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19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为了解贺兰山东麓不同主栽葡萄品种对灰霉病的感病程度,依据不同品种抗性不同的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对各葡萄品种的内含物-花青素、酚类物、糖分、总抗坏血酸(或维生素C)及维生素E分别采用锦葵色素标准品法、Arnow试剂法、直接滴定法、荧光法(或2,6-二氯靛酚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发病果实的花青素等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健康果实存在明显差异,证明葡萄灰霉病的发生和花青素等物质有密切关系,质量分数较高抗病性较强,反之则弱;依不同葡萄品种被灰霉病菌侵染后各内含物的降幅进行比较判断,其抗病性强弱依次为‘赤霞珠’‘梅鹿辄’‘西拉’‘雷司令’‘霞多丽’‘白诗楠’。由此可见,室内检测结果与田间发病表现一致,田间防治应以白色品种为重点。  相似文献   
282.
为明确不同除草剂对马铃薯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马铃薯安全性与产量的影响,选用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除草剂,在马铃薯4~6叶、杂草2~5叶时采用茎叶施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田间杂草防除效果及马铃薯产量。施药30 d后,25%砜嘧磺隆和70%嗪草酮对一年生阔叶杂草防效为78.54%和81.59%;15%精喹禾灵和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效为90.53%和93.34%;15%砜嘧·烯草酮和23.2%砜嘧磺隆·嗪草酮·精喹禾灵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总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8.11%以上,且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较对照增产5.95%~10.26%。根据田间草相,选择两元或三元复配药剂,能有效防除马铃薯田杂草,实现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83.
经调查,宁夏灌区甜高粱田间主要虫害有玉米蚜、禾谷缢管蚜、亚洲玉米螟、双斑萤叶甲、棉铃虫和二斑叶螨。玉米蚜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达到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种群数量逐渐降低;禾谷缢管蚜8月中下旬种群数量达到高峰;亚洲玉米螟6月上旬开始出现,7月上旬进入高峰期,7月中旬以后逐渐降低;双斑萤叶甲在6月中旬始发,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高峰期,8月中旬以后种群开始消退;棉铃虫6月中旬左右(1代幼虫)达到第1次高峰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2代幼虫)出现第2次高峰期,7月中旬以后种群数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84.
为了研究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与其产毒强弱间的关系,以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的13个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菌株及其毒素原液(培养滤液)对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的30 cm长枝条的致病程度及毒害程度为评价指标,对供试13个溃疡病菌菌株致病力分化、产毒强弱以及致病力分化与产毒强弱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13个溃疡病菌菌株致病力分化和其产毒强弱差异均极显著,达到0.01显著水平.聚类分析将13个菌株分成强、中、弱等3种不同的致病类群和强、中、弱等3种不同的产毒类群.不同溃疡病菌菌株产毒强弱与其致病力强弱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54.图7表3参13  相似文献   
285.
进行了4种常用药剂防治吊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的4种常用药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氟硅唑乳油、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和50%硫磺悬浮剂均对吊瓜白粉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随施药次数增加及时间的延长,各药剂的防效均增高,特别是40%氟硅唑乳油和50%菌酯可湿性粉剂,第2次药后7天防效达84.21%~84.91%。  相似文献   
286.
枸杞蓟马在枸杞树冠上的方位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枸杞蓟马在枸杞树冠东、西、南、北等不同方位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枸杞蓟马在枸杞树冠正西方向分布最多,与其他方位差异显著,在田间利用粘卡进行枸杞蓟马种群控制时,应将粘卡正西或水平向上悬挂于田间。  相似文献   
287.
宁夏马铃薯病虫害研究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分析宁夏马铃薯病虫害研究进展、晚疫病综合防治现状及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加强马铃薯产业领域市场预测工作、依靠马铃薯行业协会集中打响西部品牌、重点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工业化、产品规格化标准化、马铃薯机械化、提高产品加工水平、形成订单生产机制、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合理倒茬、加快品种资源的开发和基地建设、加快推广脱毒种薯扩繁技术等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88.
几种进口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4种进口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结果表明:杀毒矾、抑快净、银法利、安玛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其中银法利和安玛在二次药后30 d防治效果可达75%以上,且产量比未喷药对照增产24%以上,效果明显优于杀毒矾和抑快净。  相似文献   
289.
11种木霉菌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采自宁夏14个市县的170份土样及其它材料进行分离,得到96株木霉菌株,采用形态分类方法鉴定出9种木霉菌以及2种未知名菌种,它们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康氏木霉(T.koningii)、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顶孢木霉(T.fertile)、黄绿木霉(T.aureoviride)、深绿木霉(T.atroviride)、钩状木霉(T.hamatum)以及T.sp1和T.sp2。竞争及对峙培养结果表明:11种木霉菌种对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尤其前四种木霉菌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对峙培养中对葡萄灰霉菌的拮抗系数为Ⅰ~Ⅱ,抑菌率达61.8%~77.6%。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木霉菌或缠绕或穿入葡萄灰霉菌菌丝生长,并发生菌丝断裂、消解以及细胞原生质浓缩等现象  相似文献   
290.
比利时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适合宁夏南部山区应用的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比利时CARAH预测模型于2006年、2007年对宁夏西吉县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预测并对田间发病情况进行观察,研究该模型的应用效果。[结果]采用比利时CARAH模型预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更接近实际的情况,预测结果与田间实际发病观察结果时间误差仅2~3 d。从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角度来看,宁夏南部干旱山区应采用4 h湿润持续期评分的标准进行预测,它能更准确的反映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利用其预测结果指导田间防治更准确及时。[结论]比利时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是适合预测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理想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