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21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21.
为探讨不同供水条件下腐植酸复合肥对小麦的生物学效应, 研究了腐植酸复合肥在灌溉和旱作两种条件下对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供水条件下, 腐植酸复合肥均可显著提高0~20 cm和20~40 cm土层小麦根系鲜重和根系活力, 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腐植酸复合肥处理明显提高了小麦灌浆后期旗叶实际光化学效率(- PSⅡ)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 尤以旱作条件下增加幅度较高.腐植酸复合肥处理小麦旗叶SOD活性明显提高, MDA含量降低, 有利于提高小麦活性氧清除能力, 延缓衰老.与化肥处理相比, 腐植酸复合肥处理小麦穗数和穗粒数增加, 产量显著提高, 且旱作小麦的增产幅度(10.26%)大于灌溉小麦(7.77%).表明旱作条件下, 腐植酸复合肥对小麦生理特性的改善作用更好, 增产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22.
 为考察不同透气度、克重数卷烟纸在不同相对湿度下对香料在卷烟主流烟气中转移行为的影响,分别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溶剂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抽吸后主流烟气(MS)粒相转移率进行研究,并对数据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沸点相对较高,分子量较大的香味成分的转移率与不同卷烟纸透气度和克重数在α=0.05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些香味成分基本不受卷烟纸透气度和克重数的影响;(2)在所选择参数范围内,平均主流烟气(MS)粒相转移率随卷烟纸透气度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随卷烟纸克重数的增加呈“V”变化趋势;(3)卷烟纸透气度对主流烟气(MS)粒相平均转移率的影响要大于湿度的影响,而受卷烟纸克重数与湿度的影响均相当。因此在保持卷烟产品的区域稳定性时,要考虑各香料在主流烟气中的转移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驻马店推广烤烟品种(系)烟叶致香物质和风格特色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驻马店烟区推广种植的5个不同烤烟品种(系)致香物质含量和风格特色的差异,对其烤后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和风格特色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系)间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含量均有差异。云烟87、中烟100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含量较高,NC89、秦烟96和优选1号烟叶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较高。中烟100、云烟87和优选1号的总致香物质含量和风格特色程度得分较高,其次为NC89,秦烟96风格特色程度得分最低。中烟100、云烟87和优选1号可选作驻马店烟区今后的主推烤烟品种(系),比目前主栽品种NC89更有利于彰显烟叶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24.
为实现烟叶采收后初加工过程打叶质量的实时监测与调控,该文采用图像分析法在线检测烟叶打后叶片结构,即叶片面积分布,应用分形理论建立烟叶打后叶片面积分布的分形模型,用分维数表征叶片面积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分形模式计算的打后叶片面积分布结果与实测值相关系数较高,粒度分形模式可较准确描述烟叶打后叶片面积分布;分维数可表征打后叶片面积分布均匀程度,可反映出不同等级烟叶打叶特性差异;分维数与目前打叶过程的主要工艺控制指标大中片率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0。基于图像法和粒度分形模型建立的打叶过程烟叶结构在线检测方法,可用于打叶质量的实时监测与调控。  相似文献   
25.
【目的】优化纤维素降解菌哈茨木霉TC10-13产酶条件,为该菌株在烟草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TC10-13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根据纤维素酶活力大小确定初始p H、最佳碳源、氮源、温度、碳氮源浓度及表面活性剂浓度。【结果】TC10-13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初始p H为5.0,最佳碳源为秸秆,最佳氮源为酵母浸膏;最优正交组合为秸秆15.0 g/L,酵母浸膏2.0 g/L,表面活性剂2.0 m L/L,温度28℃;在最佳产酶条件下,TC10-13菌株的CMCase和FPase活力分别为15.97和6.38 U/m L。将TC10-13菌株发酵液应用到烟丝后,烟气香气量和浓度分值有所增加,但香气质及刺激性等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TC10-13菌株有提升烟草品质的潜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烟草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烟草病毒病的发生、危害、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抗病毒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抗病毒制剂研制及烟草抗病毒基因工程等方面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建议引入“有害生物生态治理”的观念 ,从烟草病毒病的生态位角度出发对烟草病毒病进行有效治理 ,加强烟草病毒病流行规律、防治药剂、生态治理策略的研究 ,完善烟草病毒病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27.
烤烟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河南省12个烟区土壤与烟叶各335个样品的测试数据,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含量与土壤理化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苯甲醛、苯乙醇与土壤速效钾含量、粒径0.05 ~ 0.001 mm的土壤颗粒含量呈正相关,与pH、镁、钙、铁、铝、钠含量呈负相关;苯甲醇与速效钾含量呈负相关,与钠含量呈正相关;苯乙醛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各项指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8.
腐殖酸类肥料对碱性植烟土壤pH及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探索施用腐殖酸类肥料对碱性植烟土壤pH及烤烟产质量影响,2005年在河南许昌烟区进行了腐植酸复合肥施用量(0、150、300、600kg/hm^2)的4个不同施用量的肥料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类肥料可降低土壤的pH值,施用量愈大,降低幅度愈大,同时土壤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升高,土壤容重下降;施用腐殖酸复合肥不影响烟株前期发育,但会推迟成熟期,施用300~600kg/hm^2腐殖酸复合肥烟株农艺性状较好,烟叶的经济性状较好;施用适量300kg/hm^2腐殖酸复合肥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较协调、评吸质量较好。综合降土壤pH值效果及烟叶生长、农艺性状、产质量情况,在豫中碱性植烟土壤环境,建议腐殖酸复合肥施用量为300kg/hm^2。  相似文献   
29.
针对雪茄烟叶晾制过程含水率人工判断主观性强、准确度低等不足,以及对影响雪茄烟叶晾制过程含水率预测的重要表观特征尚不明确等问题,该研究基于图像特征提取以及机器学习技术实现雪茄烟叶晾制过程含水率的预测。试验以雪茄烟品种“云雪2号”为试验材料,获取晾制过程的烟叶图像的颜色、轮廓、纹理以及部位四类特征并筛选出雪茄烟叶含水率预测的优选图像特征子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对各模型超参数进行优化,将原始图像特征集与优选图像特征集输入3个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出6种模型-特征组合方案,依据晾制时期对原始数据集进行划分,并对测试集进行预测。最终结果显示:GA-SVR模型+优选图像特征子集的组合方案在测试集上表现最优,其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与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分别为0.980和0.001,且运行时间最短(运行时长=0.128 s)。研究结果可为雪茄烟叶晾制过程智能化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为提高多光谱影像氮素营养诊断的应用性,以烤烟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个不同氮素水平的田间试验,定期拍摄烤烟生长的多光谱影像,测试植株的氮素含量,分析了不同植被指数(NDVI、GNDVI、LCI、NDRE、OSAVI)与传统氮素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最佳植被指数对施氮量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移栽50 d前后为烤烟监测的最佳时段,各植被指数对单株氮含量指标最为敏感,最终确定了植被指数指导田间追肥的判断标准Nnow=1911NDVI-1345.1,为大范围内作物的高质量追肥提供了新思路及关键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