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22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高产品种上农粳2号和镇稻18为材料,采用常规毯苗机械栽插,分别设置20 d、24 d、28 d、32 d等4个秧龄处理,研究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秧龄天数增加,参试品种的绿叶数、茎基宽和根系盘结力均逐渐升高;与20 d、24 d和28 d秧龄的处理相比,32 d秧龄处理的成熟期提前4~5 d,茎蘖高峰期提早15 d左右,结实率显著升高;与24 d秧龄处理相比,上农粳2号和镇稻18在32 d秧龄处理下的产量分别提高10.26%和20.82%。在秧苗强化化控和苗床管理的条件下,安徽沿江地区常规毯苗机插的栽插秧龄可延长至32 d。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常规早籼稻品种浙辐203为供试材料,井关PZ80D-25型高速插秧机为供试插秧机械;试验设定25cm固定行距,株距设置为11cm、12cm、14cm、17cm4个处理水平,试图探索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的适宜株行距。结果表明,不同株行距配置不影响生育期表现;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有效穗数影响显著,11cm、12cm株距处理的有效穗数较14cm、17cm株距处理提高13%以上;株距为11cm、12cm的小株距处理所构建的大群体并未导致结实率和穗粒数的显著降低;11cm、12cm株距设计具有更好的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同时表现出更优的实际产量结果。综合来看,25cm×11cm和25cm×12cm是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最佳的株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3.
4.
敬告作者     
赵昌云  唐中节 《中国家禽》2006,28(13):40-40
某场2005年春季引种四川白鹅1日龄苗鹅1000多只,通过精心饲养,从育雏到开产基本正常,种鹅开产前接种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小鹅瘟、蛋子瘟(大肠杆菌)疫苗.秋后开产,其种蛋孵化的苗鹅从第三批开始出现以拉稀为主要症状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经诊断与四川农大程安春报道的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认为病原是腺病毒)相符,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疫苗对种鹅进行免疫使下一代得到保护,现将其发病与防制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家禽免疫失败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家禽生产中经常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疫苗质量问题、疫苗的剂量不准及稀释不当;接种时间安排不当、接种方法有误;管理疏漏;免疫抑制因素、免疫程序不合理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3414”肥料效应试验,逐步建立马肝田土种、中上等肥力水平上的肥料效应方程,提出双季早稻产量在8000kg/hm^2左右的N、P、K推荐用量分别为纯N195kg/hm^2、P2O560kg/hm^2、K2O85-90kg/hm^2。  相似文献   
7.
基于叶片反射光谱估测水稻氮营养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叶片反射光谱建立快速、无损监测水稻氮营养指数(nitrogen nutrition index,NNI)的估算模型。【方法】2018—2019年开展2个水稻品种(徽两优898和Y两优900)及5个氮肥梯度(施氮量为0、75、150、225和300 kg·hm-2,分别记为N0、N1、N2、N3、N4)的田间小区试验,测定关键生育期不同叶位叶片反射光谱和植株NNI,构建多种光谱指数的水稻NNI监测模型。【结果】单叶及叶位组合的敏感波段均分布在540 nm的绿光波长处,其与近红外波段构成的窄波段比值指数SR(R900,R540)可较好反演水稻NNI。但不同叶位叶片窄波段比值指数与水稻NNI的预测精度表现不同,顶3叶(L3)预测精度最好(R2=0.731,RMSE =0.130,RE=11.6%),顶2叶(L2)次之(R2=0.707,RMSE =0.136,RE =12.2%),顶1叶(L1)最差(R2=0.443,RMSE =0.187,RE =14.7%);顶2叶和顶3叶组合平均光谱(L23)的预测精度优于单叶水平和其他叶位组合(R2=0.740,RMSE =0.128,RE =11.5%)。再将窄波段比值指数SR(R900,R540)近红外与绿光区域分别重采样50 nm和10 nm,所构建的宽波段比值指数SR[AR(900±50),AR(540±10)]模型精度较SR(R900,R540)未明显降低,且在L23水平下2个模型的模型精度和预测精度基本一致(R2=0.740,RMSE =0.128,RE =11.5%)。水稻NNI小于1时与产量呈线性的正相关关系(P<0.05),大于1时产量趋于平稳。【结论】L2和L3叶片反射光谱为监测水稻NNI的敏感叶位,其中叶位组合L23可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基于叶片反射光谱构建的多种波段比值指数(SR(R900,R540)和SR[AR(900±50),AR(540±10)])可快速估测水稻NNI,从而为不同传感器对水稻氮营养指数估测监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中籼杂交稻品种隆两优866为供试品种,设置5个播期处理(4月20日、4月30日、5月10日、5月20日、5月30日)和5个移栽密度处理(30cm×12cm、30cm×14cm、30cm×16cm、30cm×18cm、30cm×22cm),通过对不同处理产量及其构成指标等生育特征的考察,探索沿江地区隆两优866毯苗机插条件下的适宜播期和移栽密度.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隆两优866的产量先增加后降低,5月10日播种处理的单位面积有效穗和结实率最高,较其他播期处理增产5.3%以上;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隆两优866的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30cm×14cm移栽密度处理产量高,产量提升主要通过单位面积有效穗和穗粒数的增加实现.综上,沿江地区隆两优866毯苗机插条件下的最佳播期为5月10日左右,最佳移栽密度为30cm×14cm.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2个双季晚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扬粳4038、秀水519、N6201、镇稻11、新隆粳3号等5个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性状以及抗病性等方面表现较好,为庐江县的双季晚稻品种优化提供试验数据支撑,为进一步推广高产优质品种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水稻播种前采用25%咪鲜胺EC进行种子消毒,对水稻恶苗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安全。25%咪鲜胺EC 83.33 mga.i./kg(3 000倍液)浸种,水稻灌浆期防效仍达97.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