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5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36篇
  72篇
综合类   234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85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事实上,无论是茶学教育还是人才培养,都需要植根于当前时代所赋予的市场需求结构和技术形态,进而也才能为中国茶学教育和人才创业培养提供符合国情的发展思路。就茶学教育而言,需要定位于:教育目标的职业化、知识结构的信息化、就业引导的多元化。关于人才创业培养路径,则可以围绕着:引入导师制度、培养沟通能力、建立学习文化、强化管控能力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要求的不断提升,游客不再局限于一般的旅游观光,而是对富有参与性与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更加青睐,于是乎就有了现代文化旅游。旅游产业与茶叶企业的融合,一方面是对传统茶叶企业发展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在尊重文化资源的同时推动经济的发展,两者的融合势必对社会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产业也应进入转型期,与茶叶企业合作共生,积极纳入文化元素,打造新兴旅游产业文化亮点,探究出一条健全的融合路径。本文通过对茶叶企业文化的了解,探讨旅游产业能够从中获取它的精神内涵,并将其传递给游客,使其成为一种信息传递的载体,通过探究旅游产业与茶叶企业的融合路径,对茶叶企业的精神价值进行了阐述,并依托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开展了探究,对路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建议,最后总结文章得到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随之时间和经济发展的推进,我国旅游业发展蓬勃迅速,对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也越来越具有广度和深度。本文基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文献数据,通过归纳总结分析,得出2点我国旅游规划设计产生的原因:改革开放后旅游业发展迅猛,孕育了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诞生;旅游规划和景观设计的融合促使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产生并发展。同时,本文依据时间维度,将现阶段旅游景观规划的发展轨迹分为3个阶段历程,并对每一阶段的特点进行论述,以期对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从广场舞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用设计思维为广场舞者设想概念娱乐设备,让设计参与解决广场舞引发的社会问题,让广场舞更好的为全民健身服务。  相似文献   
5.
植物质膜(plasma membrane,简称PM)是连接细胞内外的活性屏障,而PM蛋白作为PM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植物细胞膜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植物PM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有利于对PM的功能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在植物PM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性论述,包括其研究方法、功能及其面临的问题等,以期为植物PM蛋白质组学的后续研究以及PM功能的深入探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科恢36是重庆师范大学以明恢63/泰引1号(9)//糯89-1(♂)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恢复系,具有耐冷性强、恢复力强、花粉量充足等特点,2013年通过重庆市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冈优36(冈46A/科恢36)于2012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8.
有限性设计作为一种设计原则,在微观技术层面上来看,它可以优化交互设计,解决大容量信息在有限空间里的传达问题。如果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有限性设计的概念,那么有限性设计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在其它各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更为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外包是企业为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核心业务竞争力的一种常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对安徽茶企的现状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表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介绍,并着重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详细以及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相关的管理人员有所启发以及帮助。  相似文献   
10.
都市圈边缘带区位特殊,其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及驱动过程特征明显。以重庆都市圈边缘带的沙坪坝区为例,利用2006、2013年的TM遥感影像,结合RS、GIS技术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利用SPSS分析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06和2013年间各类型土地转换明显,林地和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其中林地增加量最大,增加了48.41km2,建设用地增加了34.17km2。水域和耕地呈减少趋势,耕地减少量最大,减少了45.08km2,水域减少了37.50km2。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政策指向、社会驱动、经济刺激等是土地转换的主要驱动力,并据此提出了应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