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25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选择不同类型的11份高粱品种(系、组合)作为供试材料,测定高粱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4个生育时期的旗叶以下7片叶的光合生理指标,分析其与穗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气孔导度与穗质量相关程度最高,且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试验发现,乳熟期为高粱光合速率测定的最佳生育时期,乳熟期旗叶以下第2片叶的气孔导度与穗质量的相关最为密切,由此确定旗叶以下第2片叶为光合速率测定的最佳叶位叶片,建立了单叶气孔导度与穗质量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32.
本试验以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壤穴施方法,研究了41.7%路富达悬浮剂、10%福气多颗粒剂、0.5%阿维菌素颗粒剂3种杀线虫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福气多对黄瓜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在第26天和86天时的防效超过60%,增产率为32.4%;阿维菌素的防效居中约为50%,增产率只有15.2%。路富达的效果较差,在第86天时病情指数高于对照,无防效,却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果,可达21.8%,反高于阿维菌素的处理效果。3种药剂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药害现象。福气多效果突出,使用方便,安全无药害,适合于保护地蔬菜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施用不同剂量(0%、0.5%、1%、2%、4%)花生壳生物炭对红壤和潮土种植小白菜(Brassica rapa L.chinensis)生长及氮素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利用淋溶土柱装置、根系扫描仪明确各处理小白菜生物量、根系形态指标,收获后土壤残留氮素养分含量,氮素利用效率,淋溶液氮含量等指标,探讨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作物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特征和机制。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和单施氮肥处理相比,施用生物炭在潮土上显著降低小白菜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降幅分别达59.1%~77.2%、70.6%~80.6%,但在红壤上却显著增加小白菜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增幅分别达35.7%~69.0%、63.0%~77.1%。此外,生物炭对其根系形态指标亦影响显著,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在潮土中施用生物炭,小白菜主根长降低了11.5%~30.1%,根表面积降低45.6%~55.9%,根冠比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在红壤中施用生物炭,对小白菜根长影响不显著,根表面积增加47.5%和56.7%,根冠比显著降低。说明施用生物炭在红壤上促进小白菜根系发育,而在潮土上抑制小白菜根系发育。在潮土中施用生物炭,降低小白菜氮素吸收效率64.7%~73.5%,氮肥偏生产力降低65.1%~79.3%;在红壤中施用生物炭则提高了小白菜氮素吸收效率44.7%~59.6%,氮肥偏生产力增加了32.0%~63.2%。同时,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小白菜植株硝酸盐含量,降幅分别达40.9%~84.6%和18.8%~75.0%。在红壤中施用生物炭,通过促进小白菜根系发育,提高其产量,降低红壤氮素残留,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而对潮土施用生物炭,则抑制小白菜根系发育,降低其产量,降低其氮肥的利用效率,生物炭对潮土的高效安全施用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4.
不同栽培处理对稻米品质及食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北地区优质食味粳稻品种津川1号、津原E28和津原4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稻米品质及食味的影响,探索适宜华北单季稻作区提高水稻品质及食味的最佳栽培方式。结果表明:移栽和收获时间的改变,出穗至收获积温变化明显,水稻品质及食味亦发生变化;水稻外观品质也随之变化,整糙米粒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营养品质中水分含有率和蛋白质含有率达到显著差异;积温和水分含有率及蛋白质含有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整糙米粒率和水分含有率及蛋白质含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综合评价(食味)在品种间的差异显著,津川1号食味特性整体较好。结合品种的生育特异性,最终可确定在华北地区粳稻于5月上旬播种、6月上旬移栽和出穗后60 d收获有利于提升水稻品质及食味。  相似文献   
35.
WZM5是从内蒙古翁牛特沙漠土样中筛选得到的一株胞外多糖合成菌,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的分子鉴定结果表明,WZM5属Massilia属,与Massilia plicata的同源性最高,为98.5%。菌株WZM5发酵液为高黏度的触变性流体,具有良好的假塑性,将其制成WZM5-EPS菌剂,分别喷施在不同质地土壤表面,具有明显的保水保肥效果,黏土、壤土和砂土的持水能力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9.2%、83.9%和42.3%,砂土中铵态氮、磷酸根离子和钾离子的淋溶损失分别减少了36.1%、96.5%和36.3%。盆栽试验表明,WZM5-EPS菌剂不会影响棉花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出土,可促进棉花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6.
以白灵菇菌株TN01为试材,选取香菇、杏鲍菇、白玉菇3种食用菌菇根为原料配制外援营养液,测定各营养液主要成分含量,并研究了不同类型与浓度营养液对白灵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白灵菇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PDA培养基相比,适量加入白玉菇菇根提取液可提高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添加外援营养液对子实体的农艺性状影响不大,对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的白灵菇子实体产量最高,小区总产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54.6%。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后对白灵菇子实体中的硝酸盐含量及蛋白质含量有提升的效果,但对亚硝酸盐及粗纤维含量无促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38.
应用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棉籽壳木屑菌种、麦粒菌种与枝条菌种进行栽培试验,对3种不同类型菌种的生产周期、子实体性状以及其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等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栽培环境条件下,使用枝条菌种栽培杏鲍菇生产周期为78 d,短于其他2种类型的菌种,且其单袋产量为415.52 g,子实体品质好,生物转化率高达83.10%。枝条菌种是工厂化生产杏鲍菇较为优良的菌种。  相似文献   
39.
选取9个春油菜绿肥品种进行田间试验,连续翻压两年后,测定土壤和玉米子粒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研究比较不同春油菜绿肥品种翻压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玉米吸收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油肥1804翻压后土壤全量铁、锰和锌含量较春闲田CK处理分别提高了9.31%、5.71%、9.97%,土壤有效态铁、锰、锌含量较春闲田CK处理分别提高37.31%、62.35%、73.99%;中油肥1907翻压后土壤全铜含量较春闲田CK处理显著提高了84.29%;中油肥1901翻压后较春闲田CK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子粒铁、锰、锌的吸收量及玉米产量和品质。不同春油菜绿肥品种翻压后土壤有效态铜含量、玉米子粒铜及锰含量与春闲田CK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与春油菜中微量元素和土壤全量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微量元素与玉米叶片叶绿素、含氮量、产量、可溶性糖、蛋白质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华北地区种植并翻压中油肥1804、中油肥1901、中油肥1907能较好地提高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生物有效性及玉米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0.
利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及不同浓度NAA、6-BA、KT等激素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影响,并对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分化组织、生根苗的耐盐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1.0mg/L+6-BA 1.0mg/L+蔗糖15g/L,分化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4mg/L+KT 1.5mg/L+蔗糖15g/L,分化苗生根最适培养基为MS+活性炭1.0g/L+NAA 0.4mg/L+蔗糖30g/L。铁皮石斛愈伤组织耐盐临界浓度为0.6%,分化组织耐盐临界浓度在0.3%~0.6%之间,生根苗耐盐临界浓度在0.6%~0.9%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