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区域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3S技术和Fragstats 4.0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多种指数,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对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乳阳片区的森林景观斑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是乳阳片区的基质景观类型,斑块类型面积为19 759.53hm2,占整个森林景观的64.43%;景观要素斑块类型面积大小排序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采伐迹地﹥山顶阔叶矮林﹥山地草甸﹥道路﹥建设用地﹥水域﹥耕地;整体景观斑块彼此相邻近,各级景观斑块分布均匀、规模适中、形态自然、破碎程度低。  相似文献   
2.
1996—2012年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文献查询法、统计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法以及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从可持续利用的视角分析了1996-2012年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土地利用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阐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得出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建设用地急剧扩张而导致耕地大量减少,耕地从1996年的129 286 hm2下降到2012年的84 567 hm2;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增加幅度较大,交通用地单一动态度接近7.1%.通过对广州与其他发达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是导致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天河区和越秀区的土地经济密度增加率呈现较高水平.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来看,广州市未来土地利用需要更好地协调各业用地之间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开发利用的关系,通过一系列土地整治活动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广州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为正确评估广州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促进土地资源的低碳利用,运用碳氧平衡模型,测算广州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碳排耗氧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固碳释氧能力。结果表明:广州生态用地碳氧不平衡,区域内难以满足现状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通过测算广州生态用地碳氧供需状况,可为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畜禽粪便时空变化特征及耕地负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东省统计数据和各种估算参数,以地级市为单位,分析了2000~2008年广东省主要畜禽粪便产生总量及养分总量时空变化特征、单位耕地面积N、P2O5负荷量及其污染风险预警。结果表明,广东省畜禽粪便产生总量约为9 300万t,猪粪、牛粪和鸡粪是主要贡献因子,三者之和占畜禽粪便总产生量的95%以上。广东省畜禽粪便产生量有明显的空间变化特征,表现为:环珠江口城市畜禽粪便产生量相对较低,距离珠江口越远,畜禽粪便产生量越多,其中茂名市和湛江市最多,畜禽粪便年均产生量超过1 000万t,深圳市、中山市和珠海市畜禽粪便年均产生量不到茂名市的4.5%;广东省平均单位耕地面积畜禽粪便N、P2O5负荷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不同地区负荷量差异较大。深圳市、东莞市和佛山市等地负荷量最大,超过300 kg/hm2,而韶关、清远、湛江和中山等市负荷量相对较小;畜禽粪便污染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耕地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威胁,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耕地的风险警报级别较高,特别是西江流域地区。因此,广东省特别是污染分析警报级别较高的地级市应该加强畜禽粪便的风险管理、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施钾对烤烟钾素吸收利用效率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K量对烤烟K素吸收利用效率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K在烤烟各器官的累积量和含K量均表现为叶>茎>根,随着施K量的增加,烟叶和烟株累积量和含K量显著增加,而K肥利用率,K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K素利用效率显著下降.烟叶产量和外在品质在施K量0~315kg/hm2范围内均随施K量的增加而提高,超过315kg/hm2则下降明显.增施K肥显著提高烟叶含K量、还原糖含量,降低总N、Ca、Mg、烟碱含量.相关分析表明,K素吸收利用效率与烟叶产量品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土方量计算是土地整理项目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准确、快速计算土方量有助于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工程量大小计算和投资预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四川盆地东南边缘某镇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利用地形图进行矢量化,建立起不规则三角网,对土地整理工程土方量计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结合不规则三角网表面模型和ArcGIS的3D Analyst扩展模块进行空间分析和土方量计算,有助于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施工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农田生物质能集约利用空间优化决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发展农田生物质能源集约利用,是解决中国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由于农田生物质能空间分布的分散性、不连续性,所以对生物能源数量、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其集约利用空间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是生物质能源从研发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该文以广东省为例,利用NPP(净初级生产力)模型获得可用农田生物质能生物量和空间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尺度的泰森多边形作为生物能源的初级筹集范围,应用遗传算法对生物质能集约利用的空间优化配置问题进行快速求解。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和GIS模型结合对解决面域供应和点域需求问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为生物质能集约利用提供有效的空间优化方法;尺度效应对模型模拟结果有很大影响,当以10 km为邻近阈值建立泰森多边形作为初级筹集区域时,适宜度达到最大。该研究可为生物质能集约利用空间优化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玉米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及其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玉米作为潜在植物修复材料对单一和复合重金属污染的胁迫响应及其机理、各种辅助措施(接种菌根,添加螯合剂,适当农艺措施等)促进玉米对重金属的修复效率等,提出了玉米用于重金属污染修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研究针对德州地区的地域特点,并结合该区自然环境特点,资源能源情况以及当地村民的居住习惯,提出了3条低碳化改进的具体措施:建筑材料的低碳改进,居所布局的低碳改进,清洁能源的利用等,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生态足迹方法,对生物资源消费帐户和化石能源消费帐户的涵盖范围进行了界定。根据1990~2005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的相关数据,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研究了广州市花都区土地消费性功能的需求、供给及供需差异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0~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足迹总量均呈迅速增长的趋势,生物资源消费所占比例较化石能源存在绝对优势,化石能源足迹增长速度快于生物资源足迹,但生态足迹总量的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花都区土地消费性功能的需求远远超出了该区的生态承载力,但其土地利用强度并未超出支撑土地利用系统消费性功能持续产出的生态环境阈值,从而说明花都区生态环境系统仍然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