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154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31篇
  97篇
综合类   341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硫肥对小白菜铬污染毒性的调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培试验、水培试验和佐证试验,探讨了硫肥中SO2-4离子对小白菜 Cr(VI)污染毒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适当提高SO2-4离子浓度能促进铬的有机态转化并降低有效态铬含量,从而抑制土壤铬的活性,有效抑制小白菜对Cr吸收,但过高SO2-4离子浓度有一定盐胁迫毒害效应,会影响其对降低小白菜 Cr生物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2.
根据2003年10月和2004年5 - 7月的统计和调查,西藏尼洋河河漫滩共有种子植物67科188属333种(包括变种和变型)。科的分析表明,以泛热带分布科及变型科分布为主,其次为北温带及其变型分布;属的分析表明,温带分布占83.77%,热带分布占16.23%,显示出该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种的分析表明,以中国?鄄喜马拉雅分布居第1位,占32.81%,其次是中国特有分布,占31.55%。这些种的温带性成分占总种数的59.94%,而热带性分布成分仅占3.47%。通过对该区系的分析研究,旨在为该区植物及植被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和西藏植物志的修订提供资料。表4参13  相似文献   
703.
麻疯树JcFAD7基因启动子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AIL-PCR技术成功克隆了麻疯树JcFAD7基因起始密码子的上游1926bp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序列特征和潜在的调控元件进行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4个TATA-box和6个CAAT-box,还包含光响应元件、MYB结合位点、不同的激素反应元件以及各种胁迫响应元件,说明JcFAD7的表达可能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将启动子连接到pBI101.1载体,成功构建了驱动报告基因GUS的植物表达载体。为阐明麻疯树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代谢过程和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4.
依据样地调查资料和野外记录,按《西藏植被》(1987)和《中国植被》(1980)的植被分类原则,该文将西藏尼洋河河漫滩的植被分为8个植被型13个群系,并对这些植被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以及各植被类型的特征作了较详尽的分析和记述。  相似文献   
705.
 采用密闭箱法结合快速在线检测系统,研究了光 氮对分蘖期水稻叶际NOx(NO、 NO2 )交换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在叶际NOx(NO、 NO2 )交换过程中,试验用水稻品种有显著NO净挥发和NO2净吸收效应; 在严密控光和室内自然光条件下,水稻NO净挥发速率分别为2.48和2.84 μg/(桶·h),NO2 净吸收速率分别为0.116和0.175 μg/(桶·h),且在环境空气NO浓度为200 μg/m3 条件下也能挥发NO。 2)更换营养液后观测期(5 d)水稻NO挥发速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在供N 0~80 mg/L范围内提高供氮水平总体上增强了水稻NO挥发,但短期内(7 d)脱氮、缺氮(供N 10 mg/L)无明显抑制水稻NO挥发的作用;同期适度提高供氮浓度(供N 0~ 60 mg/L)增强了水稻NO2 吸收,但供氮6 d后外源氮源对水稻叶际NOx(NO、NO2 )交换的调控作用明显下降;3)更换营养液后短期内(1~2 d)控光处理下 6:00-10:00弱光和10:00-14:00 强光有刺激水稻NOx(NO、NO2 )挥发的作用,但14:00-18:00持续强光明显抑制了水稻NOx挥发;在更换营养液2 d后,延长光照时间能增强水稻NO2吸收,但光强变化对水稻NO2吸收调控作用不明显,晚上暗处理有同步抑制水稻NO挥发和NO2吸收效应;4)与基本不置换培养箱空气处理相比,置换培养箱空气同步增强了水稻NO挥发和NO2吸收。  相似文献   
706.
陈素红  邹璞  廖景平 《园艺学报》2010,37(4):607-612
玄参科植物蓝猪耳(Torenia fournieri)的萼片、花冠、雄蕊和雌蕊原基都具两侧对称性,且为合萼、合瓣花,雄蕊着生在花冠上,子房两心皮两室。花器官分化顺序为萼片、雄蕊原基、花瓣原基、雌蕊原基。5枚萼片原基发生顺序不一致,其式样为近轴面1原基-远轴面2原基-2侧生原基,萼片原基的发育是同步的;雄蕊原基先于花瓣原基发生,但其发育比花瓣原基缓慢,4枚雄蕊原基几乎同时发生;5枚花瓣原基同时发生,且远轴面的两枚花瓣原基后来有愈合迹象。与同科Agalinis densiflora花发育比较,两种植物花器官原基发生的时间和先后顺序有较大的差异。与同科地黄属(Rehmannia)、苦苣台科(Gesneriaceae)异叶苣苔属(Whytockia)、尖舌苣苔属(Rhynchoglossum)和台闽苣苔属(Titanotrichum)的花器官发生和发育比较,发现玄参科和苦苣苔科的花器官发生和发育关系比较复杂,5属并不能笼统划分为两种不同的式样,认为以子房室数和胎座类型划分玄参科和苦苣苔科的可靠性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07.
选择了经济相对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典型中小城市的菜地和果园土壤进行调查取样,对16种PAEs(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进行了检测,以研究其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本区域的PAEs的污染控制问题.结果表明,在珠三角城市中,东莞土壤的PAEs含量最高,各地土壤中的PAEs平均含量依次为东莞>深圳(珠海)>中山(惠州);从珠三角城市菜地和果园的平均PAEs分布来看,东莞和深圳的菜地PAEs明显高于果园;珠海、中山和惠州菜地的平均PAEs与果园基本持平.16种PAEs类化合物在珠江三角洲不同城市的分布各异,东莞市果同和菜地土壤中有11种PAEs含量是采样的5个城市中最高的,表明东莞市土壤受到PAEs污染相对严重,并且值得关注的是东莞土壤中的HEP含量要远远高于其他PAEs化合物.虽然与国内外其他城市土壤相比,所取样调查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土壤中的PAEs含量相对不高,但与美国土壤PAEs控制标准相比,珠三角城市果园和菜地土壤的PAEs主要表现为DEP和DnBP超标,这两类PAEs化合物应该成为重点的污染控制对象.  相似文献   
708.
[目的]筛选出高效的金线莲种苗工厂化繁殖技术体系。[方法]分别以野生金线莲种子进行非共生萌发和以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无性克隆2种途径繁育种苗。[结果]2种繁殖途径在诱导初始条件、增殖方式、增殖系数、继代周期、根的诱导分化及移栽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金线莲以无性克隆繁殖途径为宜,建立的繁育体系具有经济、高效、稳定等优点,该研究可为规模化育苗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09.
[目的]探讨蓝猪耳花粉管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建立植物离体受精体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离体培养技术,研究了蓝猪耳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体外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蓝猪耳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5.00%(V/V)蔗糖、0.01%(V/V)氯化钙、0.01%(V/V)硼酸和0.01%(V/V)磷酸二氢钾,其培养基的渗透压主要靠蔗糖调节。[结论]硼是蓝猪耳花粉萌发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钙对花粉管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并推测钙离子主要是通过电压依赖型钙通道进入花粉管内部。  相似文献   
710.
利用金花茶幼嫩花蕾进行体外培养,建立了花丝愈伤组织培养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70%乙醇浸泡的适宜时间为10 min;花丝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TDZ 0.5mg/L+2,4-D 1.0 mg/L+30 g/L蔗糖(pH 5.8),培养条件为25(±1)℃黑暗。卡那霉素和潮霉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100 mg/L或潮霉素30 mg/L导致花丝外植体全部褐化死亡;卡那霉素75 mg/L或潮霉素20 mg/L能抑制愈伤组织从花丝外植体上产生;卡那霉素100 mg/L或潮霉素25mg/L则能完全抑制愈伤组织的增殖并导致最终褐化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