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901篇
农学   149篇
基础科学   102篇
  362篇
综合类   2050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241篇
园艺   206篇
植物保护   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基尼系数法、熵权法、灰色关联度分析以及多因素综合指数法,分析了近四十年中国省际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中国省际发展的不平衡态势呈现结构性差异。1978-2016年全国综合基尼系数呈波动下降态势,表征中国省际发展虽偶有回弹,但总体趋向平衡发展。2)近四十年来省际发展的平衡性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4年,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区域差异,不平衡性加剧;1985-2007年,由于市场化改革、"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原因,不平衡状况总体稳定;2008-2016年,省际趋于平衡发展。3)新时期必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尽管我国省际发展的不平衡性有所减缓,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却仍然严峻,结构化不平衡矛盾需要差异化的政策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钙对果树果实品质有重要改善作用,而品质又决定了其商品价值和种植效益。研究钙对冬枣品质和果实贮藏的影响作用,对于改善冬枣商品性能,促进冬枣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针对冬枣施用钙肥效应的研究鲜见报道,尚未有研究对醋酸钙等有机钙肥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通过在果实白熟期对冬枣叶果喷钙,研究单喷施氯化钙、醋酸钙以及两者配合喷施对冬枣品质指标以及常温下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喷钙可显著提高冬枣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钙、总黄酮含量和果实硬度,改善了冬枣品质;与单喷施氯化钙相比,采前喷施醋酸钙可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钙和总黄酮含量;氯化钙与醋酸钙配合喷施处理对枣果品质的改善效果与单施醋酸钙的效果相似。在常温贮藏条件下,采前喷施醋酸钙促进了冬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加速了酸度降低,减缓了Vc消耗,同时减轻了贮藏期间软化现象。与单喷施氯化钙相比,喷施醋酸钙处理更有利于冬枣保持水分,延长其货架期。综合分析认为,在冬枣白熟期喷施醋酸钙是改善果实品质和耐藏性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昆虫性信息素具有生物活性高、使用简便、专一性强等特点,利用性信息素作为害虫防治新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昆虫性信息素的概况、生物学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前景作一定程度展望,旨为昆虫性信息素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毛白杨核心种质的取样策略,在进行相应的遗传分析基础上,构建核心种质,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为毛白杨种质资源库建设、引种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亦为其他树种核心种质构建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16对荧光SSR引物,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272份毛白杨和白杨杂种种质不同取样比例的遗传多样性参数。根据期望杂合度,计算每个样品对总体遗传多样性的贡献值,然后对所有样品根据贡献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通过比较贡献率最高的前50%、45%、40%、35%、30%、25%、20%和15%取样比例获得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期望杂合度(He)等,分析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确定其合适的取样比例。  结果  随着取样比例的降低,Ne、I和He值均在升高,均大于原始种质相应数值,而且He值均大于0.5,表明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原始种质的He值小于0.5。按照25%取样比例,得到前68名种质,其中包含18份杂种种质以及所有省份选出的部分优异种质。所得到的Ne、I和He分别是2.761、1.094和0.539,均大于原始种质的相应值2.075、0.825和0.432。t检测结果表明,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无显著差异,表明这68份种质在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可靠的代表性,可以作为核心种质。北京的种质与河北的种质遗传一致度最高,为0.997;与山西次之,为0.990。  结论  毛白杨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比例是25%,最佳取样范围为20% ~ 40%,如果种质资源数目较大,可以适当降低至15%,如果基数较小,可以升高至45%。He、Ne、I等均表明这些核心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种种质遗传变异丰富,聚合了亲本的优良等位基因,首次从分子水平证明了杂种种质是毛白杨遗传改良的重要育种资源。建议相关部门或者育种者要高度重视白杨杂种种质的收集、保存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5.
于2014年夏季(8月)对济南中南部地区17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和环境因子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夏季采集到底栖动物31种,以毛翅目和基眼目为主,各点位物种平均值为0.66×103 ind·m-2,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为1.55,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69。依据食性将底栖动物划分为刮食者、滤食者、撕食者、收集者和捕食者5种功能摄食类群,代表性类群为刮食者和收集者。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影响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氮、电导率和溶解氧。  相似文献   
6.
7.
毛白杨丰产栽培试验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用山东省栽培的几个主要毛白杨品系,营建速生丰产试验林,通过对其生长量、形质性状、部分生理指标及木材材性的测定分析,认为河北易县毛白杨、南×毛新和鲁毛50的生长量和出材量较大,生物量较高,木材强度和木材系数也较高,适于我省营建速生丰产林.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弄清农民增收的基本点,把握农民增收的着重点,抓住农民增收的根本点,找准农民增收的切入点,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和空间,创造有利环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犬Ⅰ型腺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腺病毒Ⅰ型(CAV-1)是传染性犬肝炎(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ICH)的病原。犬及狐对本病毒易感,各种年龄特别是2月龄到1岁的幼犬易感性更大,自然条件下还可感染狼、猫、浣熊、黑熊等。该病毒可引起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表现肝炎和眼部疾患,狐狸则表现为脑炎。病毒存在于急性感染病例的全身组织以及各种分泌物、排泄物中,在慢性感染病例中,病毒主要存在于肾脏,  相似文献   
10.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作为先进的免疫化学检测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饲料安全检测。本文简要介绍了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原理在饲料安全检测中的运用及其试验的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