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百合组培苗试管外生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宜昌百合鳞片为外植体,采用3种培养基诱导宜昌百合产生丛生苗,并诱导其试管外生根。结果表明,培养基Ap(MS+IBA 0.5 mg·L^-1+NAA 1 mg·L^-1+6-BAI 1 mg·L^-1+水解乳蛋白5 mg·L^-1+琼脂7 g·L^-1+蔗糖30 g·L^-1)诱导百合丛生苗的效果最好。百合组培苗不经过试管内生根培养,可直接分割在炼苗盘上生根,移栽成活率和试管内生根苗没有明显差异,移栽后幼苗生长情况优于试管内生根苗。影响百合试管外生根的主要是温度、湿度、光照、基质配方和炼苗盘的种类。这项技术使百合组培苗的生根与炼苗同时完成,既缩短组培苗培养时间,又降低了培养成本,为宜昌百合的快速繁殖及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土壤重金属镉(Cd)对植物的毒害机理,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 0.3, 1, 3, 10, 30和50 mg/kg)Cd污染土壤对石竹幼苗生长以及对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竹幼苗的分蘖数、株高和生物量表现出显著的“低促高抑”的现象,这缘于土壤Cd低浓度(≤1 mg/kg)胁迫和胁迫的初期,石竹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以抵抗体内逐渐增多的活性氧(ROS);随着Cd浓度的增加和镉胁迫时间的延长,石竹叶片中的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 等ROS爆发,SOD、APX、MDAR、DHAR和GR等抗氧化酶活性迅速降低,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减少,过多的ROS不能被石竹自身的抗氧化系统有效地清除,最终导致膜脂过氧化受到逆境伤害。另外,试验结果验证了APX是清除H2O2的重要酶,GR是生成GSH的重要酶,MDAR还原MDHAR是AsA-GSH循环中再生AsA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红掌试管苗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多个研究者在红掌组培快繁方面的研究结果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试验,探讨红掌试管苗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为红掌试管苗培养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外源抗坏血酸(AsA)对土壤重金属镉(Cd)胁迫下石竹(Dianthus chinensis)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20、40、60、80、100 mg·L-1)的外源AsA处理对50 mg·kg-1 Cd胁迫下石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kg-1Cd显著抑制了石竹幼苗的生长,≤40 mg·L-1的外源AsA可显著缓解Cd胁迫,石竹幼苗的生物量、株高、分蘖数、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As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都显著高于Cd胁迫下石竹幼苗,而细胞膜透性、地上部Cd含量的产生速率以及H2O2的积累量则显著低于Cd胁迫下石竹幼苗;但随着外源AsA喷施浓度的增加,缓解效应下降,甚至产生促氧化效应.综合试验各因素表明,35~45 mg·L-1的外源AsA对石竹幼苗受到的Cd毒害缓解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5.
陈学艳 《绿色大世界》2009,(7):30-30,32
三峡工程建设初期,由于急于让裸露的山体边坡等绿起来,大面积草坪的建设造就了今日生态环境和景观效益与三峡大坝不相般配的现状。进一步分析草坪养护成本、生态环境效益、观赏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出尽快将原来种植的“大草坪’’重新合理规划,增植具有三峡地区特色的乔、灌木和地被植物,优化坝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马庆庆  丁继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62-12864
[目的]研究不同浸种措施对紫萼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浸种(包括不同温度与不同时间的处理)和间歇浸种2种方式对紫萼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观察各处理浸种后发芽情况,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紫萼种子的适宜浸种温度为15℃,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比CK增加6.58%、42.86%和22.30%;紫萼种子的适宜浸种时间为18 h,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比CK增加10.53%、9.52%和2.70%;与间歇浸种相比,连续浸种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减少3.90%、33.33%、18.30%,间歇浸种以间歇浸种1h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结论]紫萼种子萌发适宜的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分别为15℃和18 h.间歇浸种较之连续浸种更能提高紫萼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且以间歇浸种1h对紫萼种子的萌发最有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石竹对土壤重金属Cd污染的抗性和敏感性。【方法】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测定不同浓度(0、0.3、1、3、10、30、50mg/kg)Cd胁迫下石竹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结果】研究表明,石竹根重、地上部干重、株高、抗性系数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以3mg/kg Cd浓度为阈值呈低促高抑现象。随Cd处理浓度、时间的增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均逐渐上升,且在高浓度(≥10mg/kg)下上升更为显著;SOD、POD和CAT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上升最大值的处理浓度分别为10、3、3mg/kg。【结论】低浓度Cd对石竹影响较小,当浓度大于10mg/kg时,其毒性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大,表明石竹对土壤Cd胁迫有一定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建设初期,由于急于让裸露的山体边坡等绿起来,大面积草坪的建设造就了今日生态环境和景观效益与三峡大坝不相般配的现状.进一步分析草坪养护成本、生态环境效益、观赏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出尽快将原来种植的"大草坪"重新合理规划,增植具有三峡地区特色的乔、灌木和地被植物,优化坝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宜昌地区山野菜生产加工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宜昌地区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自贡市狸狐洞水库库区大树移植工程,分析了进行大树移植的重要意义,并阐述了狸狐洞水库库区大树移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