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3篇
  6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波提取胶陀螺(Bulgaria inguinans)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胶陀螺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50℃、液料比20∶1(mL∶g),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4.71%.  相似文献   
92.
鸡粪好氧堆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规模化养鸡场的出现使鸡粪处理日益成为一个难题。好氧堆肥可以将鸡粪转变为稳定而安全的有机肥料。为此,介绍了好氧堆肥的机理、堆肥过程中控制因素、氮素的转化和保持、堆肥的腐熟度指标和施用效果等研究内容,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3.
为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以玉米秸秆穰为发酵原料进行乙醇固态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酶浓度4个因素对玉米秸秆穰发酵燃料乙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建立玉米秸秆穰发酵乙醇产量的数学模型。根据此模型进行工艺参数优化,以乙醇生成率为指标,确定玉米秸秆穰发酵燃料乙醇的最佳工艺条件:pH 5.1、发酵温度39℃、发酵时间28 h和酶浓度45 U/g。在此条件下,玉米秸秆穰发酵燃料乙醇的理论产率为0.249 0 g/g,实际得率为(0.237 6±0.000 7) g/g,生产1 t燃料乙醇需要4.002 t的玉米秸秆穰干料,玉米秸秆穰发酵燃料乙醇的理论转化率为95.77%,进行3组验证试验,乙醇转化率实测值为(95.44±0.28)%,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为提高以玉米秸秆穰为原料发酵燃料乙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以桔梗茎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实验方法,以总黄酮吸附率、解吸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LSA-21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桔梗茎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桔梗茎总黄酮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样品液生药浓度0.06g·mL~(-1),样品液体积与树脂质量比值20.0mL·g~(-1),振荡吸附时间4.5h,70%乙醇溶液为洗脱剂,解吸液体积与树脂质量比值为27.5mL·g~(-1),振摇解吸时间3.5h,此条件下,桔梗茎浸膏中总黄酮的含量由6.37%提高到14.02%。桔梗茎总黄酮样品液对DPPH·及·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而且其清除活性随桔梗茎总黄酮样品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5.
96.
为探讨提取芦荟中芦荟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芦荟苷含量为指标,超声波辅助法进行正交试验,确定芦荟苷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55,超声温度35℃,超声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所提取芦荟苷的含量为8.520mg·g-1。芦荟苷正交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7.
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考查指标,采用静态吸附-解吸、动态吸附-解吸试验,确定了D-101型大孔树脂富集刺玫叶总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发现,最佳富集条件为:上柱液浓度为原提取液稀释5倍、吸附速率为2 BV/h、上柱液pH值为7~9,解吸液为95%乙醇、洗脱速率为2 BV/h、洗脱液用量为7 BV.在此条件下,其平均吸附率为81.33%,平均解吸率为86.31%,纯化后刺玫叶干浸膏中总皂苷含量由原来的16.32%提高到48.13%,树脂富集倍数约为3倍.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树脂对刺玫叶总皂苷的富集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林下参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简述了国内近年来林下参的栽培历史、鉴别方法、质量标准的制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林下参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
重组人γ-干扰素表达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并提取总RNA,利用RT-PCR扩增出hIFN-γ基因.构建了重组表达菌株BL21(DE3)(pET32a(+)-hIFN-γ).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2a(+)-hIFN-γ含有hIFN-γ基因,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正确.经Western blot鉴定证实为hIFN-γ,并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52%.同时对其抗病毒活性进行了测定,从而为hlFN-γ的生物活性和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0.
对已构建的含β2毒素基因重组质粒p ETXB2进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并用SDS-PAGE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β2毒素基因的表达情况。经酶切鉴定证实,p ETXB2重组质粒含有β2毒素基因而且阅读框架和基因序列正确。同时采用IPTG诱导剂在改变培养基的p H、培养温度、诱导剂的加入量及诱导时间4个方面对β2毒素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其最佳的表达条件是37℃,p H 7.0的培养基中,用终浓度为0.8 mmol/L IPTG诱导4 h,β2毒素蛋白的表达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