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畜牧与兽医》2014,(12):47-49
对蕨麻小型猪母猪的主要繁殖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影响繁殖性能的性状,以指导实验动物选育工作。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操作技术规范测定普通级蕨麻小型猪种猪繁殖性状,主要有总产仔数(X1)、产活仔数(X2)、初生头重(X3)、初生窝重(X4)、断奶头数(X5)、断奶头重(X6)和断奶窝重(Y)等7个繁殖性状,并与产地数据进行对比,通过SAS8.01软件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发现,蕨麻小型猪在广东地区的繁殖性能较原产地放牧型蕨麻小型猪显著提高。在所分析的7个性状中,X4-X6与断奶窝重直接相关,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10.373 5+0.616 2X4+4.397 7X5+1.864 6X6(R2=0.988 1)。蕨麻小型猪经过系统的实验动物化选育后,繁殖性能获得了明显提高,部分性状尚存在较大变异,提示仍需进一步选育纯化。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急性毒性微孔板法测试条件,以发光强度或发光抑制率为指标,研究温度、盐度、p H、反应体系、稀释比例、传代次数对费氏弧菌新鲜菌液生物毒性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费氏弧菌适宜培养温度为15~20℃;检测适宜温度为15℃,盐度为15‰~35‰,p H为5~10,检测体系为1∶10,传代次数不宜超过10代,不同稀释比例对新鲜培养的生长平台期费氏弧菌毒性测试无显著影响。基于优化后的方法,七水硫酸锌、氯化汞、十二烷基硫酸钠、苯酚对费氏弧菌急性毒性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表明该优化方法适用于上述物质的毒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加速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研究及应用,将甘南地区蕨麻小型猪引入广东地区进行选育和比较研究,通过动物行为学、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和血液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变化评价蕨麻小型猪在广东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动物行为学正常,母猪发情周期约18d,发情时间持续3~4d,妊娠期(114.61±4.35)d(n=66),与原产地基本一致;母猪产活仔数为(5.59±1.98)头,仔猪初生体重为(0.75±0.17)kg,初生窝重为(4.19±1.67)kg,较原产地显著增加(P0.05),初生体尺也明显增加,但生长发育特征与原产地放牧型蕨麻小型猪相似;测定的19血液生理指标和12生化指标中,性别间仅有2项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原产地放牧型蕨麻猪比较,绝大多数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近三年的选育,蕨麻小型猪逐步适应广东低海拔亚热带气候环境,并保持了体小和生长缓慢的特性,为蕨麻小型猪的进一步选育和实验动物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