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2篇
  6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总多酚提取率为主要考察指标,探索了猴腿蹄盖蕨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猴腿蹄盖蕨总多酚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0、乙醇浓度为65%、超声提取3次、每次45 min,提取温度为75~80℃.在上述超声提取条件下,猴腿蹄盖蕨总多酚的提取率可以达到169.27 mg/g,上述提取工艺条件可用于猴腿蹄盖蕨总多酚的超声提取.  相似文献   
62.
HPLC测定不同树龄杜仲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薇  王建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79-1078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不同树龄杜仲叶中绿原酸、芦丁、槲皮素和山萘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VP—ODS(4.6×1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量1.0ml/min,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扫描检测,以保留时间结合待测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检测波长为360nm,柱箱温度为40℃。[结果]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4.63~92.65μg,r=0.9998,回收率为98%~101.5%;芦丁的线性范围为0.714~14.285μg/ml,r=0.9999,回收率为96%-98.4%;槲皮素的线性范围为0.101~2.066μg/ml,r=0.9970,回收率为94%~101%;山萘酚的线性范围为0.043~0.886μg/ml,r=0.9980,回收率92%~96%。[结论]对不同树龄杜仲叶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用方差分析进行多重比较,从绿原酸含量方面考虑.三年树龄杜仲叶采收最佳。  相似文献   
63.
罗亚楠  于丽颖  刘立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03-18604
[目的]探讨对甲氧基苯甲醛和邻苯二胺在磷酸催化下合成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的简便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立了合成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熔点测定仪、红外光谱法和元素分析仪表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结果]邻苯二胺与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0∶1.2,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44℃,目标产物的产率可达72.8%。在相同的合成条件下,重复试验的产率可达72.5%以上。[结论]该工艺路线所得产品色泽好,后处理较容易,具有对设备腐蚀较小等优点,是一条应用价值较高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64.
以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为试验材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覆盆子总多酚。以覆盆子总多酚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研究各因素对覆盆子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50%乙醇,料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 h,其中微波辅助时间为8 min,微波功率为600 W,提取次数为2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3次工艺稳定性验证试验,其总多酚提取率平均值为38.83 mg/g。  相似文献   
65.
稻壳木醋液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稻壳木醋液有机化合物组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稻壳木醋液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从稻壳木醋液中分离出131种组分,鉴定出97种化合物,包括甲醇(6.68%)、1-羟基-2-丁酮(2.28%)、乙酸(26.72%)、丁酸酐(2.56%)、1-羟基-2-丙酮(10.11%)、糠醇(2.54%)、环丙基甲醇(3.89%)、苯酚(2.20%)、邻苯二酚(2.94%)等。[结论]研究结果为稻壳资源的深度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6.
丁元生  王建刚  罗志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07-16108
以水杨醛、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KF/Al2O3为催化剂合成了香豆素-3-羧酸乙酯,产物不经分离,直接进行皂化、酸解环合制备香豆素-3-羧酸。采用元素分析、熔点测定、红外光谱(IR)等手段对中间体和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香豆素-3-羧酸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杨醛4.0g(0.033mol),水杨醛和丙二酸二乙酯物质量比为1.0∶1.2,反应时间100min,香豆素-3-羧酸的收率〉85%。  相似文献   
67.
王晓林  尤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677-13679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甘木通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干浸膏中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甘木通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提取溶剂量为10倍,乙醇浓度为65%,提取次数为2次,超声提取时间为30min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芦丁在2.72~16.32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超声提取甘木通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结果比较可靠,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甘木通干浸膏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8.
选择可能影响α毒素生物活性的氨基酸相关碱基位点进行定点突变,构建α毒素基因的突变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进行第68位组氨酸→亮氨酸的定点突变,构建含α毒素突变基因表达质粒的重组菌株BL21(DE3)pLys(pXMCPA02)。结果表明,α毒素突变基因第287位核苷酸由A→T,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pXMCPA02含有α毒素突变基因,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正确;重组菌株BL21(DE3)pLys(pXMCPA02)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相对含量的33.82%。因此,已成功构建了α毒素基因突变体,并实现了在重组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69.
我国是茶的故乡,在中国的西南地区,盛产茶叶,也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个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栽培茶树的地方,茶叶最初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现如今,在人们的生活中,饮茶早已成为了人们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俗话说的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说明了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起到的重要作用。茶作为人们饮食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必备品,原因在于茶有健身,养颜等功效,对人的身心以及精神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将茶品与茶性对我国传统体育模式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0.
以多孔阳极氧化铝膜为模板,通过改进的化学镀方法,制备了有序的金属钴的纳米管阵列。这是经过四步操作实现的,即表面的硅烷修饰、抛光、敏化原活化及化学镀。所合成的金属钴纳米管具有可控的内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