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1.
2001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转Bt基因棉和转双价基因(Bt+CpTI)棉对棉苗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室内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对两种棉蚜天敌的生物学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对棉蚜种群数量的影响不明显,未达显著水平.单作转基因棉田棉蚜发生期比麦套棉田提前5天左右,发生数量是麦套棉田的1.6倍,表明麦棉套作可有效的控制苗蚜的为害.室内研究表明,异色瓢虫对用Bt棉处理的的棉蚜的捕食量比对照增加22.0%,棉蚜茧蜂对用Bt棉处理的棉蚜的寄主率降低23.5%.  相似文献   
2.
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在草地演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土壤反馈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过程,推动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对解释植物群落的演替进程和方向、维持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已成为近年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热点.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是植物—土壤反馈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综述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在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简要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和越南4个村蔬菜生产中的肥料施用情况,概述了施用肥料的种类、施用时间和施用数量。评价了影响肥料施用的因素,比较了施肥量和蔬菜从土壤中带出的养分量。在研究区域,农户施用了50多种肥料,施氮量间于0~700kg/hm^2。肥料施用时间因蔬菜种类和地区不同而不同。氮的施用量主要受作物种类影响。大部分中国蔬菜的氮、磷施用量过大,而钾肥施用量不足;相对而言,越南蔬菜的局部养分平衡比中国的情况好一些。因此,局部的养分平衡显示了不同蔬菜种类、不同季节和不周村社的养分投入量和养分输出量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利用孔径为25 μm的尼龙网袋,评价了两种线虫品系(噬菌性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和小卷娥斯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两种施用方式(感染线虫的昆虫尸体和线虫悬液)、两种土层深度(5 cm和15 cm)以及不同取样时间(2013年12月8日、2014年2月18日以及2014年4月14日)对昆虫病原线虫越冬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 carpocapsaeH. bacteriophora的低温抗性强,施用后4个月,无论是虫尸剂还是线虫悬液处理,品系S. carpocapsae的存活率均高于H. bacteriophora.另外,各处理组在15 cm深度处的线虫数量均大于5 cm深度处.随着时间的延续,线虫悬液组线虫数量下降迅速.虫尸剂组在前两次取样时几乎未释放线虫,但在次年4月中旬取样时发现,S. carpocapsae虫尸剂有侵染期线虫释放,其释放的线虫数量与S. carpocapsae悬液处理无显著差异.可见,虫尸剂有助于昆虫病原线虫越冬,但与线虫品系有关,采用虫尸剂有助于高效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有害昆虫.  相似文献   
5.
2 0 0 1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转 Bt基因棉和转双价基因 ( Bt+ Cp TI)棉对棉苗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室内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对两种棉蚜天敌的生物学影响。结果表明 ,转基因抗虫棉对棉蚜种群数量的影响不明显 ,未达显著水平。单作转基因棉田棉蚜发生期比麦套棉田提前 5天左右 ,发生数量是麦套棉田的 1 .6倍 ,表明麦棉套作可有效的控制苗蚜的为害。室内研究表明 ,异色瓢虫对用 Bt棉处理的的棉蚜的捕食量比对照增加 2 2 .0 % ,棉蚜茧蜂对用 Bt棉处理的棉蚜的寄生率降低 2 3.5 %。  相似文献   
6.
世界主要国家土壤调查工作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世纪末100多年以来各国实施的土壤调查可分为四类,分别为土壤分类调查、农田土壤基础地力调查与评价、科学施肥与耕地保育所需农田化学性状采样调查和以土壤环境质量为主题的调查。土壤分类调查是近代各国最早开展,也是在全球最广泛实施的土壤调查,主要目的是弄清成土过程导致的土壤资源类别差异及其分布特征。由于自然条件下成土过程可达数万年,分类调查的主要产出——土壤图和各类土壤典型剖面理化性状表,具有很长的时效性,广泛用于各研究领域。各发达国家在20世纪完成全国性分类调查之后,未再进行新的、全国性的土壤分类调查。中国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中通过较高密度地面采样完成的大比例尺土壤图和与之匹配的10余万个典型剖面数据表,精度和指标丰富度超过许多发达国家分类调查成果,可供科学界和各行业长久使用。在人均耕地资源紧缺的中欧国家,为满足土地管理部门和农民对更方便、好懂的农田土壤质量指标的需求,20世纪中叶以来,通过高密度地面采样,进行了农田土壤基础地力调查与评价,为每个田块建立了具有官方认证性质的农田土壤百分价指标和基础地力底档。这一调查结果广泛用于土地与农田管理、税收、农业补贴、农田租赁、交易、借贷、保险等行业,成为各行业不可缺少的农田土壤质量百年基础数据。中国人均耕地面积较中欧国家更少,但至今农地管理中土壤质量信息短缺,难以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合并管理,需要探索与中国经济、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田基础地力调查、评价方法与运行机制,为每个田块建立精准、可靠、科学、可长期使用的基础地力底档。对施肥推荐及耕地保育所需农田化学性状采样调查的总结显示,发达国家已将该类调查纳入科学施肥和耕地保育技术支撑体系。对于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技术水平,构建并保障技术支撑体系运行,比开展全国性农田土壤养分普查更为重要。多年来,中国土壤肥料领域从基础研究到农民田间应用的全链条中,应用技术与农技推广两个环节比较薄弱。中国至今尚未发布适合各地农民田间应用的分区、分类、量化科学施肥与耕地保育技术指标,也缺少能对农民进行针对性指导的智能化手段。在占中国作物总播种面积 23.6%的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农田上,农民过量施肥情形严重,影响产量和农民经济效益,并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弥补技术支撑体系中的短板成为合理施肥和提升耕地质量的关键。20世纪末以来,为了解土壤和环境污染与变化,科学制定控制对策和检验控制效率,各国陆续启动了环境主题的土壤调查。随着3S和大数据技术发展,新的土壤调查普遍采用数字土壤制图方法替代传统人工制图。而准确界定调查目标,全面了解与调查目标相关的研究进展,了解可用的相关基础图件和辅助信息,在此基础上确定地面采样原则、采样密度、采样土层深度、需要采集的其他辅助信息,是未来科学实施各类土壤调查的关键,可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