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ABA 和乙烯对荔枝果实成熟和着色的调控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荔枝果实幼果期ABA 含量很高, 之后下降, 在转红前1 周急剧上升, 形成一个峰值。果皮、果肉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ABA 相似, 但其跃变发生在ABA 之后, 且跃变较小。伴随着乙烯的跃变, 有一个糖代谢和转化酶活性的跃变。于转熟前用STS 处理荔枝果实, 导致果实转色和成熟延迟。果实发育后期, ABA 急剧增加可能诱导了乙烯的合成, 乙烯启动果实成熟, 果皮转红着色。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南海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采集的2个珊瑚礁栖性鱼类密点胡椒鲷(Plectorhynchus gaterinus)群体共19尾的mtDNA控制区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扩增分析,获得了长度为510bp的同源序列,2个群体中共检测到变异位点31个,占全部序列的6.08%,2个群体共检测到15种单倍型。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仅占总遗传变异的1.97%,而98.03%的遗传变异源于群体内。2个密点胡椒鲷群体间的分化指数(Fst)仅为0.012,群体分化程度很低。以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构建的NJ树揭示,2个群体的个体基本是随机交叉聚类,各群体内的个体均未单独成群,不能形成明显的类群分支。以上结果表明,密点胡椒鲷群体间遗传相似性较大,且存在较强的基因交流,尽管中沙和南沙群岛地理隔离明显,距离较大,但两个群岛的密点胡椒鲷地理分化不明显,仍可认为是一个大的种群。  相似文献   
3.
以同一株‘妃子笑’荔枝不同花期果实为研究对象,探讨它们在果实发育和糖组分动态及品质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早花果和晚花果的果实及其各组织的生长型均为单s型,其果实发育时期均可划分为Ⅰ期和Ⅱ期,第Ⅱ期又可划分Ⅱa期和Ⅱb期,所不同的是,早花果的Ⅰ期比晚花果要长10d.推测晚花果假种皮在Ⅱb期生长受抑的现象主要还是由于Ⅰ期和Ⅱa期的果皮和种皮生长受到抑制的结果.早花果的糖分积累主要发生在Ⅱa期,晚花果的糖分积累则主要发生在Ⅱb期,它们均是以积累还原糖为主,成熟时两者在总糖及其各组分之间并无显著差别.早花果比晚花果品质好主要表现在果大、含酸量低、固酸比高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抗裂性不同的荔枝品种果皮发育过程中钙的分布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比较了抗裂荔枝品种‘怀枝’和易裂品种‘糯米糍’果皮中钙的含量, 并用电子探针技术(X - 射线电子散射能谱, X-Ray electron dispersive spectrum) 分析了两者钙的显微分布动态。研究表明,‘怀枝’积累钙的能力明显高于‘糯米糍’。两品种果皮发育早期, 海绵组织形成之前(花后10 d) , 在中果皮内层有大量的富钙区域, 随着果皮发育, 海绵组织形成, 该部位的富钙区消失; 而在果肉快速膨大前(花后52~66 d) , 内果皮成为钙信号最强的区域, 同时, 表皮细胞内积累大量的钙, 成为富钙细胞层, 表明钙可在果皮组织内再分布。果实发育后期(花后66~80 d) 表皮之下的厚壁组织钙分布最弱。本文还对两品种钙含量差异与种子发育的关系及各部位钙与果皮力学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东莞市优质行道树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准则层所定的各项指标,对东莞市东莞大道56种行道树种外部形态进行调查和感观鉴定,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建模、排序,从而筛选出东莞大道优质行道树种。结果表明,排位前10名的主要树种有细叶榕、黄槿、秋枫、木荷、海南蒲桃、树菠萝、蝴蝶果、南洋楹、塞楝、台湾相思。  相似文献   
6.
东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分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南海东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种类组成的历史资料,系统整理了鱼类物种组成,并计算了东沙海域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结果显示,东沙珊瑚礁海域共记录鱼类18目,68科,173属,403种,鲈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约为55.2,低于黄、渤海、长江口和东海陆架海域(P<0.01),∧+约为110,低于黄、渤海、长江口(P<0.01)和东海陆架海域(P>0.05).大尺度上,一般纬度越低,中国海洋鱼类△+越小,表明珊瑚礁鱼类群落物种的亲缘关系要比陆架和河口区域的接近.  相似文献   
7.
Aqueous leaf leachate and leaf volatile of Eucalyptus urophylla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ir effects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seven native tree species (Cinnamomum burmanni, Cryptocarya concinna, Machilus chinensis, Photinia benthamiana, Pygeum topengii, Diospyros morrisiana and Pterospermum lanceaefolium) and three exotic tree species (Acacia confusa, Albizia lebbeck and Albizia falcataria). It was revealed that aqueous leaf leachate suppressed the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Photinia benthamiana, Pygeum topengii, Diospyros morrisiana and Pterospermum lanceaefolium. In case of Cryptocarya concinna, leaf leachate decreased only the seed germination. Leaf volatile concentration beyond 250 g per desiccator had a significant suppression effect on germination of Cinnamomum burmanni, Cryptocarya concinna, Machilus chinensis, Diospyros morrisiana and Pterospermum lanceaefolium. The seedlings growth for most species was affected at concentration of 50 g and above, with the exception of Cryptocarya concinna, Pygeum topengii and Albizia falcataria which were not obviously suppressed at 50 or 150 g leaf weight. However, the growth of Pterospermum lanceaefolium remained uninhibitory till when volatile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350 g leaf weight was applied. From the result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allelochemical effects of the donor varies with the dose applied, and species respond differently to allelochemical released by the Eucalyptus.  相似文献   
8.
植物挥发性成分对柑桔潜叶蛾产卵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柑桔潜叶蛾成虫对寄主和产卵部位的选择是其生存和种群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人工叶片法试验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幼嫩叶中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对柑桔潜叶蛾成虫产卵有明显的引导作用,但不同柑桔品种对成虫产卵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显示其含有相同的挥发性物质。用非寄主植物叶片试验发现,其挥发性物质对成虫产卵有明显的驱避干扰作用。马缨丹和印楝叶对成虫产卵的驱避中量(ORD50)分别为13.5和49.4mg鲜叶。  相似文献   
9.
台湾青枣品种及野生种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响应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冬季田间条件下,对3个台湾青枣品种与野生种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进行观测。结果表明:4种青枣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其中‘大脆蜜’的日平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在3个经济栽培品种中表现最高;午间光合速率和气孔限制值出现降低,胞间CO2浓度略有升高,表明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因素影响。这几种青枣品种的光补偿点在21.2~51.6 (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 800~1800 (mol·m-2·s-1之间,表观量子效率在0.032~0.057之间,说明这几个品种均属喜阳植物。‘大脆蜜'和野生种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表现出较强的喜光性,‘五千’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相对于其他两个品种和野生种都比较低,显示喜光耐荫植物特性。建议在青枣生产中,应根据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蒸腾速率等不同光合特性来选种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龙眼花蜜腺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镜扫描、石蜡切片、半薄切片显微观察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等方法, 研究了龙眼花蜜腺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龙眼花蜜腺位于雌、雄蕊与花瓣、花萼之间的花托上, 呈边缘凹陷的扁平盘状。成熟蜜腺由分泌表皮、泌蜜组织和只具韧皮部的维管组织构成, 为典型的结构蜜腺。蜜腺表面密被单细胞的表皮毛, 具多个气孔。表皮细胞外具角质层, 多数细胞内含颗粒状酚类物质。泌蜜组织由大小两类细胞组成, 小细胞中细胞质浓, 大细胞中含酚类物质。维管组织较为发达。雌、雄花蜜腺是在花的各部分分化后, 开始从花托表面分化。在蜜腺发育过程中, 液泡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预示着液泡可能参与了蜜汁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泌蜜组织中的大型特化细胞所含的酚类物质在泌蜜过程中存在着分解现象, 因而其除形成蜜腺自身的保护机制外, 也可能作为蜜汁的前体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