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探究黄河上游大鼻吻■(Rhinogobio nasutus)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现状,本研究以永宁、平罗、磴口3个不同地理群体145尾大鼻吻■为研究对象,利用线粒体DNA COX1和ND1基因序列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COX1和ND1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1 466 bp、975 bp, A+T含量(57.25%,56.81%)均高于G+C(42.75%,43.19%)含量,具有明显的碱基组成偏向性;3个群体145尾样本中分别界定了11个和9个单倍型,均存在共享单倍型现象。在COX1和ND1基因序列中3个群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π)及平均核苷酸差异(K)分别为0.745 3、0.001 3、1.841和0.364、0.000 48、0.472,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呈现出磴口群体最高、平罗群体次之、永宁群体最小的特征。基于COX1和ND1的遗传变异分析(AMOVA),表明3个群体中遗传变异均主要来自群体内,且COX1基因序列中磴口群体与永宁群体之间存在显著性明显的遗传分化。基于线粒体COX1和ND1基因单倍型序列,采用邻近法(Neig...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南疆喀什市温室蔬菜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2017年在喀什市进行了温室蔬菜病虫害调查,共调查了21种蔬菜,其中在16种蔬菜上共发现了12种病害,在15种蔬菜上共发现了4种虫害。综合来看,为害南疆喀什市温室蔬菜的主要病害种类为煤污病、腐烂病、白粉病以及病毒病,主要虫害种类为斑潜蝇、白粉虱和菜蛾。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分析了温室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发生原因,初步构建了喀什市温室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苏云金芽胞杆菌Cry8E杀虫晶体蛋白对马铃薯甲虫具有中等毒性,用亚致死剂量9和7μg/m L的Cry8E分别饲喂2、3和4龄的马铃薯甲虫幼虫,然后测定羧酸酯酶(Car E)、乙酰胆碱酯酶(ACh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性。β-羧酸酯酶的活性随Cry8E浓度的升高明显提高,随龄期增长活性降低,酶活性在浓度间和龄期间差异都极显著。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下降,2龄幼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明显升高,并且随龄期变化差异显著(P0.01)。3龄幼虫体内的CAT酶活性随Cry8E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1)。本研究阐明了Cry8E对马铃薯甲虫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为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促进甜高粱种子萌发的最佳外源生长物质及浓度配比,本研究分别以不同浓度(0~1.0 mmol·L-1)的褪黑素(melatonin,MT)、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5-氨基乙酰丙酸盐酸盐(5-aminolevulinic acid hydrochloride,5-ALA)、α-萘乙酸(1-naphthalene acetic acid,NAA)、赤霉素(gibberellin,GA3)、2,4-表油菜素内酯(epibrassinolide,EBR)和胺鲜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A-6)引发处理甜高粱种子2 h,探究它们对干旱胁迫(10% PEG-6000模拟)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物质、浓度均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甜高粱种子吸水量、萌发指标及幼苗生长;聚类分析可将生长物质及浓度配比分为5种类型,其中分布于第4类的NAA,5-ALA,DA-6,EBR和GA3对甜高粱种子萌发的抗旱效应影响不明显,但经MT(0.25和0.5 mmol·L-1)和SA(0.125 mmol·L-1)引发可有效促进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MT浓度为0.5 mmol·L-1时效果最佳。在芽苗期,通过模拟干旱胁迫筛选促进种子萌发的外源生长物质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竹林下仿野生栽培鸡腿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利用韶关丰富的竹林资源以及草菇菌糠资源,笔者以草菇菌糠为主要培养料,通过熟料袋栽、发酵料袋栽及熟料框栽3种方式进行竹林下仿野生栽培鸡腿菇试验。比较3种栽培方式鸡腿菇的菌丝长势、子实体形成时间、生物转化率,得出加入磷肥以熟料袋栽栽培的方式最优,其菌丝雪白,浓密粗壮,生产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堆肥过程中秸秆纤维素的降解速率,本研究从玉米秸秆堆肥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通过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滤纸条崩解能力及兼容性,筛选出优良菌株,进而构建复合菌系,并对降解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共获得29株纤维素分解菌,对其中的高效菌株进行配伍,构建了6组复合菌系。除复合菌系F外,其他复合菌系的滤纸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单一菌株(P<0.05),尤以复合菌系B(xw1、xw3、xw8)、D(xw16、xw21、xw31)的酶活力最高,分别为22.8、20.4 U·mL-1,比其中的最强单菌株xw3、xw21高出58.3%、68.6%,且所产酶具有耐高温(40~55℃)性。复合菌系B、D培养5 d可将滤纸条崩解为糊状,10 d内对秸秆的降解率达24.5%、21.9%,较单菌株xw8、xw31增加9.4和4.7个百分点。经16S rDNA分子鉴定,复合菌系B由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组成,复合菌系D由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 ...  相似文献   
7.
14份柳枝稷种质资源苗期耐镉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镉(Cd)是环境中常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从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不同耐镉型的植物材料有利于能源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地上的高效开发利用。基于此,本研究以14个能源植物柳枝稷品种为供试材料,外源施加浓度为10 μmol·L-1镉,结合形态和生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及标准差系数权重法综合评价了柳枝稷幼苗对Cd的耐受性。结果表明:10 μmol·L-1 Cd胁迫显著降低了柳枝稷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总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及根系活力,且品种间差异显著(P<0.01)。根据隶属函数法得到柳枝稷对镉耐受性综合评价值(D),其中Kanlow最高,Forestburg最低。采用系统聚类法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份柳枝稷可分为3组不同耐镉型材料,其中强耐镉型材料1份,为Kanlow;中等耐镉型材料9份,分别为Alamo、BoMaster、Carthage、Cave in Rock、Longisland、Newyork、Shawnee、Sunburst、Trailblazer;镉敏感型材料4份,分别为Blackwell、Dacotah、Forestburg、Shelter。结合柳枝稷对Cd的吸收,进一步分析发现耐镉性较强的品种镉富集能力也较强。可为选择适宜的柳枝稷材料种植于镉污染土地上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丰富评价植物耐镉种质资源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挖掘解磷菌菌种资源,研制适合于盐碱地作物的促生菌剂,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盐碱地旱生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根际土壤中筛选解磷菌株。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与16S rDNA测序进行菌株鉴定,并挑选解磷能力突出的优良菌株开展植物接种试验。本试验共筛选到47株解磷菌,其中32株可溶解无机磷,溶磷量为55.8~722.3 mg/L;37株可溶解有机磷,溶磷量为11.8~34.4 mg/L。47株解磷菌隶属于7个属,以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占绝对优势。解磷菌株有效促进了拟南芥植株的生长和根系发育,以芽孢杆菌Bacillus sp.PN-2和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PM-1的促生作用最显著。解磷菌株对盐碱土中小麦地上部分(株高、茎粗、地上部分鲜质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和地下部分(根鲜质量、根干质量)也表现出积极影响,以Enterobacter sp.PM-9和Enterobacter sp.PM-2促生作用最突出。本研究筛选的解磷菌株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对开发适用于盐碱地的微生物肥料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榆黄菇(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为试材,采用覆土栽培方式修复韶关市某重金属污染区农田土壤,研究平菇、榆黄菇覆土栽培对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铜(Cu)、锌(Zn)污染的吸收积累特性以及修复效应,以期为后续食用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平菇与榆黄菇的子实体和菌糠对污染土中的Cd、Cu、Zn均具有富集能力,其中2种食用菌对Cd、Zn的修复效果最优,均能使土壤中的Cd、Zn含量降至污染风险筛选值以下,但土壤中Cu含量仍处于污染风险筛选值以上。因此,平菇与榆黄菇均对土壤Cd、Zn重金属复合污染具有较高的修复潜力,可用作修复Cd、Zn农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疆石榴皮中5种类黄酮物质的测定方法,分析不同品种石榴果皮中类黄酮物质的组分及含量,为新疆石榴类黄酮物质的良种选育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主栽4个石榴品种皮亚曼、千籽红、赛柠檬和叶城石榴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其果皮中芦丁、槲皮素、槲皮苷、山奈酚和异鼠李素5种类黄酮物质含量。【结果】石榴果皮中类黄酮含量测定的液相色谱条件:C18(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柱,250 mm× 4.6 mm,孔径4 μm)色谱柱;流动相:100%甲醇:0.2%甲酸=55∶45,紫外检测器(G1362A RID),检测波长:360 nm。5种类黄酮在21 min内完全分离,线性范围为1~150 μg/mL(R2=0.991 9-0.999 7),回收率为76.68%~124.50%,检出限为0.2 mg/kg,定量限为5 mg/kg。4个品种中均检出芦丁、槲皮素、槲皮苷、山奈酚和异鼠李素5种类黄酮物质,其中槲皮苷含量最高。【结论】 4个品种石榴皮提取物中芦丁、槲皮苷、槲皮素、异山奈酚和李素含量差异较大,由高到低依次为:皮亚曼>赛柠檬>千籽红>叶城石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