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88篇
  16篇
综合类   533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永超 《花卉》2020,(2):98-99
园林工程的质量要有保障,就得从人员的素质提高上,从管理的制度方法上,从施工组织的合理安排上有全面的提高,本文从园林工程的施工要点着手,从园林质量影响的因素出发,提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为园林工程的施工提出合理要求,从而保障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筛选消减能力较强的道路防护林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冬季苏北地区绿量较高的3种道路防护林[常绿针叶雪松(Cedrus deodara)纯林、常绿阔叶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纯林及垂柳(Salix babylonica)与龙柏(Sabina chinensis)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防护林距道路不同林带宽度(10、20、30、40、50和60 m)处的PM2.5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光照强度,以防护林与城市主干道边缘的交接处(0 m)为参照,分析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3种道路防护林不同林带宽度的PM2.5浓度日变化规律均呈午间高、早晚低的特征;对应的PM2.5浓度均值分别在106~131、100~125和100~127μg/m3,均超出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浓度标准(PM2.5二级浓度标准限值为75μg/m3),说明监测期间3种道路防护林的PM2.5污染较严重.3种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率均值排序为雪松纯林(8.09%)>香樟纯林(4.54%)>垂柳与龙柏混交林(1.82%).其中,雪松纯林对PM2.5的消减率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逐步上升;香樟纯林除了在林带宽度20~30 m处的PM2.5消减率略有下降外,其消减率也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垂柳与龙柏混交林的PM2.5消减率较低,且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其消减率出现明显起伏变化,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3种道路防护林的PM2.5消减率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对应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84x+0.654(R2=0.175)和y=-0.095x+11.682(R2=0.377).[结论]雪松纯林对PM2.5的消减能力较强,可作为强滞尘能力防护林带选用;而垂柳与龙柏混交林在林带宽度0~20 m处的PM2.5消减作用较明显,可作为道路边缘绿化带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对FACE(大气CO2浓度增高)响应的差异。方法 以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共6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FACE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 1)FACE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平均增加24.17%, 常规籼稻增幅最大,FACE和对照均以杂交籼稻最高;2)FACE处理显著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常规粳稻增幅最大,并显著增加了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稻每穗粒数;3)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吸氮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成熟期吸氮量平均增加21.23%,杂交籼稻增幅最大, FACE和对照均以常规籼稻最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平均增加7.33%,杂交籼稻增幅最大,FACE和对照均以杂交籼稻最高。成熟期吸氮量对产量促进作用略大于成熟期氮素籽粒生产效率;4)FACE处理降低了植株含氮率,成熟期平均下降0.105个百分点,常规粳稻降幅最大。FACE处理极显著提高植株干物质量,成熟期平均增加23.95%,常规籼稻增幅最大;FACE处理显著提高常规籼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单穗吸氮量,分别增加10.79%、13.93%,但常规粳稻下降了9.60%;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群体吸氮强度,平均增加22.29%,杂交籼稻增幅最大。FACE处理对水稻全生育期天数无显著影响;FACE处理显著提高茎鞘、叶片、穗各器官吸氮量,叶片增幅最大,平均增加51.86%,杂交籼稻增幅最大;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同生育阶段吸氮量,抽穗-成熟阶段增幅最大,平均增加108.90%,杂交籼稻增幅最大;5)植株干物质量、单穗吸氮量、吸氮强度、穗吸氮量、抽穗-成熟阶段吸氮量对成熟期总吸氮量的促进作用分别大于植株含氮率、单位面积穗数、生育天数、茎鞘叶吸氮量、移栽-分蘖和分蘖-抽穗阶段吸氮量;6)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降低了每百千克籽粒需氮量,前者平均增加24.16%,常规籼稻增加最多;后者平均降低4.7%,常规籼稻降幅最大。结论 FACE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但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奶牛耐寒怕热,最适应的温度是8~16℃,气温超过30℃奶牛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产奶量降低25%~50%,繁殖率降低,抗病力减弱。因此,夏季饲养奶牛应以防暑降温为主。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5.
阔世玛WG防除小麦田杂草示范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6%阔世玛WG(Sigma broad3.6WG,Atlantis3.6WG)是拜耳公司开发的新型麦田除草剂。为明确该药剂春季施用对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我们于2004年春季进行了田间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RS进行了航空像片判读,GPS定位及小班勾绘,Gis进行森林资源空间数据管理、ISAM技术在森林资源中的集成应用,指出了3S+ISAM技术能够高效、快捷、高标准完成森林资源调查任务,快速准确地获取林地利用状况、面积、活立木蓄积、土地权属等信息,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并且具有很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江苏省宿迁地区草坪生长过程中出现的腐霉枯萎病、锈病、夏季斑枯病、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等多种病虫的危害情况,对宿迁地区草坪常见病虫的种类、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影响菊花嫁接成活的因素,以3种菊花为试验材料,用4h、8h、12h光照长度和1次、2次、3次浇水次数对嫁接后的菊花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嫁接成活率和茎干粗度。结果表明:综合嫁接成活率和茎干粗度,3种菊花光照4h优于8h和12h;每天浇水2次,嫁接成活率和茎干粗度优于1次和3次;2号菊花嫁接后的成活率和茎干粗度优于其他两种菊花。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对瑞华麦523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优质、高产、多抗、早熟小麦新品种瑞华麦523的配套栽培技术,该文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6个不同的密度水平进行田间种植试验,以期探明不同的种植密度对该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筛选出瑞华麦523的最适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在10月25日前后播种时,瑞华麦523的最佳种植密度是375万基本苗/hm~2。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