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加工工艺对复合微生态制剂菌种存活率和饲料颗粒质量的影响,并探索饲料加工工艺和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864只1日龄白羽爱拔益加(AA)肉仔鸡,按照性别比例一致原则随机分为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进行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肉鸡饲粮加工采用普通调质制粒(OT)和大料高温调质低温制粒(ET)2种加工工艺,每种加工工艺按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不同设4个处理,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分别为0和0 mg/kg(0/0组)、600和0 mg/kg(600/0组)、300和200 mg/kg(300/200组)以及0和200 mg/kg(0/200组)。结果表明:1)在颗粒饲料加工质量方面,ET工艺对肉鸡饲粮中复合微生态制剂菌种存活率与饲料颗粒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优于OT工艺(P0.05)。2)在肉鸡生长性能方面,在OT工艺条件下,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对肉鸡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在ET工艺条件下,0/0组肉鸡生长前期末重与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300/200组和0/200组(P0.05);不考虑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量,OT组肉鸡生长性能显著高于ET组(P0.05)。3)在肉鸡免疫功能方面,各组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道微生物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4)在肉鸡血浆生化指标方面,在同一工艺条件下,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对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考虑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量,2种加工工艺对肉鸡血浆生化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ET工艺与OT工艺相比显著提高了饲料中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包被乳酸菌的存活率,显著提高了颗粒饲料的淀粉糊化度;ET工艺与OT工艺相比,肉鸡生长性能有所降低,饲料淀粉糊化度升高不能使生长性能有所提升;相同加工工艺条件下,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肠道微生物数量以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2.
食品追溯体系以其特殊功能正逐渐成为各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重要内容。为强化我国有机食品的质量控制,本文基于相关的研究,并以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构建有机食品防伪追溯系统为例,阐述了我国有机食品防伪追溯管理的历程,并指出了我国有机食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3.
鸡蛋是公认的营养食品,鸡蛋安全是全球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我国蛋鸡养殖企业现状,对鸡蛋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环境、品种、饲料、饮水以及收集、贮存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从源头上控制鸡蛋质量,提高鸡蛋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4.
鉴于含砷添加剂潜在的健康和环境风险,加强有机砷使用的监督、控制此类砷制剂应用的呼声越来越高。调查分析了北京市近郊养殖场的粪便废弃物及周围环境中砷的含量及存在形态,采集的北京近郊猪场和鸡场粪便总砷含量的范围为0.16~2.20 mg/kg,土壤总砷范围为0.80~9.55 mg/kg,水样总砷范围在0.08~23.14μg/L之间。粪便无机砷含量的范围为68.04~2 501.40μg/kg,土壤无机砷范围为429.15~2 836.77μg/kg,水样无机砷均低于13.50μg/L。调查结果表明采样养殖场可能未使用有机砷添加剂,说明本地区养殖业的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为初步了解本地区养殖业对环境砷污染的现状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55.
本试验旨在应用并比较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对掺假的豆粕进行快速鉴别。试验收集了不同批次145个纯豆粕样品,随机选取部分纯豆粕样品,掺入0.08%~5.00%的尿素聚合物,利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技术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方法,对掺假豆粕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经变量标准化后建立的SVM分类模型训练集识别率为99.8%,测试集识别率为99.2%,检测限为1.0%;中红外光谱数据经变量标准化和一阶导数7点平滑处理后,建立的PLS-DA和SVM分类模型对样品的识别率均达到100.0%,检测限为0.08%。因此,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技术均可对掺入尿素聚合物的豆粕快速鉴别,后者的灵敏度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56.
马铃薯馒头是马铃薯主食化的重要产品之一,其目的在于改善居民主食营养,带动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分析中国居民目前主食消费结构和营养状况,未来居民对主食消费的新需求,以及马铃薯馒头对居民主食营养改善的作用和效果,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居民主食消费结构趋同,多数微量营养素供给不足,而马铃薯营养全面丰富,马铃薯馒头替换普通馒头,能大大改善居民主食营养摄入状况,特别是VC和钾,蛋白质、膳食纤维、VB1、钙、锌、铁等也将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7.
多年的地下水超采,导致华北平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压力巨大。综合考虑耕地资源持续利用和国家粮食安全,减少高耗水作物如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是当务之急。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比较分析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和马铃薯的水分亏缺量,推算出华北地下水漏斗区马铃薯替代小麦种植,每年可节约水资源总量达(3.47~7.35)×108 m3,同时在一定的技术支持下,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水平。这将有利于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逐步缓解地下水资源衰变的态势。  相似文献   
58.
为弄清有机小米与普通小米的营养品质差异,对有机小米和普通小米中的蛋白质、脂肪、总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和水分等含量以及矿质元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有机小米中脂肪含量(4.05g/100g)显著高于普通小米(2.91g/100g),其他常规营养成分均没有显著差异。有机小米中的常量矿质元素Ca、K、Mg、Na、P、S的含量与普通小米无显著差异,但有机小米中必需微量元素V含量为0.015mg/kg,显著高于普通小米(0.011mg/kg)。两者的有害金属Al、As、Cd、Pb的含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59.
为了解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种植户适应气候变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采用Bivariate-Probit模型,对362个马铃薯种植户主动和被动适应气候变化两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户的年龄、是否参加技术培训、是否受到自然灾害、农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促进了他们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而村庄距市场距离、所在地域起负向影响;影响种植户是否采取被动适应性行为的主要因素是转移劳动力占家庭劳动力人数占比、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获得农业贷款的可行性。就边际效应而言,农业贷款可获得性更能促进种植户适应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以黑龙江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品种"兴佳2号"为研究对象,兴佳2号属中熟马铃薯品种,由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以"Gloria"为母本,"21-36-27-3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的方法选育而成[1],其作为黑龙江省主要的种植品种之一,具有代表性。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在施入等量纯钾的前提下,硫酸钾及氯化钾配施对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比例的硫酸钾和氯化钾在产量和商品薯率方面的影响,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施用氯化钾对产量和商品薯率的没有影响。而淀粉含量方面,处理D (100%氯化钾)与对照CK (0%氯化钾)和处理A (氯化钾含量25%)达到了差异显著水平,表明施用氯化钾有提高淀粉含量的作用,提高幅度随施入氯化钾比例的提高而增加。通过以上表述可以说明,在黑龙江省的环境下,生产中可以施用氯化钾来代替硫酸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