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介绍蔬菜大棚的生态调控技术,包括光照调控、温度调控、湿度调控、气体调控、土壤营养调控。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调控技术介绍,为大棚蔬菜的安全、无公害及高产栽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李二敏  干吉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49-5152
自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安徽农业对外开放全面发展,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农业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对外科技交流与多边、双边合作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带动全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的世界经济背景下,安徽农产品对外开放也面临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分析了安徽农业对外开放的现状,以及进一步开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业对外开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高职院校健美操课学生学习评价内容、主体和标准的分析,通过专家筛选,确定4个Ⅰ级指标,9个Ⅱ级指标和18个Ⅲ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评价体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辅助软件(yaahp)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旨在为推动健美操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不同微生物对猪粪堆肥过程及其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为使集约化猪场固态猪粪无害化和资源化,采用耐温性和猪粪水适应性选择法,从新鲜猪粪和堆肥中分离出地霉菌、解脂耶罗威亚酵母菌、凝结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和奴卡菌5株,并采用五因素两水平正交试验法,设计出15种不同组合发酵菌剂,研究其将猪粪发酵成有机肥的效果。统计分析显示,地霉菌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为最佳菌种。结果表明,利用发酵菌剂与猪粪混合堆肥发酵,堆肥的最高温度可由自然腐熟的67℃提高到72℃,速效养分较自然腐熟提高9.5%。因此,选择合适的发酵菌剂与猪粪混合堆肥,可较好地实现猪粪变有机肥的目标。  相似文献   
35.
应用频次分布X2检验法和6种聚集度指标对棉大卷叶螟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大卷叶螟幼虫在木槿上呈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形式是以个体形式存在。垂直分布调查结果表明:棉大卷叶螟幼虫主要集中在木槿上部区段进行为害,其次是中部,下部最少。  相似文献   
36.
主要栽培因素对弱筋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皖麦48的推广和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不同施氮量、施钾量、施磷量、密度和播期对弱筋小麦皖麦48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各试验因子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施氮量>施钾量>播期>密度>施磷量。建立了各试验因子与产量性状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它们的互作效应及其优化组合。以产量7796.0kg/hm2为目标,共模拟提出了1490套组合方案,95%置信区间分布对应的密度、施氮量、施钾量、施磷量和播期分别为294.60~305.40万基本苗/hm2、157.08~164.64、85.62~89.55、198.08~207.90kg/hm2和11月1日~3日。[结论]找出了影响皖麦48产量的最佳栽培组合,可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37.
38.
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其生产能力直接影响集约化猪场的生产成绩。笔者从选种、猪群结构、营养、管理、配种、疫病和用药等方面综述了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措施,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秦绪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575-12577
针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分析3G时代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3G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从调控日粮中有关维生素(VE、VC等)、无机元素(Cr、Na、K等)、能量浓度、氨基酸平衡以及应用中草药添加剂等营养角度,全面综述了营养因素对降低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