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19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61.
沙蒿是我国西北荒漠草原重要固沙先锋植物,对为害沙蒿的重大食叶性害虫沙蒿金叶甲各个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育历期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室内饲养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262.
为了更好地防除玉米田杂草,对700 g/L 2,4-滴丁酯·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防除玉米田杂草的效果及其对玉米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700 g/L 2,4-滴丁酯·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在玉米田播后苗前施用1 575~2 100g a.i./hm2可有效防除玉米田的稗草狗尾草、小藜、虎尾草、卷茎蓼、反枝苋等.施药后40 d,对一年生杂草的鲜重防效在90%以上,推荐剂量下施用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263.
为了更好地防除压砂西瓜田杂草,对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防除压砂西瓜田杂草的效果及其对西瓜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960;/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756—936g a.i./hm^2,对水750L/hm^2土壤啧雾,对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达到83.07%~90.73%,各处理区西瓜生长正常。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安全性好、防效高、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264.
8%氟硅唑微乳剂对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氟硅唑微乳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黄瓜白粉病始发期使用效果较好,适宜用量以有效成份69~90 g/hm2为宜,该药对黄瓜安全,无药害产生,对植株生长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65.
不同温度下甘草萤叶甲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草萤叶甲Diorhbda tarsalis Weise是危害甘草叶部的重要害虫,为有效防治该虫,组建了甘草萤叶甲种群生命表。分别在15、18、21、23、25、27、30、33和36℃恒温下,观察了甘草萤叶甲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寿命等,估算了甘草萤叶甲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甘草萤叶甲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卵期、一龄幼虫、二龄幼虫、三龄幼虫、全幼虫期、蛹期、成虫产卵前期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94、11.17、6.30、5.49、8.48、10.53、11.65和8.98℃,有效积温分别为180.88、66.74、78.94、85.42、223.18、85.12、143.67和645.45日度;在18~36℃范围内,温度越高,成虫产卵前期、产卵期和寿命越短,25℃时雌虫产卵量最大,15℃时雌虫不产卵;23~30℃是该虫存活和繁殖的最适温区;种群趋势指数与温度的关系呈抛物线变化,25℃时种群趋势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266.
绿颖和敌死虫对枸杞蚜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枸杞(Lycium chinenseMill.)生长期受枸杞蚜虫(Aphissp.)等多种害虫为害,由于长期进行化学农药防治,枸杞蚜虫对多种农药产生抗性,为害日趋严重。为确保枸杞蚜虫的无害化防治,笔者在2004年就绿颖和敌死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绿颖和敌死虫作用机理是在虫体上形成油膜,封闭害虫气孔,使害虫窒息而死,或通过毛细管作用进入气孔杀死害虫,属于物理封闭窒息,而非化学毒杀。1材料与方法从芦花台园林试验场枸杞研究所茨园采集蚜虫密集的枝条若干,带回室内,在蔗糖溶液中培养待用。供试药剂为绿颖(99%食品级无色乳油),韩国SK株式会社生产;敌死虫(99…  相似文献   
267.
宁夏荒漠草地发现小麦全蚀病菌近年来,西北地区小麦全蚀病的发病面积在逐年扩大,即使在一些新垦地区,第一次种植小麦就发现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该地区病害初侵染源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1997年,笔者会同美国普渡大学DonM.Huber教授,孟山都公司Pe-te...  相似文献   
268.
为阐明绿僵菌与昆虫免疫抑制蛋白的增效机理,采用浸渍法测定昆虫免疫抑制蛋白FKBP52与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毒力和其体内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 transferase,GST)、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及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金龟子绿僵菌和FKBP52蛋白联合使用对西花蓟马的致死中时LT50为7.32 d,优于绿僵菌单用(10.87 d)或FKBP52蛋白单用的(14.15 d)。金龟子绿僵菌和FKBP52蛋白联合使用9 d时,西花蓟马的累计死亡率达81.11%,显著高于绿僵菌单用(45.56%)或FKBP52蛋白单用的(36.67%);金龟子绿僵菌和FKBP52蛋白联合使用的协同毒力指数为24.10,表现为增效作用。金龟子绿僵菌与FKBP52蛋白联合使用1 d后,西花蓟马体内CarE和PO活性小于金龟子绿僵菌单用后的活性;联合使用2 d后,西花蓟马体内几丁质酶活性小于绿僵菌单用后的活性,而CarE和GST活性均大于金龟子绿僵菌单用后的活性;联合使用3 d后,西花蓟马体内几丁质酶、CarE和PO活性均大于绿僵菌单用后的活性。表明与金龟子绿僵菌单用相比,金龟子绿僵菌和FKBP52蛋白联合使用后西花蓟马体内CarE、GST、PO和几丁质酶活性抑制或诱导效应与时间有关,这可能是两者具有增效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69.
5种杀虫剂对甘草萤叶甲成虫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叶法,分别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甘草萤叶甲成虫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甘草萤叶甲成虫对辛硫磷反应最敏感,其致死中浓度LC50值最小,相对毒力指数最大,其次是天霸、乐斯本和氧乐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最差,其致死中浓度LC50值最大,相对毒力指数最小。  相似文献   
270.
蓟马是一类个体微小的昆虫,形态学特征观察困难,种内遗传多样性高,且部分害虫类蓟马寄主广泛,繁殖能力强,为害严重,已成为重要的农林类害虫。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蓟马进行物种鉴定,可以解决传统形态学鉴定困难、局限性较大等问题,能提高物种鉴定的效率与准确性。目前,关于蓟马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研究较多,其中,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I cytochrome oxidase I,COI)基因片段的DNA条形码技术被广泛用于蓟马的快速准确鉴定、属内近缘种的区分及不同品系或生物型的鉴别。此外,开展蓟马类害虫种群遗传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全面了解其遗传分化、适应性、入侵来源和扩散路径,还可为制订合理有效的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多种蓟马的种群遗传学研究表明地理隔离、寄主植物和微生物等因素影响其种内和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蓟马的DNA条形码鉴定与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对目前蓟马物种鉴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