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我国生物有机肥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质量的下降及有机肥料资源量的逐年增加使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和开发成为必然。为此,简单介绍了生物有机肥的概念和特征及我国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应用现状,深入描述了其作用效果和机理,结合推广应用现状分析了生物有机肥发展趋势,并就此趋势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菌渣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寻找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提高菌渣堆肥微生物发酵效果,促进菌渣高效循环利用,从不同地点堆放的杏鲍菇菌渣中采集样品,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结合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滤纸条降解试验和纤维素酶(滤纸酶FPA、内切葡聚糖酶CMCase、外切葡聚糖酶C1、葡萄糖苷酶β-Gase)活性测定,筛选到4株(FB7、CB1、BC11、BC12)具有高效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细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FB7、CB1为枯草芽孢杆菌,BC11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albus,BC12是丛毛单胞菌属的Comamonas_jiangduensis,其中FB7降解能力强,可将滤纸条降解成糊状(10 d),纤维素酶活力很高,摇瓶发酵4 d后FPA、CMCase、C1酶、β-Gase的酶活分别为22.81、314.50、2.78、188.09 U·g-1。复合菌剂CB1+BC11+FB7的FPA、CMCase、C1酶、β-Gase的酶活高于其他各组合,为31.56、133.63、2.31、217.21 U·g-1,与FB7相比分别提高了38.4%、11.2%、178%、70.3%,将复合菌CB1+BC11+FB7接种到菌渣堆肥中,与对照相比,能快速提高堆体温度,且在翻堆后能更好地维持堆温。  相似文献   
3.
<正>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段继贤:褐煤的腐植酸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酵形成的,有机肥发酵的腐植酸是生物的作用形成的,它们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廖宗文:自然条件下产生的这种腐植酸与人工发酵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肥料产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将各种微生物准确鉴别出来是产品检测和质量判定的依据。常规的检测方法是根据菌落、菌体特征结合菌种鉴定材料进行判断.而面对表型特征不明显或含有多种微生物的样品时容易出现误判现象.此时必须结合生化试验或一些仪器设备对菌种进行辨认。传统的生理生化试验耗时费力.BIOLOG快速鉴定系统、脂肪酸分析法等测定繁琐、成本高.这些方法不能满足肥料检测中的快速、准确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从1997年实行登记以来,微生物肥料在近前十年的发展初期阶段里,每年平均登记产品仅几十个。直到2010年以后,年均登记量达200多个,微生物肥料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截至目前,产品总登记量大约是2300个左右,仍在有效期内的近2100个,但这其中还有一些产品处于"睡眠状态",没有投入生产当中。2012年,新型肥料总产值近649亿元,新型肥料销售额仅占全国肥料销售额的7%左右。2012年,新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物有机肥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42  
概述了我国生物有机肥的研发由来和目前的生产应用现状,阐述了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使用菌种、产品质量以及使用效果和作用机理。同时,指出了生物有肌肥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的建议,并对生物有机肥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我国食用菌菌种管理技术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食用菌已经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农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以上,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和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与土壤生物肥力的维持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30  
综述了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发展状况、标准体系构建与未来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发展趋势。在介绍土壤生物肥力的概念及其内涵基础上,阐述了微生物在土壤生物肥力形成和维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微生物肥料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替代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