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35篇
基础科学   2篇
  85篇
综合类   345篇
农作物   82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重金属污染在土壤中具有长期、隐蔽和不可逆三性特点,花生是地下结实作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更为明显,明确花生重金属富集特征,探讨适宜的防控对策,对于生产安全优质花生,从而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以及增加出口创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究花生重金属富集特征,对重金属防控机制及花生重金属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提出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综合利用进行土壤重金属修复是花生重金属防控的有效途径,并对后续花生重金属的防控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蛴螬为害花生的产量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蛴螬是为害花生最严重的地下害虫,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为指导花生田蛴螬防治,本文研究了花生开花下针期蛴螬虫口密度与花生受害状况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阈值。结果表明,在花生开花下针初期,荚果被害率(y_1)、荚果受害指数(y_2)、产量损失率(y_3)与蛴螬虫口密度(x)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_1=2.3694x-4.2992、y_2=2.0347x-3.5203、y_3=1.7589x-2.44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9、0.9856和0.9736。以花生产量损失率为标准提出经济阈值为:采用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防蛴螬杀虫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等防治时,经济阈值为3.2~4.1头/m~2。该研究可以指导蛴螬防治的科学用药,有助于提高蛴螬综合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3.
花生条纹病毒病(Peanut Stripe virus, PStV)在我国北方花生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本文研究了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和宁南霉素(Ningnanmycin)对PStV的控制作用和对花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施用芸苔素内酯或宁南霉素对PStV均有一定防治效果,防效在35%左右,两者复配对PStV的控制效果(45.0%)均高于单剂芸苔素内酯(36.1%)和宁南霉素(34.5%)处理,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促进作用较明显,两者复配对花生产量提高(35.6%)优于单剂芸苔素内酯(13.8%)和宁南霉素(21.2%)处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田试验,同一钾肥水平下,研究了15个花生品种(系)植株钾素吸收与利用相关指标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花生品种(系)营养体(根、茎和叶)、生殖体(果针和荚果)和整株钾浓度分别为12.42~20.01、7.32~10.17和9.24~13.89 g/kg,钾积累量分别为26.75~72.14、26.49~61.16和62.15~133.31kg/hm2,营养体钾浓度和积累量的变异幅度高于生殖体和整株。不同花生品种(系)钾分配系数、利用效率及干物质生产效率分别为40.32%~63.62%、36.28~76.47和72.60~108.97kg/kg。②花生荚果产量与生殖体钾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钾利用效率与钾分配系数、钾干物质生产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殖体钾浓度、整株钾浓度、营养体钾积累量和整株钾积累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③根据产量和钾利用效率平均值将供试品种(系)分为高产钾高效、高产钾低效、低产钾高效和低产钾低效四大类型,其中609、冀花5号、冀花6号和鲁花11四个品种(系)为高产钾高效型。试验结果可为花生钾高效品种选育及高产节钾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草坪和地被植物是城市生态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各种草坪及地被植物的生态效益的了解是合理的品种选择和优化配置的基础。本试验对青岛市常用的10种26个品种草坪地被植物的滞尘能力进行了研究,综合评价了不同品种草坪地被植物的生理特征及其生态效益。研究表明:26种草坪地被植物中萱草的单位绿地滞尘效益明显强于其它25种,高羊茅‘RTF’、一年生黑麦草‘特高’、多年生黑麦草‘顶峰’、草地早熟禾‘珠峰’为各自种内滞尘效益最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在“六五”和“七五”前三年的育种工作中,有了新的突破,初步选育出了一批高产、早熟、多抗、优质花生新品种,不仅为花生生产上第四次品种更新提供了生产用种,而且也为花生育种提供了  相似文献   
17.
花生防空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缺钙直接影响荚果发育,空果、秕果及单仁果明显增多,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本文介绍了通过增施钙肥,防治花生空壳的施肥、追肥及田间管理等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花育30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用094-9/95-l与9629-1-0杂交后系统选育(094-9/95-1引自美国,9629-1-0选自8130/79266的杂交后代),2009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定为2011年山东省花生主推品种之一。该品种高产、优质,符合出口标准,适宜北方花生产区中高肥水地块,作为春播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2010年引进了该品种,进行了播期、密度等适应性栽培试验,并在高产示范片中进行了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大黑和暗黑蛴螬危害花生的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花生种苗期大黑蛴螬和花生生长期大黑、暗黑蛴螬的虫口密度(X)与减产率(Y)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其相关式苗期网池接虫为Y=0.7245 0.004X±3.3957(r=0.9520,n=39);同步模拟为Y=0.4452 0.0040X±1.3959(r=0.9661,n=28);接虫示范为Y=0.1360 0.0074X±1.5888(r=0.9800,n=4);生长期接大黑金龟甲卵为Y=1.2927 0.0042X±3.2704(r=0.8993,n=36);接暗黑金龟卵为Y=0.7308 0.0042X±2.1344(r=0.9568,n=32)。研究分析提出花生种苗期防治指标为三龄大黑蛴螬每平方米2头;生长期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大黑卵3粒,暗黑卵5粒。  相似文献   
20.
花生几种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褐斑病(Cercospora arachidicola)、花生网斑病(Phoma arachidicola)和花生黑斑病(C.personata)是我国花生生产上为害较大的3种叶斑病。在山东褐斑和网斑的始病期为6月中旬,高峰期为7月底至8月初以后。黑斑病始病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高峰期为8月中旬以后。褐、网、黑3种斑病田间发生的普遍率依次为31.2%、17.9%和1.0%。发生程度、高峰期来的早晚受湿度影响较大。3种斑病的分布特点、花生品种间的抗性均有差异。化学防治效果随药剂种类与方法及条件而异,防效最高为62.8%,亩增干果74.5公斤(增产28.9%)。用抗病品种,结合农业措施综合防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