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19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341.
在苹果园实施有益植物的人工种植或保留有益杂草,进行有益的地面植被栽培,研究其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果园昆虫多样性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苹果园行间间作苜蓿、三叶草、白花草木犀、百脉根等可增加果园的植物多样性,为天敌益虫提供栖息和繁衍场所,进而提高有益昆虫多样性,为害虫的自然生态调控提供了保证,对苹果园害虫的持续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2.
通过0.9%阿维菌素乳油、40%毒死蜱乳油、5%啶虫脒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种药剂单剂及5种复配剂对苹果黄蚜的毒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药剂有较高毒力,3种复配剂较单剂毒力大幅提高,增效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43.
辛硫磷在宁夏甘草及对应根际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制定辛硫磷在甘草上的安全使用技术标准,采用田间试验和液相色谱法,测定辛硫磷在宁夏甘草及对应根际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样品经乙腈提取、柱层析法净化、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样品的最小检出量为1.00×10-9g,最小检出含量为0.005 mg/kg。不同进样量测定结果表明,在0.1~10μg/mL的范围内,辛硫磷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2190X+0.1658(r2=0.9940)。甘草中辛硫磷的添加回收率在81.7%~85.1%之间,RSD介于3.39%~5.91%之间,甘草对应根际土壤中辛硫磷的添加回收率在90.9%~95.3%之间,RSD介于2.89%~4.07%之间,各项指标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检测限量的要求。残留检测结果表明,药后不同时期甘草根及土壤中辛硫磷的残留含量完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分别为CT=1.0024e-0.1027T(r=0.9715)和CT=0.4577e-0.0402T(r=0.9836),残留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6.75 d和17.24 d;40%辛硫磷乳油依推荐剂量1次施药后40 d,2次施药后53 d,在甘草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均低于0.05 mg/kg,因此建议40%辛硫磷乳油在甘草上依推荐剂量1次施药的安全间隔期不得少于40 d,2次施药的安全间隔期不得少于53 d。  相似文献   
344.
对贺兰山东麓7个葡萄主产区的9个葡萄品种,共计52份样本进行葡萄病毒病的ELISA检测和健康状况分析。9个测试葡萄品种中,2个酿酒品种感染了葡萄卷叶病毒(GLRaV-3),病毒感染率为22.22%;1个酿酒葡萄品种感染了葡萄扇叶病毒(GFLV),病毒感染率为11.11%;1个鲜食葡萄品种感染了卷叶病毒(GLRaV-3),病毒感染率为11.11%。在2个受测目标病毒中,GLRaV-3的发生和危害最为严重,其单个采样点的样本感染率为14.29%~50.00%;其次为GFLV,单个采样点的样本感染率为100.00%。蛇龙珠是贺兰山东麓携带GLRaV-3的主要葡萄品种,西拉是携带GFLV的主要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345.
明确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使用剂量及施药适期,评价该药剂对番茄生长安全性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试验结果采用邓肯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供试药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 500、1 875、1 500g/hm2的3个处理施药后7d对番茄叶片灰霉病防效在72.58%~58.33%之间,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效在77.04%~35.84%之间.与对照药剂相比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高剂量有效成分2 500g/hm2施药后7d的对番茄叶片灰霉病防效与对照药剂的防效相当,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番茄灰霉病始发期使用效果最好,适宜用量以有效成份2 500g/hm2为宜.  相似文献   
346.
张丽荣  康萍芝  杜玉宁  马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33-17535,17537
[目的]筛选出性状优良的抗药性木霉菌株,并研究其与8种常用化学药剂的交互抗性.[方法]采用紫外线诱变处理和含药(百菌清)培养基驯化相结合的方法,对拮抗木霉菌株T30进行改良,获得了6株在百菌清杀菌剂1100mg/L浓度水平下仍能较好生长的抗药性木霉菌株,并通过其敏感性、拮抗作用以及遗传稳定性和交互抗性等一系列测定,从中筛选出了性状优良的抗药性菌株T30B.3—3m。[结果]诱变的木霉菌株T30B-—3m与亲本木霉菌株T30相比较,其抗药性提高了279.81倍,生长速率和产孢量与亲本菌株相近,连续转接10代,其抗药性随传代仍然表现稳定;对供试5种病原真菌均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86.58~94.90%;T30B-3—3m对速克灵、霜脲·烯啉、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以及尿素、磷酸二氢钾的抗药性较好,药剂对其抑制率只有0~10.4%,对福美双也具有一定的交互抗性,但对多菌灵却无交互抗性。[结论]为设施蔬菜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优良菌株,同时为实现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综合协同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47.
从宁夏8个市县采集旱育秧立枯病病样550份,分离后获275株菌,分属8属真菌:①镰孢属(Fusarium),占53.1%;②腐霉属(Pythium),占22.5%;③丝核属(Rhizoctom),占1.5%;④蠕孢属(Bipolaris),占2.5%;镰格孢菌(Alternaria)28株,占10.2%;青霉菌(Penicillium)13株,占4.7%;根霉菌(Rhizopus)9株,占3.3%;木霉菌5株,占1.8%.经对镰孢菌、腐霉菌、丝核菌致病性测定表明,不同病菌的致病力和引起的症状类型有一定差异.3个属的病菌均能引致稻苗的黄枯、青枯,并且伴随茎基部褐色病斑;引起矮化的是镰刀菌和腐霉菌;引起徒长的主要足镰刀菌.镰刀菌发病率75.4%,腐霉菌发病率41.5%,丝核菌发病率12.9%.  相似文献   
348.
以塑料大棚番茄为对象,研究石灰氮不同施用量(400kg·hm-2、800kg·hm-2、1 000kg·hm-2)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长、产量和枯萎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氮处理后,整个处理期的各类微生物总数处理均明显高于对照,尤以施用量为800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数分别比对照提高40.38%、45.58%和43.74%,同时促进了植株茎粗和株高的生长;与对照相比,枯萎病发病率降低5.3%,产量提高13.6%。说明适量的石灰氮处理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累积,对枯萎病也有一定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349.
安婧婧  沈瑞清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8):129-131+151
研究立枯丝核菌拮抗青霉菌绳状青霉和草酸青霉发酵液稳定性,为今后生防青霉菌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牛津杯法测定立枯丝核菌拮抗青霉菌绳状青霉、草酸青霉发酵液对于温度和酸碱度的稳定性,结果发现,绳状青霉菌株发酵液在20℃、处理10 min和pH=3、处理2 h的情况下,抑菌活性最高,而当温度超过50℃,中性条件会抑制绳状青霉菌株的抑菌活性;草酸青霉菌株发酵液在40℃、处理10 min和pH=9、处理2 h的情况下抑菌活性最高,而当温度超过60℃,中性条件或过碱性条件会抑制该菌株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50.
试验结果表明,25%百草枯水剂除草活性高,除草效果较好,药后28天,600g/hm^2防除杂草的效果在94.1%以上,鲜重防效在93.4%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