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1.
【目的】明确添加高效、安全的助剂 N,N- 二甲基甲酰胺 (N,N-Dimethylformamide,DMF) 对提高不 育剂炔雌醚(Quinestrol)药饵的不育效果,以及改善炔雌醚药饵对鼠类适口性的作用。【方法】试验设 3 个处理组, 分别投喂三组小鼠空白饵料(C 组)、炔雌醚药饵(T1 组)和 DMF- 炔雌醚药饵(T2 组),计算饵料消耗量。 将 3 个处理组的雄、雌鼠合笼 7 d,记录雌鼠怀孕及产仔情况。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配制的药饵中炔雌醚的 分布浓度。【结果】T1 和 T2 组对雄、雌鼠体重均有显著影响,且 T1 和 T2 组雄鼠肾脏器官鲜重分别低于 C 组 16.4% 和 19.7%。炔雌醚对雌性小鼠繁殖抑制作用明显,T1 和 T2 组雌鼠产仔率降低至 C 组的 37.5% 和 25.0%, 产仔数仅为 C 组的 35.0% 和 11.1%。DMF 对炔雌醚药饵适口性改善作用不明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饵中药 物的分布浓度结果表明,T2 组的糙米中炔雌醚的含量为 T1 组的 1.5 倍;DMF 提高了炔雌醚在糙米中的渗透, 从而增加了小鼠的药物摄入量。【结论】DMF 可快速有效溶解炔雌醚,并增强其在糙米中的渗透力,提高炔雌 醚药饵的抗生育作用,有望开发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不育剂配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肥减量配施增效剂对广东省惠州地区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及菜心产量、品质的影 响,为蔬菜地化肥减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华南地区代表性的蔬菜作物菜心为研究对象,采 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当地施肥(T1,CK)、当地施肥 + 增效剂(T2)、减肥 20%(T3)、减肥 20%+ 增效剂 (T4)4 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量、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菜心产量、品质等指标。【结 果】与 T1(CK)相比,T3 处理菜地土壤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分别提高 13.3%、 43.1%、29.4% 和 9.2%,T4 处理菜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分别提高 42.1% 和 13.0%;与 T1(CK)相比, T3 处理菜地土壤 pH 值提高 15.9%,其他土壤肥力指标均无显著变化,T4 处理菜地土壤 pH 值提高 13.4%、碱解 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 33.3% 和 15.8%;与 T1(CK)相比,T3 处理菜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酸性磷酸 酶活性分别提高 35.6%、43.1% 和 15.5%,T4 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 78.1%、 111.2%、49.1% 和 24.3%; 与 T1(CK)相比,T3 处理菜心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 22.1%、11.3%、 17.9%,T4 处理菜心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显著提高 33.0%、28.5% 和 30.0%;与 T1(CK)相比,T3 处理 菜心产量提高 19.4%、硝酸盐含量下降 13.6%、Vc 含量提高 2.2%,T4 处理菜心产量显著增加 28.1%、硝酸盐含 量下降 12.1%、Vc 含量提高 4.2%。【结论】化肥减量配施增效剂可以提升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微生物量和酸 性磷酸酶活性、提高菜心的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荔枝中20种登记农药多残留的同时快速检测问题,建立并优化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荔枝中7种杀虫剂和13种杀菌剂的分析方法。荔枝全果样品经80%乙腈水溶液提取后,用石墨化碳黑(GCB)净化,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采用Extend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电喷雾正负离子交替模式采集,多反应监测(MRM),外标法定量。20种供试农药的质量浓度与其对应的峰面积之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20种农药在荔枝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1%~106%,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9%~9.8%之间,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该方法简便、高效,可用于荔枝样品中20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引起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铁皇冠炭疽病的病原种类并筛选出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铁皇冠炭疽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观察、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及柯赫氏法则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分类鉴定。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选用42.4%唑醚氟酰胺WG、75%肟菌·戊唑醇WG、35%400g/L氟菌·戊唑醇SC、325 g/L苯甲·嘧菌酯SC、60%唑醚·代森联WG、10%苯醚甲环唑WG对该炭疽菌的室内毒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引起铁皇冠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供试的6种杀菌剂对C. fructicola的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抑制活性最强,其次为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以上3种杀菌剂均可推荐为田间防控药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沙田柠檬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为沙田柠檬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对采集的炭疽病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培养,获得 ST2-1、ST2-2、ST2-3、ST3-1、ST3-2、ST3-3、ST4-1、ST4-2和 ST4-3 等 9 株沙田柠檬炭疽病病原菌。分别采用针刺和喷洒接种的方法测定上述菌株的致病性,并分别克隆其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β 微管蛋白(TUB2)、钙调蛋白(CAL)、肌动蛋白(ACT)、核糖体大亚基(LSU)、甘油醛 -3- 磷酸脱氢酶(GAPDH)和几丁质合成酶 1(CHS1)基因部分片段进行多基因联合鉴定。【结果】ST2-1、ST2-2、ST2-3、ST3-1、ST3-2、ST3-3、ST4-1、ST4-2 和 ST4-3 均 具 有 较 强 致 病 性, 其 中 ST2-1、ST2-2 和 ST2-3 的生物学特征和进化树表明它们属于暹罗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ST3-1、ST3-2和 ST3-3 属于兰花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cliviicola),ST4-1、ST4-2 和 ST4-3 属于果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结论】综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引起沙田柠檬炭疽病的病原菌有暹罗刺盘孢菌、兰花刺盘孢菌和果生刺盘孢菌,其中暹罗刺盘孢菌仅分离自沙田柠檬发病的果实,兰花刺盘孢菌和果生刺盘孢菌分离自沙田柠檬发病的叶片,其中兰花刺盘孢菌能在柑橘类植物上引起炭疽病为国际上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引起广西百色市辣椒呈现叶片上卷、皱缩等症状的病毒病原,并对各病毒分离物的遗传进化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辣椒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百色市采集4份疑似被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感染的辣椒样品,利用PCR、分段克隆、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疑似样品进行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PCR结果显示,4个样品中均能扩增出约570 bp目标PCR条带,将PCR产物直接送样测序,所得序列进行blastn分析发现,4条序列分别与已登录GenBank的TYLCV和PaLCuCNV各分离物的序列具有较高的核苷酸相似性,证实所采集的辣椒植株受到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侵染。参考已登录GenBank的TYLCV(GenBank登录号:MG904859和KY783940)、PaLCuCNV(GenBank登录号:KU892661和MW779523)的序列设计2对背靠背引物,随机选择2份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和序列测定,将所得PCR产物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上,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从2份阳性样品中共获得3条病毒全长基因组序列,将所得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