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1篇
农学   9篇
  7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采用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波长510 nm为指标,以索氏回流法进行正交实验,将柿叶提取物进行紫外光谱检测,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对比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测定提取的黄酮化合物对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pH值对柿叶总黄酮的提取均有影响。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0%、乙醇体积200 mL、回流时间1 h、碱提pH值9;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清除自由基有一定的作用,且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量在实验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2.
在构建楸子叶片SSH cDNA文库及EST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克隆(in silico cloning)和RT-PCR方法分别从楸子和平邑甜茶叶片中各克隆得到了1个富含甘氨酸RNA结合蛋白(GR-RBP)基因,分别命名为MpGR-RBP1( HM042682)和MhGR-RBP1 (HQ380209).它们的cDNA...  相似文献   
73.
通过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在感白粉病品种全生育期和全病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发现SOD和POD的活性在白粉菌侵染后明显升高,而在植株衰老枯死时迅速降低;从白粉菌侵染到发病高峰期,SOD活性与白粉菌菌斑数目增加趋势以及单个菌斑面积增加趋势呈指数曲线型相关;POD与白粉菌菌斑数目增加趋势和菌斑面积占总叶面积百分数的增加趋势呈指数曲线型相关;PPO活性变化与病害侵染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4.
宁夏枸杞中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盐溶法提取宁夏枸杞中蛋白质,用饱和(NH4)2 SO4溶液进行分级盐析、透析、浓缩后用SDS-PAGE分析,测定不同提取液中主要蛋白质的分子量.结果表明:用pH为6.0的PB缓冲液提取,用饱和度为80%的(NH4)2SO4盐析时,枸杞蛋白的提取效果最好;经SDS-PAGE电泳后,初步鉴定出7种主要蛋白质,其中分子量为63 096 Da、51 286 Da、33 884Da的蛋白质提取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75.
Cd2+胁迫对黄瓜幼苗生物膜损伤和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不同浓度Cd2 对黄瓜幼苗进行根部胁迫处理,研究了Cd2 对黄瓜幼苗叶片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Cd2 处理黄瓜幼苗,可使叶片相对质膜透性增大,MDA含量提高,POD和CAT的活性明显上升,POD和CAT同工酶组成发生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6.
以紫花苜蓿金皇后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对其在不同浓度Ca2+、Mg2+、Fe2+、Zn2+下的生长及结瘤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不同离子对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结瘤情况影响各有不同,其中Ca2+浓度为90mg/L时植株结瘤数目最丰,促进植株结瘤的作用最为明显;Mg2+浓度80mg/L时植株根冠比最大,为41.56%;Fe2+对植株结瘤数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作用最不明显,浓度为15mg/L时植株地上生物量干重为0.41g/株,增产作用优于Ca2+和Mg2+;Zn2+浓度为2.0mg/L时地上生物量干重(0.56g/株)和粗蛋白质含量(18.78%)均最高,对植株产量增加与蛋白质含量累积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7.
建立简便有效的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研究中制备拟胚体的方法。本实验以3种方法形成拟胚体:滋养层过生长法、悬浮法和胶原酶处理法,并与传统的悬滴法进行了比较。在不同的分化培养体系中以最终分化出搏动的心肌细胞评价形成有分化发育能力的拟胚体的效率。以RT—PCR检测了拟胚体和心肌细胞形成中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4种方法分化出搏动心肌细胞的比例不同。滋养层过生长法形成拟胚体的比例接近悬滴法.而悬浮法和胶原酶处理形成拟胚体的比例显著低于滋养层过生长法和悬滴法。形态学研究显示,拟胚体发育经历了简单拟胚体阶段到囊状拟胚体或成熟拟胚体。在拟胚体成熟过程中特异性胚层分化发育分子标记HNF-4、Bmp-4与Otx-2表达上调,与心肌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α—MHC、β-MHC、GATA-4及Nkx2.5同样表达上调。表明不同途径可获得不同比例的有发育能力的拟胚体,在体外分化研究中滋养层过生长法则是简便有效的获得正常发育拟胚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不同品种的20只藏獒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从8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27条引物,共扩增出369条条带,其中339条表现出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1.87%。根据20只藏獒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用UPGMA法构建了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河曲藏獒和青海藏獒同类群个体之间亲缘关系较近,在聚类图上形成了河曲藏獒类群和青海藏獒类群各自独立的分支,这一结果有力地支持了按地域对藏獒进行类群划分的说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筛选鉴定出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方法]通过培养基培养分离纯化出高絮凝活性的菌株并通过培养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鉴定筛选出的菌株。[结果]通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和初筛后,从供试土样中共分离到14株具有絮凝性能的细菌,经复筛后得到5株絮凝活性较高(絮凝率〉70%)的絮凝剂产生菌,其中1株经多次传代培养后絮凝活性仍很稳定(絮凝率始终〉90%),其标记为TS-1。TS-1菌为具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并且菌体内无类脂物质如聚β-羟基丁酸。TS-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故将该菌定名为Bacillus TS-1。[结论]该试验筛选出的菌株可用于淀粉工业废水的絮凝处理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80.
利用不同浓度稀硫酸处理玉米秸秆,然后吸附脱色,用热带假丝酵母进行液体发酵培养,72 h后,4%硫酸脱色处理组发酵液中木糖醇含量最高,达10.507 6 mg/100mL;比较各组发酵液中木糖醇转化率,脱色处理组比未脱色处理组高,且以4%脱色处理组最高,木糖醇转化率可达46.59%;比较木糖醇生成速率,仍以4%硫酸脱色处理组最高,达到1.37 mg/L·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