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15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上海嘉定区表土磁性强度的空间分异及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上海嘉定区,按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的均匀性,采集31个表土(0~5 cm)样品,分析表土磁化率(χlf)和重金属元素(Cu、Zn、Pb、Cd、Cr、Mn)含量。结果表明:表土χlf普遍增强,且空间分异很大,变幅在35.1×10-8~1 676.9×10-8m3kg-1,平均值为177.9×10-8m3kg-1。表土磁化率随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呈现出显著差异,总体看:工业土壤>马路绿地>农耕土壤>林地土壤。表土磁性的增强与重金属元素的累积有密切联系:表土χlf与Zn、Cr、Cd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土χlf与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嘉定表土磁性特征的研究进一步表明,磁学方法可作为监测和评估上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茭白叶发酵肥施用对土壤肥力和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贞  胡雪峰  程畅  罗凡  骆智青  滕青 《土壤通报》2016,(5):1203-1210
上海青浦练塘镇是著名的茭白之乡,每年会产生大量茭白叶废弃物,对环境构成威胁。茭白叶发酵腐熟后,制成有机肥料,是其资源化再利用的重要途径。为了解茭白叶发酵肥的肥效,布置番茄栽培田间试验,并与菜籽饼肥和复合化肥作比较。研究施用发酵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发酵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3.8%,土壤有效养分也显著提高,尤以速效钾为最,发酵肥施用也显著促进土壤酶活性,尤其是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番茄生长期,分别提高了93.1%和63.2%。(2)施用发酵肥,能促进番茄生长,提高果实产量达20.4%,但由于其氮磷含量低,肥效缓,对番茄增产效果不及化肥和饼肥。(3)由于发酵肥具有富钾低氮特性,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发酵肥番茄糖分提高11.4%,硝态氮含量降低28.2%,显著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利用蚯蚓粪作为基质的屋顶绿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了蚯蚓和蚯蚓粪改良基质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蚯蚓和蚯蚓粪改良基质能缩短高羊茅种子发芽时间和提高发芽率,促进幼苗的初期生长;能够提高高羊茅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积累和明显促进根系的生长;还能促进高羊茅叶片叶绿素a的合成,提高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结论]在高羊茅的栽培基质中加入蚯蚓和蚯蚓粪改良基质后,高羊茅草坪的品质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上海农村及郊区土壤中PCBs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7年3月采集上海市农村及郊区36个表层土壤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土壤中的多氯联苯(PCBs)残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土壤中PCBs的残留水平、分布、组成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试区土壤中共检出62种PCB,总浓度最高2530 ng·kg-1,最低71.7 ng·kg-1,平均含量534 ng·kg-1.较高污染浓度主要是编号为BS2、SJ6、JS4和FX4的土壤样品,但从整体采样区域来看,其污染可能主要来源于城区污染导致的区域大气沉降或是全球大气传输所致.上海农村及郊区土壤PCBs污染物以Tri-CBs和Tetra-CBs为主,主要以工业Aroelor1242来源为主.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中PCBs与TOC具有显著相关性,尤其是对于挥发性较强的低氯代PCBs,表明TOC是影响上海市土壤中PCBs持留的重要因素之一.聚类分析显示,部分采样点PCBs污染与工业品使用有关,但可能还存在其他来源.  相似文献   
15.
鉴于当前城市人口密集、公众与景观水体接触日益增多、水体整体环境较差的现状,为正确评价景观河道环境现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3条不同营养状态及功能河道为例,选取2017年汛期5场连续降雨,分析了河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劣Ⅴ类水质的河道a晴天粪大肠菌群平均浓度为1.72×10~3MPN/mL,雨天为3.34×10~3MPN/mL,水质较好的河道b和河道c晴天与雨天粪大肠菌群平均浓度保持10~2MPN/mL。晴天3条河道大肠菌群平均浓度相差2个数量级,河道a为5.15×10~3CFU/mL,河道b和河道c分别为30 CFU/mL和99 CFU/mL;雨天大肠菌群平均浓度河道a为1.04×10~5CFU/mL,河道b和河道c分别为289 CFU/mL和147 CFU/mL。在变化趋势上,降雨导致粪大肠菌群和大肠菌群浓度增加,但大肠菌群浓度增加的程度明显高于粪大肠菌群。相关分析显示,3条河道内粪大肠菌群和大肠菌群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都表现为与TN、TP和NH_3-N显著正相关,控制河道氮磷营养水平能显著抑制病原微生物增殖。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电子废弃物管理模式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子废弃物构成污染的方式,分析了目前上海市电子废弃物的产量、回收、处理状况和现阶段末端管理模式的不足。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十年,上海市电子废弃物问题形势严峻,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安徽宣郎广一带,黄棕色土-红土二元结构地貌十分常见。本文在郎溪选择了一个典型的黄棕色土-红土剖面,进行粒度组成和元素地球化学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剖面上部黄棕色土的粒度组成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宣城、九江黄棕色土和镇江下蜀黄土十分一致,说明研究区域的黄棕色土确实与长江流域广泛分布的下蜀黄土同源。郎溪剖面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较均匀,尤其黄棕色土→埋藏红土(包括均质红土和网纹红土)间呈连续过渡,无沉积间断,表明埋藏红土的物源与黄棕色土和下蜀黄土相似,具典型的风积成因特性。(2)与黄棕色土相比,埋藏红土粒径偏细,风化成土作用显著增强。从埋藏红土逐渐过渡到黄棕色土,反映的可能是长江流域晚更新世初期,末次间冰期结束、末次冰期开始时的一次重大的古气候演变事件,但仍需确凿的年代学证据。  相似文献   
18.
上海宝山和青浦区表土磁性特征的差异及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姜琪  胡雪峰  李珊  李洋 《土壤通报》2012,(4):774-780
分别在上海宝山区和青浦区设置49和36个监测点,对表土磁化率(χl)f和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宝山表土Cu、Zn、Pb、Cd、Cr、Mn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2、194.1、140.8、0.55、85.5、805.7和36.5 mg kg-1;青浦区表土平均含量分别为39.7、128.8、38.5、0.36、62.4、567.2和34.7 mg kg-1。宝山表土重金属污染程度普遍高于青浦,尤其是Pb、Cd、Zn含量显著高于青浦。宝山表土χlf显著增强,平均为180.1×10-8 m3 kg-1,且区域分异性较大,变异系数达110.4%;青浦表土χlf平均为32.7×10-8 m3 kg-1,变幅为10.4×10-8~117.5×10-8 m3 kg-1,变异系数为75.5%。宝山表土χlf与Cu、Zn、Pb、Cr、Mn、Ni、Fe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但青浦表土χlf仅与Zn、Mn(P<0.01)、Cu(P<0.05)显著相关。两区表土磁性特征、重金属累积以及两者相关性的差异,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关。尤其是青浦稻田土壤磁性弱,是该区χlf与重金属含量相关程度较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下外源钙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离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模拟了上海市临港新成陆地盐渍化土壤的盐分特点,并在100 mmol/L NaCl盐胁迫下,以常见牧草和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可控制条件下,进行了盐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盆栽试验,用不同浓度的CaCl2(5、10、20、40、80 mmol/L)处理,研究高羊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重点研究了矿质元素Na^+、K^+、Ca^2+和Mg^2+在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分布。研究表明:适当浓度的外源CaCl2浸种处理能缓解高羊茅种子受到的盐胁迫伤害,促使种子提前萌发,20 mmol/L CaCl2浸种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但高浓度(80 mmol/L)的外源钙处理对高羊茅种子萌发不利;适当浓度的CaCl2处理能促进幼苗地上部分生长,降低高羊茅根冠比、稳定植物细胞膜、维持离子平衡、提高植物耐盐性,但是高浓度(80 mmol/L)CaCl2处理会对植物幼苗生长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20.
上海城市土壤磁化率的垂向分布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果  胡雪峰  吴小红  曹旭  姜琪  李洋  李珊 《土壤学报》2011,48(2):429-434
土壤含有各类磁性矿物。土壤磁性矿物可区分为自然成因或人为成因:自然成因的磁性矿物主要来源于母岩,风化成土过程或生物成磁作用;而人为成因的磁性矿物通常产生于工业活动(化石燃料燃烧,钢铁厂、水泥厂、发电厂等)和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