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5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篇
  38篇
综合类   308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解决井水灌溉温度低导致北方寒地水稻水肥利用效率差和产量低的问题,以"垦稻24"(主茎叶片数11叶)为材料,于2015—2016年在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进行井水增温灌溉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提高井水灌溉温度对寒地水稻植株形态特征、光合特性、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井水常温灌溉模式相比,井水增温灌溉模式明显促进了水稻植株的生长与根系的下扎,分别使水稻叶面积指数、单株不定根数、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及总体积提高了14.7%、14.5%、11.6%、33.1%、17.0%;井水增温灌溉模式显著增强了齐穗期的光合作用,分别使水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提高19.5%和22.2%;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纯收入,使穗粒数和理论产量增加11.1%、25.6%,实收产量增加4.8%,平均年纯收入达6 749.6元/hm~2,增收13.98%;同时井水增温灌溉模式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水肥利用效率,使水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籽粒吸收氮量、产谷利用效率及氮收获指数分别提高了8.5%、5.4%、9.2%、4.9%、3.8%。而井水直灌模式造成水稻秧苗发生冷水害问题,导致水稻发育迟缓,显著抑制了水稻形态特征、光合特性、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井水增温灌溉为本研究的最佳增温灌溉模式,也是适合在我国北方推广的水稻节水节肥丰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究柔毛淫羊藿的光合生理生长特性及其对移栽环境的适应性,为合理开发与人工种植柔毛淫羊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移栽柔毛淫羊藿的光合生理特征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生理生长特性与移栽环境间的关系。[结果]叶绿素含量在移栽淫羊藿植株之间差异不显著;柔毛淫羊藿的净光合速率为1.68~3.39μmol CO2/(m2·s),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相关性分析表明,柔毛淫羊藿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空气湿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其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柔毛淫羊藿的移栽种植中,可通过遮阴或雾灌等方法来解决移栽环境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利用N-15自然丰度法研究固氮植物生物固氮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固氮对全球生态系统氮素循环和全球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由于测定方法的原因,过去对生物固氮,特别是多年生固氮植物的共生固氮的定量研究不足。在对目前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的用N-15自然丰度法研究固氮植物生物固氮量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该方法准确性的一些主要因素。N-15自然丰度法克服了传统的差值法、N-15同位素稀释法和乙烯还原法等的不足,可野外原位定量研究生物固氮,如果对各影响因子加以系统考虑,合理解决参比植物选择和固氮植物取样部位等方面的问题,该方法可较为准确地原位测定人工生态系统中固氮作物和固氮树种的生物固氮量。但是在天然生态系统中由于植物有效氮源的多样性以及其它影响因素较复杂,应用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64.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以肺出血、坏死和纤维素渗出为病变特征。急性型呈现高死亡率。对规模化猪场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在简述该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病的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治措施。为指导猪场诊断和防治该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珍稀濒危物种连香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香树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孑遗种单科植物,是著名古生树种之一,为我国二级保护稀有种。文章介绍了连香树的研究简史和它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繁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应加强连香树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理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以更好地研究和保护此濒危珍稀物种。  相似文献   
66.
半夏种内不同变异类型生长节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淑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976-8978
[目的]观测研究半夏种内不同变异类型的生长节律。[方法]对半夏种内椭圆形叶半夏、细叶形半夏和4—5叶半夏3种变异类型定期取样进行调查测定,观察其生长节律。[结果]半夏生育期划分为5个时期:出苗期、全苗期、珠芽发笙期、佛焰苞集中出现期以及倒苗期。4~5叶半夏具有出苗率高,出苗较为整齐,珠芽数目多,倒苗率低等优良性状。各类型的佛焰苞发生率和结实率均较低。[结论]今后可着重将4—5叶半夏作为人工栽培的一个主要类型,并作为半夏优良种质进一步选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67.
本研究调查了玉米自交系Mo17、黄早4及由这两个材料构建的F9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inbred line,RIL)群体的穗粗、穗长、轴粗和穗重共4个穗部性状,对这4个性状在群体中的表现用SPSS11.5软件作了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并构建了频数分布图。该结果为控制这4个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的作图研究提供了田间表型数据。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生态风险评估已被人们所重视,但到目前为止,生态风险评估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以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下游为研究区,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与模糊数学方法相结合,根据ERA框架和层次分析思想建立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的生态风险评估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生态风险的遥感定量评估,并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域生态风险评估缺乏有效的定量评估方法的情况下,Fuzzy集合论与AHP方法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可行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实现了评估结果的定性、定量和可视化。  相似文献   
69.
西藏农牧业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瑶  何政伟  陈涛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3):147-149
从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土壤侵蚀、鼠虫害、地质灾害等方面阐述了西藏农牧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了两藏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70.
何恒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84-8485
[目的]探寻泽漆在杀虫农药开发中的潜力,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量点滴法和浸叶饲喂法,用泽漆乙醇提取液对2-3龄的菜青虫进行了室内杀虫活性的研究。[结果]泽漆乙醇提取液对菜青虫具有较明显的触杀活性、胃毒活性和拒食作用,其触杀作用、胃毒作用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3 870.25、3 463.79 mg/L,拒食中浓度AF50为2 123.7 mg/L。[结论]泽漆乙醇提取液对菜青虫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可作为植物源农药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