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比较以omp 基因为靶标的常规PCR、LAMP 检测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和实 时荧光定量PCR 方法在实际检测中对柑橘黄龙病的检测效果,比较了3 种检测方法对柑橘黄龙病菌omp 基因检测 的灵敏度,并运用3 种检测方法对采自广东省田间11 个本地柑橘品种上疑似感染黄龙病的多个病样进行实际检 测。结果显示院3 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有所不同,依次为常规PCR相似文献   
2.
采用固体、液体培养及温室人工接种方法,测定了来自5个省(市)的10个稻曲病菌株的产孢特性、固体、液体培养特性及对品种的致病力,并用3个菌株对12个水稻品种进行致病性比较.结果表明:稻曲病菌不同菌株间存在明显致病性差异,不同品种对不同菌株的抗感反应也表现出显著差异.供试菌株的固体培养形态可分为7种类型,菌株的产孢特性、固体培养形态与致病力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振荡菌液颜色、产菌丝量与致病力相关性不明显;验证了火焰灼烧表面组织分离法及分生孢子液划线稀释法的单孢分离技术和控温控湿条件下菌丝-孢子混合接种体孕穗期注射接种法,该方法分离成功率及接种病穗率均可达100%,适用于水稻对稻曲病的抗性鉴定及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稻黑孢霉菌常发病区广东阳江市白沙,对77个水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抗稻黑孢霉菌自然诱发鉴定,采用病情指数对品种抗性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水稻品种(组合)对该病原的抗感性差异显著。高抗、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组合)数分别为0、1、7、17、15、37个。表现为中抗以上的品种如五粤占2号、粤澳占、乡意浓1号、长优736、H两优野占、新两优117等,在田间的病情指数均在20~30;而高感品种在田间的病情指数均在50以上,如鹏稻2号、湛黄占、合莉丝苗、粤标5号、禅增占、圳优21、美优丰占、II优916等,其中鹏稻2号对稻黑孢霉菌表现高度感病,其病情指数达100,产量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烟区主要虫害化学防治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广东省9个县市烟区虫害(小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蝽象、烟粉虱和烟蚜)化学防治情况发现:烟区销售使用的农药品种较旧;部分农资店随意销售禁用或限制高毒农药品种,如乙酰甲胺磷、水胺硫磷和灭多威;部分烟农盲目滥用化学农药,从而造成烟叶部分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发生。以烟区采集的害虫为供试虫源,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和甲维盐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强杀虫活性,药后48 h LC50分别为2.76、0.85 μg/m L;啶虫脒对烟粉虱和烟蚜毒力较强,LC50分别为7.43 μg/m L(药后6 h)、2.76 μg/m L(药后48 h)。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烟叶虫害化学药剂防治科学控制技术,并建议烟叶主管部门加强化学农药使用的监管和技术服务力度。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柑桔黄龙病菌Omp 外膜重组蛋白、应用PCR 方法从染病柑桔模板中扩增出黄龙 病菌omp 基因的3 个片段、将其克隆到pMDl9-T 载体、再亚克隆到pET32a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ET32a-omp 原核表 达重组质粒、然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 诱导并用SDS-PAGE 电泳检测带组氨酸标签的Omp 融合蛋白 表达后、用镍柱分离纯化该融合蛋白。结果表明院柑桔黄龙病菌omp 基因序列的两个片段在37益经1 mmol/L IPTG 诱导后、在大肠杆菌得到了高效表达;镍柱纯化蛋白得到预期大小(约55 ku)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6.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是入侵我国南部的重要恶性杂草为了筛选对不同生长期飞机草具有高 效防除效果的除草剂以常用除草剂41%草甘膦水剂2 250~9 000 g/hm2为对照,利用48%三氯吡氧乙酸乳油 (3 750~6 255 mL/hm2)24%氨氯吡啶酸水剂(1 125~3 375 mL/hm2)75豫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134~240 g/hm2)和 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750~1 050 mL/hm24 种吡啶类除草剂对苗期生长中期成株期飞机草进行防除试验结果 表明三氯吡氧乙酸对不同生长时期飞机草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对苗期飞机草的防效与草甘膦相似对生长中期 和成株期飞机草的防效均优于草甘膦。氨氯吡啶酸对苗期飞机草的防效比草甘膦稍差,对生长中期和成株期飞机草 的防效与草甘膦相近,二氯吡啶酸和氯氟吡氧乙酸仅在高剂量下对苗期飞机草的防效相对较好对生长中期和成株 期飞机草的防效均较差。  相似文献   
7.
玫烟色拟青霉固体培养基筛选及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烟色拟青霉IfB01菌株在25℃、RH85%下分别在4种单一培养基(大米、黄豆粉、玉米粉、小麦粉)和3种复合培养基(小麦粉∶麦麸1∶1、黄豆粉∶麦麸1∶1、玉米粉∶麦麸1∶1)培养,以产孢量为指标筛选出较佳的基础培养基配方.通过正交试验验证加入不同浓度的碳源、氮源优化的基础培养基,筛选较佳的固体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培养基+0.2%KNO3+0.1%葡萄糖+水(1∶1.5=物料∶水质量比);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菌株较佳的培养条件是28℃、光照黑暗交替培养14h∶10h、产孢前期湿度为80%、产孢后期湿度为50%.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类杂草危害对水稻产量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常年稻田中设置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以及混合杂草自然发生区,研究不同种类杂草危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禾本科杂草区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为主,密度为102.8茎/m2,产量损失为65.09%;莎草科杂草区以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为主,杂草密度为240.2茎/m2,产量损失为56.82%;阔叶类杂草区以节节菜(Rotala indica)为主,杂草密度为183.6茎/m2,产量损失为31.84%;混合杂草区杂草群落主要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节节菜(Rotala indica)为主,总密度为253.2茎/m2,产量损失达70.51%。禾本科杂草区、莎草科杂草区、阔叶类杂草区水稻产量差异显著;以杂草单茎危害率衡量不同类型杂草对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依次为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  相似文献   
9.
烟草黑胫病和赤星病已成为广东烟叶生产的重要真菌病害,开展其无公害化学药剂筛选和应用研究势在必行。以烟草黑胫病菌和赤星病菌为研究对象,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和氟吡菌胺的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最高(EC50分别为0.56μg/m L和0.25μg/m L),苯酰菌胺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次之(EC50为1.14μg/m L);咪鲜胺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最高(EC50为0.26μg/m L),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较高(EC50为2.66μg/m 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15 d,推荐药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和80%苯酰菌胺可溶性粉剂2 500倍轮换施用防治烟草黑胫病的效果为87.23%;推荐药剂45%咪鲜胺水乳剂2 000倍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 500倍轮换施用对烟草赤星病的效果为82.53%;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为烟叶真菌病害化学防控提供了技术指导,促进了烟叶绿色安全生产,保证了烟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华南地区桑园和荒地生境内红火蚁食物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火蚁觅食搬运的和弃尸堆中的动植物残片取样和鉴定,研究了华南地区桑园和荒地两种生境中红火蚁的食物组成。结果表明:在桑园和荒地中,红火蚁的食物残片无论是在觅食搬运中还是在弃尸堆中均以动物残片为主,分别高达94.92%和68.44%以上,而且两种生境红火蚁食物组成种类相近,只是各类群所占比例略有不同。红火蚁觅食搬运的食物残片种类比弃尸堆中的丰富,在桑园和荒地中,觅食残片共收集到的类群数比弃尸堆残片的类群多8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