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2篇
  17篇
综合类   210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9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21.
赤松(Pinus densiflora)是山东省重要的乡土树种之一,研究其叶片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林分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关系,对于了解赤松林分健康状况及开展施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8—9月以山东省20块代表性赤松林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生长调查并采集叶片和0~20 cm土壤样品,分析赤松林林分特征,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土壤养分含量,探讨叶片化学计量特征与林分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赤松叶片C、N、P平均含量分别为636.35、12.80、0.82 g/kg,C:N、C:P和N:P平均值分别为50.74、800.48和15.93。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片N含量与胸径和林龄呈显著正相关,与林分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叶片C:N与林龄呈显著负相关,叶片C含量和C:P均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片N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叶片C:N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赤松林叶片N含量与林分特征、土壤养分呈显著线性相关,P元素是山东省赤松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422.
423.
为明确核桃生长发育的水肥需求及适宜的水肥管理措施,以1年生核桃苗为试验材料,在60%施肥量的滴灌施肥方式下设5个不同灌水梯度处理,每隔10天滴灌1次。其中TG1处理为1000 mL/次灌水量,其他滴灌施肥处理的灌水量分别为处理TG1的85%(TG2)、70%(TG3)、55%(TG4)、40%(TG5)。研究表明,在60%施肥量的滴灌施肥方式下,随着灌水量的减少,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苗木生长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与其他处理相比,灌水量在700~850 mL/次(处理TG2和TG3)范围时效果最显著。与灌水量为1000 mL/次的处理TG1相比,TG2和TG3处理的核桃幼苗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15.96%、23.58%、12.25%和13.33%、7.53%、18.37%;TG2、TG3处理植株根系长度和根系活力分别是TG1处理的0.95、1.036倍和1.125、1.14倍;幼苗叶面积、叶片含水率及叶绿素含量也有所增加,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较处理TG1显著提高;TG2和TG3处理株高、地径达最高,分别为30.67 cm、8.37 mm和32 cm、8.25 mm。综上,滴灌条件下,灌水量为700~850 mL/次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对核桃幼苗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24.
为探讨减施氮肥对花生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北方黄淮海和南方红壤旱地产区选用当地主要栽培品种,北方选用 ‘花育25号’为材料,设置施N 0 kg·hm-2(T0)、施N 157.5 kg·hm-2(T1)、施N 157.5 kg·hm-2+CaO 450 kg·hm-2(T2)、施CaO 450 kg·hm-2(T3)、施N 67.5 kg·hm-2+CaO 450 kg·hm-2作为基肥+花针期追施N45 kg·hm-2(T4)、施N 67.5 kg·hm-2作为基肥+花针期追施N45 kg·hm-2+CaO 450 kg·hm-2(T5)共6个处理;南方选用‘湘花2008’为材料,设置施N 0 kg·hm-2(S0)、施N157.5 kg·hm-2(S1)、施N 157.5 kg·hm-2+ CaO 568 kg·hm-2(S2)、施N 112.5 kg·hm-2(S3)、施N 112.5 kg·hm-2+CaO 568 kg·hm-2(S4)共5个处理,研究了减氮增钙及氮、钙肥施用时期对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叶片SPAD值、碳氮代谢酶活性,根瘤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T1)相比,减氮增钙(T4)处理明显提高结荚期根瘤数量和鲜重,提高生育后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干物质积累量,促进叶片中的碳、氮酶活性提高,产量提高4.5%。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促进干物质积累、产量提高10.8%;基施钙肥处理(T4)与花针期追施钙肥处理(T5)相比,产量提高228%。同时,与S1相比,S2处理的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提高15.6%和29.8%。与S1相比,氮肥减施+基施钙肥处理(S4)的产量提高27.7%。表明氮肥减施后钙肥的增产效果更明显,且作为基肥效果更好。因此,无论是北方黄淮海花生生产区、还是南方红壤旱地花生产区,增施钙肥是花生产量提高的有效措施,可作为氮肥减施后保障花生稳产的重要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425.
旨在获得生育期在120天左右的耐盐碱早熟水稻品种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优质高效水直播栽培技术研究。以早熟粳稻水稻品种‘吉宏6号’为试验材料,利用3‰~6‰中度盐碱地大田耕平地、灌排水、浸种播种、病虫草害防治、施肥最佳模式进行交叉试验。经过3年的试验研究,得出耐盐碱早熟水稻品种优质高效水直播技术规程。该规程规定了滨海盐碱地水稻优质高效水直播栽培技术,规定了生育期120天的优质水稻种质质量及浸种技术、春季深翻耕平地技术要求,规定了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长穗期、结实期对灌排水、地下害虫防治、草害防治、病害防治、施肥管理的技术规程,规定了蜡熟末期、晚熟初期的适时收获标准,规定了水稻脱粒、运输及仓储要求。该技术规程,无需泡田,节约用水量达50%;晚播将灌浆期控制在9月中旬,有效地防止鸟害;适时收获,能显著提高水稻的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426.
李鑫 《花卉》2022,(10):124-126
本文首先将系统阐述园林工程绿化种植中实施合理养护的意义,随后讲述园林工程中绿化植物的种植原则,最后结合目前园林工程的发展状况提出相应的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要点,为我国园林工程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27.
为改善氧化铜(CuO)的光催化性能,将CuO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结合制备了CuO/MWCNTs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分析对Nano-CuO和CuO/MWCNTs进行形貌、成分、物相结构以及光学性质等一系列的表征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CuO/MWCNTs同时具备CuO和碳纳米管的典型结构,且光吸收性能优于Nano-CuO。在紫外光下进行的两种光催化剂对双酚A(BPA)的光催化降解试验结果显示:两种催化剂作用下BPA光降解平衡的时间一致,均为24 h,但CuO/MWCNTs作为光催化剂时的BPA降解率和反应速率明显高于Nano-CuO,其中降解率高出幅度可达14%~35%;供试范围内,两种材料对BPA的光催化降解率均随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随pH和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减小,随BPA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相同条件下CuO/MWCNTs受到的影响更大,但其光催化降解率仍远高于Nano-CuO的光催化降解率。研究表明,CuO/MWCNTs复合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光催化效率及对紫外光的利用率,有效推进了CuO的光催化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428.
6种典型滨海湿地植物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究典型滨海湿地植物对盐碱土的改良作用,可为未来盐碱地改良和治理提供理论参考与决策依据。在黄河三角洲湿地,选择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中亚滨藜(Atriplex centralasiatica)、獐毛(Aeluropus sinensis)、星星草(Puccinella tenuiflora)共6种典型植物,采用野外原位种植方式;在试验中心的田间选择5m×10m区域,布置18个相同的试验小区(1m×1m),每种植物均撒播3个小区,分别在植物生长苗期(6月初)、初期(7月中旬)、中期(8月中旬)、后期(9月中下旬)采集各小区内土样,测定土壤盐分变化。结果显示,与生长初期相比,6种植物生长后期使土壤全盐、可溶性K~+、Na~+、Ca~(2+)、SO_4~2、Cl平均显著降低了22.02%、22.03%、23.59%、19.65%、17.37%、19.05%,pH和Mg~(2+)在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群落显著降低了3.99%、4.58%、4.63%和11.81%、14.54%、17.57%,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对土壤盐分的降低作用较好。不同植物生长期的对比发现,盐角草群落在植物生长早期对土壤盐分的降低效果最好,但中后期以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的降盐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29.
聚合物驱油技术大面积应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含聚丙烯酰胺污水的处理问题.含聚污水具有粘度大、含油多、乳化稳定的特点,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及设施难以使该污水处理达到外排水水质的标准.用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孤岛油田含聚污水进行处理,首先利用气浮去除悬浮油和大部分聚合物,然后利用生物接触氧化膜上的烃类降解菌和聚丙烯酰胺降解菌组成的高效降解菌群的生物降解作用去除乳化油和残余的聚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孤岛含聚污水经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后含油量由300mg·L-1以上降至4mg·L-1以下,CODCr由1 700 mg·L-1以上降至100 mg·L-1以下,聚丙烯酰胺的含量由40 mg·L-1以上降到1.5 mg·L-1以下.出水水质完全达到国标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30.
吴蒙蒙 《花卉》2022,(10):19-21
在当前的园林工程中,苗木栽植的成活率是衡量园林工程综合质量的基础性指标,同时也是决定园林工程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苗木栽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如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环境等,若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养护措施,则会直接影响到苗木栽植的成活率。对此,本文着重分析了苗木栽植过程中,影响植物成活率的干扰因素,并分析了提升苗木栽植成活率需要遵守的基本栽植原则,最后提出了提升园林工程苗木栽植成活率的优化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