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叶片光合与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9,(21):8-11
采用大田试验,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叶片生长期间的光合与荧光特性的影响,探索出适合实际生产的氮素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不断提高,烤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都是逐渐升高的趋势,在施氮水平为60.0 kg/hm2时达到最大,继续提高氮素水平会对烤烟的正常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烤烟植株正常生长的氮素水平内,胞间CO2浓度随着氮素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暗适应后的最小荧光强度(F0)、烤烟叶片的最大荧光(Fm)和PSⅡ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率(Fv/Fm)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都在施氮水平为60.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因此,氮素水平为60.0 kg/hm2时是烤烟正常生长的最佳供氮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烤烟油菜轮作及平衡施肥对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测定烤烟与3个油菜品种(‘重蓉油1号’、‘德油早1号’和‘GSX-1’)轮作以及平衡施肥(减氮和增磷)下油菜季与烤烟季土壤的总有机碳(TO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结果表明,从油菜移栽初期到收获,SO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上升幅度为7.7%~166.49%;轮作处理的TOC含量和DOC含量相较对照有所增加,且收获期(180天)的TOC含量和DOC含量以‘重蓉油1号’最高,分别为对照处理的1.26和4.78倍。在烤烟整个生育期内,除个别处理外,其他土壤DOC含量呈下降趋势,TOC含量有所增加。此外,就施肥模式而言,减氮处理效果最佳。在烤烟收获期,除‘德油早1号’外,土壤TOC含量均以减氮处理最高,分别为常规施肥处理的1.20、1.44和1.02倍。综上,‘重蓉油1号’油菜与烤烟轮作、减施氮肥时SOC含量较高,是当地较优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烟叶烘烤过程中烟叶温度与烟叶形变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烤烟叶温测量仪对整个烘烤过程中烟叶温度进行实时测量并自动记录,每隔9 h对烟叶形变数值进行测量记录。[结果]试验表明,烤烟烘烤过程中叶温与烟叶形变呈正相关,厚度收缩率大于横向收缩率大于纵向收缩率,且各收缩率在叶温达到41.7℃后明显增大。[结论]叶温可以真实反映烟叶的温度情况,叶温与烟叶形变规律对烘烤过程中烟叶形变判断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明确广元市汉阳镇植烟土壤肥力状况,为该区烟草种植合理布局、平衡施肥和土壤保育提供数据支撑。以广元市汉阳镇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25个土样,测定土壤pH、基础养分和矿质营养,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计算土壤综合肥力得分(IFI)。结果表明,该烟区土壤pH、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值分别为6.98、19.13 g/kg和1.48 g/kg,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72.00%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15.00 g/kg;土壤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30.41、46.79和135.72 mg/kg, 56%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10 mg/kg, 68%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50 mg/kg, 52%土壤IFI处于低水平。该烟区土壤Ca、Fe、Mn、P变异系数分别为39.94%、50.02%、65.79%、49.70%,均属于强变异;土壤Mg、Cu、Zn变异系数分别为31.30%、31.66%、32.71%,均属于中等变异,各指标变异系数表现为Mn>P>Ca>Zn>Cu>Mg>K。该烟区土壤各矿质元素之间大多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各理化指标间大多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各...  相似文献   
5.
采取大田试验,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5~75 kg/hm~2施氮水平范围内在烤烟整个生育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先升高后下降,并在60 d左右达到最高水平;丙二醛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不断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生育期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生育期不断下降。在同一生育时期内,硝酸还原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随施氮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丙二醛含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有所下降。因此,适当增加氮肥使用量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和氮同化,提高烤烟的抗衰老、抗逆性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翻压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对植烟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等的影响,在烤烟地冬闲时种植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VR)与不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V),并预留不种苕子的冬闲地(CK)。紫花苕子初花期时(生育期187 d)采集植株测定其生物学性状及养分含量,然后全部翻压回田,45 d后种植烤烟。烤烟种植时,冬闲地按照广元烟草公司推荐施肥量,即全量施肥(CF);不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翻压并减少20%施肥量(V-20%CF);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翻压并减少20%施肥量(VR-20%CF)。烤烟种植前及收获后,采集土壤测定理化性状、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1) 接种根瘤菌能增加紫花苕子的生物量及养分含量,相比不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根产量、总瘤数、株高增加1.3%~50.7%;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增加1.8%~5.0%;氮磷钾积累量增加14.3%~21.5%。2) 测定种烟前土壤可知,翻压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能更有效地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与冬闲地比较,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增加2.5%~126.6%;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增加14.6%~82.5%;细菌、放线菌、真菌增加85.3%~236.9%。测定收烟后土壤可知,减少20%施肥量的情况下,翻压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与全量施肥比较,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增加12.3%~64.1%;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增加5.4%~67.0%;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增加65.1%~473.3%。在减少20%施肥量的情况下,翻压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能够更有效地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环境,对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旨在明确广元植烟区土壤pH和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壤养分与pH的相关性,为广元地区烤烟种植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2013—2014年,通过网格法布点采集、检测、分析广元地区846个土壤样本。结果表明:广元烟区土壤pH平均为7.68±0.7,变异系数9.06%,pH 7.5~8.5的土壤样本占总样本数的69.53%。有效磷、交换性钙离子、有效铁、有效锌和有效硼的变异系数在50%~100%之间,接近强变异性;有效铜和有效硫的变异系数大于100%,其中有效硫变异系数最大,其值107.12%,有效锰最小,变异系数22.51%;土壤有效硫、交换钙离子和交换性镁离子与土壤pH呈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31*、0.51*和0.14*。由此可知,广元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地域间分布不均衡,土壤pH总体偏碱,土壤中有机质和有效硼总体缺乏,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偏低,有效磷和有效锌适中;有效锰、有效铁、有效铜、有效硫和交换性镁离子总体丰富,交换性离子钙总体极丰富。  相似文献   
8.
广元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揭示广元植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地统计学、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研究区土壤有效铁、锰、铜、锌钼及硼等6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铁、锰及铜含量丰富,总体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有效钼含量适中;有效锌和硼缺乏,总体处于缺乏或极度缺乏水平。半方差分析表明,6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块金系数均在29.72%~67.59%之间,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空间分布上,土壤有效铁、锰、铜及钼含量表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趋势,土壤有效锌和硼含量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分析表明,6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与p H值呈负相关,相关性总体高于地形因子。土壤有机质对有效铁、铜、锌及硼有极显著影响,其空间变异性为5.5%~27.2%。除有效锌外,土壤p H值对其余5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均有极显著影响,其空间变异性为5.0%~30.4%。土类对土壤有效铁、锰及铜有极显著影响,其空间变异性8.4%~12.3%。熟制和种植制度对6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的影响较弱,进一步说明研究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但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强于随机性因素。本研究结果为广元植烟区土壤微肥施肥管理及优质烤烟栽培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选取了广元烟区2014—2015年间的75份烤烟样品,通过检测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分析了广元烟区烤烟的主要质量特点。结果表明,广元烟叶成熟度在尚熟和成熟之间;烟叶颜色多以桔黄为主;叶片结构多为尚疏松或疏松;叶片身份除部分烟叶稍有不同程度偏厚或稍薄外,其他较为适中;大部分等级叶片色度在中等以上;油分多为有、较多或多;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整体适宜。广元烤烟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在年份间表现整体稳定,在地点间以剑阁县烟叶变异较小,旺苍县烟叶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留叶数对烤烟新品系09011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烤烟新品系09011在广元烟区的最适留叶数,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的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留叶数处理,测定了各个处理烟株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以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烤烟09011的株高、茎围、叶长及叶宽均随留叶数的增多而有增加的趋势。同时,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产量增加,但是上等烟比例呈现低—高—低的趋势,当留叶数为19片时,上等烟比例最高,为40.89%。此外,留叶数对中部叶和上部叶的化学成分含量影响不同,其中以留叶数为19片时烟叶的化学成分最为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