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19篇
  3篇
综合类   15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稻飞虱是云南省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2013年云南省稻飞虱发生表现出:冬季虫源少于2012年同期,早稻田和中稻秧田期稻飞虱重发生,中稻稻飞虱发生较轻等特点,针对发生特点,采取“强监测,抓重点区域的监测与防控”等针对性措施,及时科学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2.
测定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石榴园6种优势杂草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根部及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动态,及杂草与枯草芽胞杆菌协同控制石榴枯萎病(Ceratocystis imbriata)的效果,为生防细菌的应用提供新的方法.结果显示,枯草芽胞杆菌在胜红蓟、三叶鬼针草、大籽蒿和鸭跖草的根部定殖能力都相对较强.在大籽蒿的根部定殖能力最强.而枯草芽胞杆菌只有在大籽蒿根际土中的可检测浓度持续到接种后的30 d.各种杂草结合枯草芽胞杆菌防治石榴枯萎病的结果表明,大籽蒿和胜红蓟表现卓越的增效作用.表明石榴园部分优势杂草可能通过促进枯草芽胞杆菌在其根系及根际中的定殖从而增强控制石榴枯萎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3.
葡萄避雨栽培控病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至2010年,在云南省文山州对葡萄避雨栽培控病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应用.实践表明,该技术对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炭疽病均具有较好的控病效果,在减少葡萄发病的同时,还能提高其产量和质量.该技术体系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4.
采用整株调查法和网捕法调查了昆明地区小春马铃薯田中南美斑潜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在小春马铃薯的整个生长季节中,南美斑潜蝇幼虫主要危害中下部叶片,对上部叶片的危害较轻。幼虫在4月3日以前一直保持在较低的密度水平,中部、下部叶片的危害指数分别在15.00和22.63以下,随后密度开始上升,到4月18日达到高峰,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危害指数分别达到69.63和51.25,之后由于部分被害老叶枯死脱落,虫量下降,到临近采收的4月24日,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危害指数分别下降到43.50和35.75。成虫数量只有1个高峰,出现在4月11日,每网虫数达32.6头,但成虫取食产卵造成的危害有2个高峰,第1个高峰出现在4月11日,中、下部危害指数分别达41.50和39.38,第2个高峰出现在收获前的4月24日。  相似文献   
115.
系统解剖和观察了危害烟草的码绢金龟Maladera sp.雌性生殖系统,根据其在生殖过程中的解剖学变化特征,将雌性生殖系统发育分为5级,其中发育为2,3,4极的卵巢成份分别处于产卵初期、盛期和末期;同时各级卵巢的鲜重和核酸、蛋白质、磷脂及酸溶性磷等主要生化成份含量变化测定表明各级卵巢差异明显,3级卵巢最重,4级与2级次之,5级与1级最低。根据此分级标准,于1999至2000年5-8月连续2年在昆明、宜良等地烟区烟田进行测报应用,结果表明,田间危害烟叶的雌虫生殖系统发育级别与烟田及室内产卵量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当雌成虫生殖系统发育至3级的个体占50%前时性比约为2:1,当雌成虫生殖系统发育至3级的个体占50%以上时,性比为3:1,9d-12d后田间卵量则达到盛期,4级、3级的个体占50%以上时,4d-9d后田间卵量为末期。  相似文献   
116.
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分析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云南省富宁县历年水稻白背飞虱的测报资料,探讨了水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在富宁县的发生规律。通过分析影响白背飞虱发生的主要因子,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该地区白背飞虱综合防治的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7.
云南省元谋县地处云贵高原金沙江流域的低洼河谷地带,多丘陵、沟壑,境内最低海拔898米,最高海拔2 835.9米,国土面积的40%处于海拔1 35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区.热区面积达797.07平方千米.热区内干旱少雨,每年的7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雨季,其余时间为旱季,干湿两季分明,年均降雨量仅为616毫米,且集中在雨季,年蒸发量高达3 627毫米,年平均气温21.9℃,四季不分明,全年基本无霜(但有的年份也会出现霜冻),被誉为“中国的天然温室”.  相似文献   
118.
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抗药性监测、交互抗性、抗药突变体生物学特性、抗药性机制、抗药性遗传5个方面对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9.
瓜实蝇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瓜实蝇B actrocera(Z eug od acus)cucurbitae在10、14、18、22、26、30、34和38℃下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及成虫羽化、取食、交尾和产卵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瓜实蝇的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最适发育温度在26~30℃范围内。14℃下卵期3.5~4.0 d,平均(3.68±0.14)d,30℃下仅需1 d;幼虫于14℃下历期最长为(9.0~16.0)d,平均(11.73±1.21)d,30℃下最短为4.0~6.0 d,平均(4.83±0.24)d;蛹14℃下最长为24.0~33.0 d,平均(26.95±0.41)d,最短30℃下为6.0~7.0 d,平均(6.39±0.02)d。成虫白天活动,黄昏时交尾,羽化多集中于凌晨。卵产于瓜皮内,以幼虫蛀食瓜肉为害,老熟幼虫脱离瓜果进入土中化蛹。  相似文献   
120.
香荚兰根腐病原茄类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类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是香荚兰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为对该病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提供试验数据,主要从温度、pH值、光照等条件对其菌落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茄类镰刀菌在8—36℃内菌丝能生长,分生孢子能萌发,且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8℃,菌落直径达7.39cm.孢子萌发率为5.51%;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8℃ 10min;该菌可生长在pH值为2—12的酸碱范围内,菌落生长最适pH值为6.5,菌落直径可迭6.92cm,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4,萌发率为2.98%;全光照对菌落生长有抑制作用,光暗交替有利于菌落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