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探究改良零排放养猪技术对育肥猪的应用效果,试验对改良零排放养猪生产中垫料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猪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零排放养猪技术相比,采用改良零排放养猪技术饲养的育肥猪发病率降低15.3%~25.5%,成本降低13~17元/头;改良垫料中的微量元素残留较传统垫料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试验期内未出现微量元素的超标。  相似文献   
72.
文陇英  张知锦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388-388,391
阐述了合格的师范生应具备的素质,指出其应具有教师与学生双重角色转换意识,并提出了师范生培养的重点内容,包括广博的专业知识、教学的自主创新、教学实习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3.
乐山地区部分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从乐山地区部分规模化蛋鸡养殖场采集的粪便,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试验。在分离出的18株大肠杆菌中,采取纸片法分别用16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性检测,结果表明,除头孢曲松、痢特灵无耐药性以外,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复方新诺明耐药性最高,其次是氟苯尼考、氟哌酸;此外,受试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现象已比较严重,最少可耐6种药物,最多可耐14种,耐10、11种比例较高。结果说明,乐山地区部分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大肠杆菌耐药性较严重。  相似文献   
74.
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和室内试验对苎麻夜蛾幼虫的防御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苎麻夜蛾幼虫有吐液、警戒色、吐丝坠落、昂头示威、摇头振动等5种防御行为.轻微触动虫体会使苎麻夜蛾幼虫昂头示威或吐液,较剧烈晃动枝条使其不停摇头振动;轻微风吹、模拟雨淋多使其静止不动;常音对其无影响,但噪音会使其出现吐丝坠落、昂头示威或蜷缩掉落等防御反应.吐丝坠落为3龄幼虫所特有,摇头振动和吐液是4、6龄幼虫所特有的防御行为.4龄幼虫1次摇头振动持续时间最长为13.73s,并且可以连续摇头振动7次,平均振动13.4次/s,频率为0.0746 Hz,摆角平均度数为37.92°,昂头时平均昂角为46.54°,受刺激后虫体平均僵直时间为374.35s.  相似文献   
75.
本文调查了四川乐山地区的齿蛉科昆虫种类,并描述和分析了其生活环境.结果表明:乐山地区有10种齿蛉科昆虫,隶属于2个亚科、5个属,有6种属于齿蛉亚科,4种属于鱼蛉亚科,星齿蛉属和斑鱼蛉属的种类最多,分别有3个种.峨眉山的种类最为丰富(10种),其次为大渡河和青农江.齿蛉科昆虫多生活在水质较好的流水中,喜藏于沙土中的石块下,岸边要有适宜化蛹的沙土和成虫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76.
为了解甘肃安西自然保护区湿地与水鸟动态的关系,在1988~1989年和2002~2004年两次对该湿地水禽进行调查,湿地公布的鸟类108种,其中《湿地公约》定义的水禽有44种,国家保护的Ⅰ级鸟类1种,Ⅱ级保护鸟类1种。2002~2004年记录31种。2002~2004年较1988~1989年增加5种新纪录,但减少13种。2002~2004年仅秋季遇见水鸟的数量29.50只/km2,多于1988~1989年的17.79只km2,同时秋季水鸟种类2002~2004年为20种,也多于1988~1989年的13种,保护区水禽种类和数量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自然和人为的影响,因此,应该制定适宜安西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保护区水鸟的保护。  相似文献   
77.
为检测"十八反"中大戟、海藻、芫花和甘遂不同配伍对甘草中主要药理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异甘草素、甘草苷、甘草酸单铵盐和甘草次酸4个主要药理成分。结果显示,大戟与甘草配伍对异甘草素、甘草酸单铵盐和甘草次酸的含量影响极显著,甘草酸单铵盐的含量提高了2.9%,异甘草素和甘草次酸的含量分别降低了3.6%和24.0%;海藻与甘草配伍对甘草酸单铵盐和甘草次酸的含量影响极显著,甘草酸单铵盐的含量提高了26.3%,甘草次酸的含量降低了21.2%;芫花与甘草配伍对异甘草素、甘草酸单铵盐和甘草次酸的含量影响极显著,异甘草素和甘草酸单铵盐的含量分别提高了39.0%和6.8%,甘草次酸的含量降低了66.0%;甘遂与甘草配伍对异甘草素、甘草苷和甘草次酸的含量影响极显著,分别降低了5.2%、6.1%和30.2%。表明"十八反"中大戟、海藻、芫花和甘遂不同配伍对甘草中的异甘草素、甘草苷、甘草酸单铵盐和甘草次酸等主要药理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以罗布麻叶中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用化学显色法和薄层层析显色法对产生黄酮的内生真菌进行筛选,并根据形态特征对筛选到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内生真菌菌株P-1和P-2均能产生黄酮;菌株P-1为镰孢菌(Fusariumsp.),菌株P-2为嗜松青霉(Penicillin pinophilum)。  相似文献   
79.
韩耀霞  江滔  唐琼  杨孝容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243-11244,11247
结合乐山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针对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材选择、课时安排、开课时间、授课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0.
唐菖蒲切花采后微生物变化与衰老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唐菖蒲切花采后瓶插时微生物的变化及与切花衰老的关系.经唐菖蒲切花瓶插液和茎切口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发现微生物发生以细菌为主,真菌数量少,瓶插第7天才检测出少量,放线菌未检出.细菌繁殖速度快,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切花衰老成正相关,主要来自于切口处的伤口感染.纯化培养鉴定后保存6株主要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