmFKF1进行定点编辑获得基因编辑突变体,且突变体开花时间明显延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