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77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2篇
  65篇
综合类   399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得到有效应用,在提升农业种植质量的同时,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基于此,需要重视应用生物技术,明确生物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促进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有效应用和推广,进而提升农业种植的有效性,推动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2.
采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叶面喷施B(硼)、Zn(锌)、Fe(铁)3种微量元素对川芎绿原酸、阿魏酸、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及洋川芎内酯A 5种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为川芎栽培中微量元素平衡施肥技术的形成奠定基础。结果表明,B不利于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及洋川芎内酯A的积累,低质量浓度B(1 g/L)可促进绿原酸及阿魏酸积累,分别比不施B增加6.56%、2.22%,用量过高反而存在抑制作用。Zn不利于绿原酸、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及洋川芎内酯A积累,高质量浓度Zn(4 g/L)水平下阿魏酸含量比不施Zn增加33.70%。低质量浓度Fe(1 g/L)水平下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含量分别比不施Fe高5.34%、9.79%、12.23%;高质量浓度Fe(4 g/L)水平下绿原酸、阿魏酸含量分别比不施Fe处理高8.46%、6.98%。B、Zn对川芎5种活性成分积累存在负交互作用;B、Fe对阿魏酸积累存在负交互作用,对其他4种活性成分存在正交互作用;Zn、Fe对绿原酸、藁本内酯及洋川芎内酯A积累存在正交互作用,对阿魏酸及阿魏酸松柏酯积累存在负交互作用。故叶面喷施B、Zn、Fe肥未必能有效增加川芎活性成分含量,需控制好用量以免产生不利影响,栽培中应尽量少施或不施。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具象及具象艺术在寺观园林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可推广具象艺术表象手法、强化寺观园林的景观营造和意境表现。【方法】理论推导具象与寺观园林的关系,结合广元天台山、大黑山莲花寺、西佛寺、清河古镇等实例具象手法在寺观园林中的应用。【结果】寺庙(观)园林从选址到意境营造均与具象有机结合;因地制宜选择具象、园林要素强化具象是寺庙(观)园林景观具象化的重要原则;再者,建筑布局可强化具象主体、道路线形勾画具象轮廓、植物造景营造具象意境等均是具象手法在寺观园林应用的具体措施。【结论】具象化设计的新构想和理念在实践中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4.
首先分析了当前现代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两者的结合寻找到切入点,研究出符合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5.
回顾了光照、温度、土壤水分和CO2浓度对高寒草甸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由于高寒地区太阳辐射强,高寒草甸植物光合作用时间长,光饱和点高,植物光合作用明显表现出对低温的适应性;而适度地提高温度,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增大;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分为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同时水分胁迫对不同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同;高寒草甸植物比低海拔地区植物利用CO2更有效,提高CO2浓度,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增大.高寒草甸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对于合理构建和恢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高寒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的区域,分布着大面积的高寒草句、高寒草原和沼泽类草原.近来,高寒草甸严重退化,湿地萎缩加剧.土壤水分对土壤系统养分循环和流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回顾了高寒草甸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包括土壤质地、气候因子、地形、植被及人类活动等.土壤水分有其空间分布规律,随水平位置和土壤深度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土壤质地、气候因子、地形、植被及人类活动等因子对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是各种环境因子及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7.
现就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a)的组织培养技术作以简要的综述,从马蹄莲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初代培养和继代增殖中培养基、激素及培养方式的选择、试管苗移栽等一系列相关研究上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
罗怀良 《作物研究》2023,(6):634-641
细化作物产品碳足迹有助于深化农业组分碳收支研究,增强农业碳减排措施的针对性。以四川盆地山地丘陵农产品主产区的洪雅、盐亭、兴文和开江4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农户问卷调查、参数估算、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清单估算和标准粮产量等方法,构建基于标准粮产量的作物碳足迹估算方法,估算该区5种主要作物碳足迹并进行碳排放及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基于标准粮产量的作物碳足迹均值为0.751 kg/kg,具有碳汇效应;各县域作物碳足迹均值表现为:兴文(0.771 kg/kg)>洪雅(0.753 kg/kg)>盐亭(0.746 kg/kg)>开江(0.720 kg/kg);作物碳足迹表现为:油菜(1.046 kg/kg)>玉米(0.846 kg/kg)>水稻(0.744 kg/kg)>甘薯(0.632 kg/kg)>花生(0.487 kg/kg)。该区水稻碳排放以稻田甲烷为主(66.39%),农资投入(17.64%)和土壤N2O排放(15.69%)次之,种子投入占比最小(0.27%);其余4种作物则以农资投入为主(49.90%,其中化...  相似文献   
89.
立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历来关乎着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我国自进入新时代以来,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成为当前主要矛盾最突出的特征。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农村发展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乡村发展思想为理论渊源,厘清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产生的理论渊源,对于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0.
通过野外采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川西典型亚高山不同海拔处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林3种森林类型表层土壤总有机碳(SOC)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亚高山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3种森林类型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SOC)在44.21~179.98g·kg-1,表层(0-15cm)SOC含量大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林>暗针叶林,0-5cm土层SOC含量与活性有机碳含量均高于5-15cm土层,说明土壤有机碳具有土壤表聚现象。3种森林类型间SOC密度差异不显著,但不同森林类型土壤SOC密度沿土层的分布具有差别:与常绿-落叶阔叶林和暗针叶林相比,针阔混交林5-15cm土层SOC密度较高。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轻组分有机碳(LFOC)和微生物(MBC)含量均以针阔混交林最高,但其相对于SOC的比例则以暗针叶林最高,说明高海拔生态系统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更大的累积,同时也暗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海拔生态系统可能具有更大的CO2排放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