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4篇
农学   8篇
  21篇
综合类   16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利用平板对峙法从堆肥中分离筛选到1株对草莓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株系JK3。通过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和rpoB序列分析,将JK3菌株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利用离体草莓叶片测定了JK3发酵上清液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JK3发酵上清液对草莓胶孢炭疽菌引起的草莓炭疽病有明显预防效果,但治疗作用较差;提前24 h或接种胶孢炭疽菌孢子的同时喷施JK3发酵上清液,防治效果超过95%;接种胶孢炭疽菌孢子后24 h喷施发酵上清液,防治效果为11.5%。对JK3发酵上清液进行不同的温度、pH和蛋白酶处理,结果显示,发酵上清中的抑菌物质对pH和蛋白酶处理不敏感,但高温可降低其抑菌活性,推测主要抗菌活性成分不是蛋白质。由于芽孢杆菌多产生脂肽类抗菌物质,利用相关合成基因检测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结果显示,JK3菌株含有脂肽类抗菌物质生物合成相关基因srfAAbymBfenDbacAituC。以上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JK3有开发为防治胶孢炭疽菌引起的草莓炭疽病的生防制剂潜力。  相似文献   
52.
为了针对性地防治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采用平板涂布分离法从台州主要猕猴桃种植果园分离到1株丁香假单胞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ae,Psa)。用生物型(biovar)特异性引物检测发现,试验分离到的Psa菌株是biovar 3型。通过抑菌圈大小比较,对23种农用杀菌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不同农用杀菌剂对Psa菌株的抑菌效果相差很大,且以四环素、乙蒜素和丁子香酚的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15 mm)。此外,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时间-杀菌试验研究了纳米氧化锌对Psa菌株的杀菌效果。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锌的MIC值为50 μg·mL-1,且杀菌效果随纳米氧化锌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53.
在采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标本鉴定的结果,总结了浙江省仙居括苍山自然保护区摇蚊科昆虫名录,共计4亚科23属46种。  相似文献   
54.
记述了广西多足摇蚊属一新记录种:十斑三突多足摇蚊[Polypedilum(Tripodura)decematoguttatum],并附主要特征图。十斑三突多足摇蚊隶属于多足摇蚊属(Polypedilum)三突摇蚊亚属(Tripodura),由Tokunaga于1938年命名并描述。十斑三突多足摇蚊区别于本亚属其他种的主要特征是翅具10块色斑、足具色环、肛尖每侧各具2个背突。  相似文献   
55.
钙依赖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CDPK)为Ca2+传感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克隆青花菜BoCDPK1基因的基础上,开展序列分析、系统发育分析和表达分析,为后续的基因功能鉴定和抗逆育种奠定基础。该研究以青花菜为材料,利用PCR法克隆1个CDPK 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序列进行分析,并采用qRT-PCR研究该基因在霜霉菌和核盘菌侵染下的表达模式。测序结果表明,BoCDPK1的基因组DNA全长为2 414 bp,具6个内含子,编码区全长为1 647 bp,编码548个氨基酸;BoCDPK1有1个S_TKc和4个EF手性结构域。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BoCDPK1与芸薹属植物同源序列的相似性最高,仅个别氨基酸残基存在差异,它们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于一组。qRT-PCR结果表明,BoCDPK1的表达受霜霉菌和核盘菌的诱导,表达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在霜霉菌的诱导下,BoCDPK1的表达量在72 h达最大值,为对照的3.4倍;而在核盘菌侵染下,BoCDPK1的表达量在36 h达最大值。该研究明确了青花菜BoCDPK1基因的序列特点、系统发育关系和表达特征。  相似文献   
56.
为了探究肺炎克雷伯菌外膜磷酸孔蛋白(PhoE)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和免疫原性,本试验通过在线服务器MultAlin分析不同肺炎克雷伯菌参考株的PhoE氨基酸序列保守性;通过ProtParam和SOMPA分析该蛋白的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通过SWISS-MODEL进行PhoE同源建模;利用IEDB、DNASTAR软件预测该蛋白的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通过质粒构建、重组蛋白表达和纯化获得PhoE重组蛋白,免疫接种小鼠后,应用Western blot和ELISA评价其免疫原性。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hoE是一种保守性较强的稳定亲水性蛋白质,其主要位于菌体外膜中;PhoE包含的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卷曲构成占比较大;并且其可形成三聚体的稳定桶形结构。经软件预测和筛选,PhoE具有7个优势性B细胞抗原表位,分别是Y43FSDYDSKDGDQT55、F81SGNKTESDSSQK93、Q172GKNEGREAKKQNGD186、S210DRTNDQ...  相似文献   
57.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秋葵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秋葵无菌实生苗的带一叶一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丛生芽诱导和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植体接种于1/2MS基本培养基中,一定的浓度范围内,IAA浓度的增加显著促进了黄秋葵茎段的分化率和增殖率,而6-BA的存在提高了IAA的这种促进作用,但并不明显,最优组合为IAA 1.0mg/L+6-BA 2.0mg/L。待丛生芽生长到1cm以上,切出单个不定芽,接入添加不同NAA浓度的1/4MS基本培养基中,发现生根率和生长状况在NAA 0.1mg/L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58.
为评价常见耐盐植物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在台州滩涂围垦区构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盐地碱蓬(Suaeda salsa)、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甜高粱(Sorghum dochna)、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orghum sudanense)、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田菁(Sesbania cannabina)7个人工种群,测定了植物种植后0~10 cm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数目和土壤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种植土壤含盐量、pH和土壤容重随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与对照(裸地)相比,90 d时分别降低6.9%~12.2%、7.5%~10.5%和28.5%~42.5%;种植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力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升高(个别例外),与对照相比,90 d时分别增加24.5%~72.3%、10.2%~90.8%、78.9%~181.1%和428.6~533.0%;与对照相比,90 d时种植土壤细菌数目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时间增加均无显著性变化;90 d时仅种植甜高粱、高丹草和田菁土壤放线菌数目显著高于对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植物对土壤改良效果相关的10个单项指标转换为5个综合指标,代表了全部信息的97.32%,以此计算各植物种植土壤的隶属函数值,并以主成分的贡献率进行加权,最终获得土壤性质的综合评价值(D),7种草本植物对台州本地盐渍土改良效果表现为紫花苜蓿草木樨高丹草黑麦草甜高粱田菁盐地碱蓬。  相似文献   
59.
以珍稀濒危植物黄精叶钩吻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0.1% HgCl2为最佳灭菌剂;茎段出愈率高,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诱导茎段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 1.5 mg/L KT+0.5 mg/L NAA,诱导的愈伤组织量大、颜色翠绿、质地致密.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产胞内脂肪酶米根霉TZ-F2菌体形态的控制。[方法]分别考察了碳源、氮源、初始pH以及培养转速对胞内脂肪酶、菌体干重以及菌体形态的影响。[结果]得到了最优的培养条件:地沟油40 g/L,胰蛋白胨20 g/L,初始pH 4.5,转速150 r/min。在此条件下,菌体形态基本能保持在球状,单位胞内脂肪酶活达109.45 U/g,干重达31.67 g/L。[结论]该研究为利用米根霉全细胞催化合成生物柴油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