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15篇
综合类   134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为探明影响湖北省咸宁市茶产业集聚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咸宁市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对咸宁市1977-2007年的区位熵和集中化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咸宁市是湖北省主要茶产业基地,其茶产业在湖北省具有集聚效应.影响咸宁市茶产业集聚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需求变化、茶园产出效益、茶叶加工、对外关联、龙头企业等.因此,应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调整茶叶种植结构,进行深加工,开拓新品牌和新市场,延长茶产业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82.
浙江茶类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原产地标记管理等方面,分析浙江省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浙江省茶类资源现有7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7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4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6种原国家原产地标记。并提出进一步加强浙江省茶类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3.
以两种不同性质土壤为基质,通过添加可溶性的Cd、Zn、Pb、Cu盐形成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采用USEPA的毒性浸出试验(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TCLP)对由硫化钙、过磷酸钙、氢氧化钙组成的复合修复剂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在添加可溶性盐后p H降低。可溶性重金属盐加入越多,p H下降越多。(2)从水溶态的平均百分比来看,Cd(12.9%)Zn(7.1%)Cu(3.4%)Pb(0.7%)。4种重金属中,除Cd的水溶态比例高于10%外,其他3种重金属的水溶态比例均低于10%。(3)试验设计的方案1为:硫化钙0.5%+过磷酸钙1%+氢氧化钙0.1%+去离子水20%。方案2为:硫化钙2%+过磷酸钙1%+氢氧化钙0.5%+去离子水20%。(4)对于Cd和Zn,方案2优于方案1。方案2对土壤重金属消减率[Cd(89.7%)、Zn(99.7%)]大于方案1的消减率[Cd(88.9%)、Zn(95.7%)]。对于Cu和Pb,方案1优于方案2。方案1消减率Cu为67.2%、Pb为53.9%。  相似文献   
84.
分析了湖北名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并提出了8点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5.
谈兵  翟文侠  宋成舜  柯新利  陈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129-4130,4164
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TD)和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动态度(GTD)分析了西宁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同时结合Markov模型,分析了土地类型转换特点。结果表明,GTD为0.15%;UTD最大的是园地,最小是草地。耕地去向主要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来源主要是其他土地和草地;林地去向是建设用地,来源为耕地和其他土地、草地;草地的去向是耕地和林地,没有来源;建设用地只有农村居民点整理为耕地转出,来源主要是耕地,比重占78.49%。总之,2015~2020年间,耕地比重先增后减,总体减少614.97 hm2;草地不断较少,减少329.91 hm2;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增加567.63 hm2。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估赣江上游洪灾风险,为区域减灾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气候和地形等自然条件出发,结合实测资料分析暴雨洪水时空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的易损性和防洪救灾能力4个因子的14个指标的权重,借助GIS平台进行风险因子分析和综合风险评估。[结果]暴雨洪水多集中在3—7月,春夏季暴雨频次占全年的80.4%,洪水频次占95.9%,空间上主要分布在东北大部;致灾因子危险性风险等级东北部高,西部较低;孕灾环境敏感性风险呈带状,总体上中间高四周低;承灾体易损性风险中西,中北部高,四周低;防洪救灾能力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从西南向东北递减;综合风险为中北部、中东部高风险,东南部、西部低风险;各风险等级面积比例存在差异,高风险和较高风险面积占比达37.3%。[结论]研究区暴雨洪水特征兼具丘陵与平原型特征,暴雨和洪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洪灾风险评估结果与赣江上游区实际基本符合,验证了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合理性。  相似文献   
87.
城市化发展与土地的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选取3个影响因素准则层-经济强度指数、社会强度指数、生态效益指数,采用AHP方法从多年动态角度分析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并把分析结果与城市化构建回归模型,分析城市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生产要素投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收入差别是影响到土地可持续利用比较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前提下,需要有效地增加投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的绝对增长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与此有关的粮食安全问题,因为粮食单产在耕地面积难以有效增加情况下,已经成为制约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的因素.保护耕地面积不减少,特别是增加耕地有效面积,即增加土地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才能最终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而且,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转变人口结构,控制人口总量增长,对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较好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88.
江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分析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江西省有23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介绍了江西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概况,并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国家质量标准、地理标志商标、中药材GAP认证等方面,分析了江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9.
罗新茂  何宏伟  柯新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114-18116
以湖北省钟祥市为例,从土地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程度、投入强度、可持续利用度4个层次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研究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权重。以湖北省各指标的数值为标准值,对研究区域各指标值进行评分,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研究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钟祥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远低于湖北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平均水平,钟祥市城市土地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投入强度不够是钟祥市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应加强对钟祥市城市土地的投入;钟祥市城市土地利用程度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钟祥市城市土地利用产出水平较低,尤其是城市工业用地效益远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钟祥市城市土地利用持续性较高,但与湖北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0.
区域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安全机制研究——以仙桃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与耕地面积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以江汉平原的仙桃市为例,通过建立耕地变化驱动力模型,并对武汉都市圈“8+1”城市粮食安全系数进行评价,探讨了区域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安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粮食单产、社会消费品零销总额、第三产业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农业机械总动力、工业化水平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动因;粮食安全系数从1995年的0.81减少2007年的0.65。其中2000、2003、2007年粮食安全系数低于0.7,总体存在下滑趋势,但各年都处在安全级以上的水平;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安全系数呈现正相关关系,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1个单位,粮食安全系数降低0.001单位。依据研究结果,从宏观和微观层次上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保护耕地数量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