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19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51.
以塑料大棚番茄为对象,研究石灰氮不同施用量(400kg·hm-2、800kg·hm-2、1 000kg·hm-2)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长、产量和枯萎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氮处理后,整个处理期的各类微生物总数处理均明显高于对照,尤以施用量为800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数分别比对照提高40.38%、45.58%和43.74%,同时促进了植株茎粗和株高的生长;与对照相比,枯萎病发病率降低5.3%,产量提高13.6%。说明适量的石灰氮处理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累积,对枯萎病也有一定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352.
苜蓿斑蚜是我国重要的苜蓿害虫之一,对我国苜蓿商品草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就苜蓿斑蚜对我国苜蓿商品草生产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旨在对牧草害虫潜在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及模型进行探讨和验证.结果显示,苜蓿斑蚜大发生时,其对我国苜蓿商品草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1.51亿~11.27亿美元,表明苜蓿斑蚜对我国苜蓿产业经济的潜在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353.
微生物菌剂拌土对玉米农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微生物菌剂拌土对玉米农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对玉米农田土壤细菌的总DNA提取后,采用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技术对玉米农田土壤细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分析了2种微生物菌剂拌土后玉米农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特征.微生物菌剂M1和M2拌土增加玉米农田土壤中全磷、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对玉米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丰富度增加,多样性和均匀度降低,检测样本序列数量和细菌群落的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数量显著增加;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有影响,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丰度下降,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丰度增加,优势菌属放线菌和芽孢杆菌的丰度增加;降低了土壤中引起人类疾病、参与细胞转化的微生物丰度,增加了参与代谢通路的微生物丰度.微生物菌剂拌土会影响玉米农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组成,改善土壤营养,增加有益微生物的丰度,进而改善玉米农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54.
通过对宁夏红枣害虫的调查研究,目前危害较大的害虫主要有桑褶翅尺蠖、枣瘿蚊、桃小食心虫等,并对其发生现状及其潜在威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55.
试验结果表明,25%百草枯水剂除草活性高,除草效果较好,药后28天,600g/hm^2防除杂草的效果在94.1%以上,鲜重防效在93.4%以上。  相似文献   
35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1.8%阿维菌素乳油在枸杞果实内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枸杞果实内消解较快,在6和12 m g/L浓度下,施药后7 d枸杞果实内的阿维菌素残留分别为0.008和0.010 m g/kg,7 d后均未检出阿维菌素残留,半衰期为1.34~1.50 d,在使用推荐浓度6 m g/L、施药2次的情况下,最后一次施药7 d后,在枸杞果实内未检出阿维菌素,说明阿维菌素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枸杞果实的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57.
研究了枸杞实蝇[Neoceratitis asiatica(Beeker)]成虫全年羽化动态及防控关键期。枸杞实蝇成虫全年共有3次羽化高峰期,5月(第1代枸杞实蝇成虫羽化期)在全年3次羽化高峰期中羽化量最大。枸杞实蝇可以在6个时序期进行有效的防控,分别是蛹羽化出土期、成虫日羽化高峰期、交尾期、成虫羽化后的3.5日和产卵期、初次发现落花幼果的后6日及成虫首次羽化后5、6、7、14、21、29日。  相似文献   
358.
苜蓿蚜虫是紫花苜蓿田的一类重要害虫,主要种类有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及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为优化紫花苜蓿田苜蓿蚜虫的诱集技术,为防治苜蓿田蚜虫制定科学详尽的综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分别于2021、2022年连续2 a测定苜蓿生长期8种颜色诱虫板、2个悬挂高度、2个田间位置、每日4个时段等因素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田内苜蓿蚜虫诱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色诱虫板对苜蓿蚜虫具有强烈趋性且对天敌影响小,2 a平均诱集量分别为57、56头/板;蓝色诱虫板悬挂高度在50 cm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20 cm处;诱虫板放置在田间边缘地段较中央地段诱虫板的诱集效果好;在每日监测的4个时段内,下午至黄昏时分(15:00—19:00)诱集到苜蓿蚜虫的数量最多。此外,监测了苜蓿蚜虫的年种群动态发生规律,即每年7月中下旬苜蓿蚜虫为害达到高峰;第2茬诱集到的苜蓿蚜虫最多,而每一茬次苜蓿在现蕾期蚜虫为害最严重。综上,蓝色诱虫板放置在田间边缘地段,悬挂高度为50 cm,在每天15:00—19:...  相似文献   
359.
为明确棉蚜Aphis gossypii转换寄主后其体内营养代谢水平的变化,采用活体植物饲养方法分别将棉花型、枸杞型和黄瓜型寄主专化型棉蚜进行寄主转换,并测定寄主转换后棉蚜的存活率与营养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棉花型和黄瓜型寄主专化型棉蚜转移到枸杞植株上后存活率均显著下降,转换后96 h分别为61.5%和62.1%,而未进行寄主转换棉花型棉蚜和黄瓜型棉蚜的存活率分别为90.3%和86.4%。且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转移到枸杞植株上96 h时,棉花型棉蚜体内淀粉酶、胃蛋白酶、蔗糖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分别显著下降至对照组的58.3%、73.5%、90.4%和83.7%,而海藻糖酶活性显著上升至对照组的2.2倍;黄瓜型棉蚜体内淀粉酶、胃蛋白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分别显著下降至对照组的65.1%、66.9%和85.3%,而海藻糖酶活性显著上升至对照组的1.3倍。当枸杞型棉蚜转移到棉花或黄瓜植株上时,存活率和体内营养代谢酶活性与未进行寄主转换的枸杞型棉蚜均无显著差异。表明不同寄主专化型棉蚜在转换到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后,其体内营养代谢相关酶活性会出现显著变化,尤其是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转移到枸杞植株上时会出现代谢...  相似文献   
360.
辣椒病毒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辣椒为我国一种重要蔬菜。但因辣椒病毒病危害严重,对辣椒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已知在世界上危害辣椒的病毒种类有36种,我国的辣椒病毒病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以及马铃薯Y病毒(PVY)等引起。病毒侵染辣椒后破坏了植物养分在植株体内的输导,抑制植物生长,造成辣椒植株落叶、落花和落果,一般年份减产20%~40%,严重的年份减产达60%,甚至绝产。辣椒病毒病已经阻碍了辣椒生产水平的提高。为了防治辣椒病毒病,人们研究了许多防治方法。如选用辣椒抗病品种及种子脱毒等措施预防病毒病的发生;利用病毒弱毒株系和卫星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