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93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6篇
  481篇
综合类   25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微地形下植被-土壤系统耦合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究不同微地形下植被和土壤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方法】基于陕北黄土高原5种不同微地形及原状坡植被土壤的全面调查与取样分析,建立7个植被因子和6个土壤因子指标评价体系,采用AHP和熵权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构建了6种地形下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模型。最后分析了植被和土壤各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经过十几年的封育,不同地形下的植被土壤系统处在完全不同的发展状态上,其中切沟和塌陷属于良好协调-同步型,缓台属于初级协调-植被滞后型,浅沟属于濒临失调-土壤损益型,陡坎属于中度失调-植被损益型,原状坡属于极度失调-植被损益型。随着耦合协调状态的提升,地上优势物种也由星毛委陵菜逐渐过渡到铁杆蒿、茭蒿。(2)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植被平均高度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呈显著正相关;植被盖度与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植被Pielou、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陕北黄土高原进行生态恢复重建过程时应根据不同的地形实施不同标准的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2.
依据水量平衡原理,采用盆栽试验分别测算了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侧柏、刺槐、杏树和梨树在其生长季(4~10月)成熟单株树木的耗水量,并根据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标定的各树种无效水界值,分析了各树种土壤水分供耗特点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①2002贫水年生长季降水量430.7 mm,试验树种同期耗水量约为430~470 mm,树木供耗失衡;2003丰水年降水量870.2 mm,耗水量约为450~510 mm,但降雨分配不均,5月和10月树木供耗也略有失衡.②不同树种年内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相近,而同月耗水量差异较大,同一树种不同月耗水量差异也较大,丰水年各试验地土壤水分状况要好于贫水年.③侧柏、刺槐、杏树和梨树无效水界值为8.0%,8.4%,9.4%和10.9%,侧柏较其它树种利用水分能力最强.贫水年林外单株树木土壤含水量在一段时间内低于对应树种的无效水界值,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单株树木依靠冬季和次年春季降水补充,生长季初期都能恢复到速效水水平.  相似文献   
3.
农牧交错带地表覆盖物对土壤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不同地表覆盖物对土壤入渗的影响,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采用样线调查法进行地被状况调查,并在所设样线各样方内对应进行入渗试验。通过对外业数据的处理、分析,对各种地被状况影响入渗的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植物的生长对水分入渗具有促进作用。植被盖度与入渗深度之间呈指数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893。枯落物的覆盖对水分的入渗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两者呈对数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21。生物结皮对入渗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结皮盖度与入渗深度之间呈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65,说明结皮的存在使土壤水分呈现浅层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不同采样密度的土壤水分特征参数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取样精度的土壤,将土壤质地(砂土、淤泥、粘土含量)和容重作为输入值,探讨了使用基于土壤转换函数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0~20 cm表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用甘肃省称钩河流域小流域的土样进行预测并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线性回归能够减小预测误差与实测值差距;使用BP神经网络来预测饱和体积含水量,其准确性比使用BP神经网络预测剩余体积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要高。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还应尽可能地包括土壤结构、有机质含量等信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近自然林业理论的概念、发展概况以及基本的经营原则,分析了在我国发展近自然林业经营的多方面有利条件,提出了应将欧洲近自然林业理论和我国的生态林业理论结合,走一条新的林业发展道路,旨在为中国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京郊区河流生态护岸木本植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生态护岸是保护河岸带的一种有效措施.文章从河岸带植物的护岸功能出发,简述生态护岸技术及其种类,通过对北京郊区河流沿岸植被的调查分析,总结出适宜于北京效区河流生态护岸的木本植物种类、特性和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经济环保型无土栽培基质,利用草炭、腐殖质、枯落物等按不同比例混合组成新型绿色基质,进行高羊茅草皮栽培试验.同时分别测定4种配方的理化性质和高羊茅的生长生理指标,并对观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最优的基质配方为腐殖质:枯树叶:草木灰=6:2:2.  相似文献   
8.
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林生态价值计算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密云水库为北京市的主要水源,水库周边的水源涵养林对水库的水量和水质有巨大影响。通过新的计算公式V=Pa.Qa-Pb.Qb计算,每年由于水源林耗水带来经济损失为5 230.77万元,而因为PI=∑Ci/Coi,水源林净水作用节约的水处理费为94 302.9万元,两者相减得出其生态价值为89 072.13万元。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城市规划理念落后、生物多样性削弱、景观季相变化匮乏、植物应用中的矛盾、野生资源的浪费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城市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改变传统园林理念,走生态园林的发展道路;以人工植物群落为主体,以大地景观规划设计为指导,增加园林生物多样性,构成具有美化、净化、调节和改善环境功能的城乡一体化的大地景观生态系统;加快种苗的生产和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园林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土半干旱区集水造林条件下林木生长适宜的土壤水分环境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2000年在山西方山,采用LI-6200光合测定系统和LI-1600稳态气孔仪,对不同集水措施试验地的刺槐、侧柏和苹果的生理指标进行了实地观测,并辅以相同树种实地盆栽苗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林木生理指标观测,研究了林木净光合速率、羧化效率、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维持刺槐、侧柏和苹果净光合作用的最佳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7.13%、15.9%和16.11%,三树种维持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土壤含水量依次为13.23%、10.66%和12.38%;羧化效率最高时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依次为15.7%、15.5%和15.8%;土壤水合补偿点分别为4.55%、3.91%和4.49%。上述三树种蒸腾速率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8.82%、19.70%和16.33%。根据集水造林的基本构思,可选取维持最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作为集水造林林木密度调控的土壤水分阈值和林木需水量的低限计算条件。这一指标可量化为刺槐10%-13%,苹果10%-12.5%,侧柏9.5%-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