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18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O3-FACE平台研究近地面臭氧浓度升高(目标值比周围大气高50%)对2009-2010年间麦季各生育期不同深度(0~5 cm,5~10 cm和10~15 cm)耕层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和成熟期地上部分微量元素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地层大气O3浓度增加提高了麦季耕层(0~15 cm)土壤中有效性Fe、Mn含量,降低了有效性Cu、Zn含量,对Zn的减幅达27.3%(P<0.05);大气O3浓度升高对土壤5~10 cm土层DTPA提取态Fe、Mn、Cu、Zn的影响最大;高O3浓度显著降低了5~10 cm和10~15 cm土壤DTPA-Zn含量(P<0.05).O3浓度升高降低了小麦成熟期生物量和微量元素累积量.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和成熟期微量元素累积量对O3浓度升高响应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应从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两个方面进一步研究全球大气环境变化对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2.
利用酸改性、热活化、有机改性及联合改性等方法对沸石进行改性,制备了不同种类的改性沸石。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这些改性沸石吸附对硝基苯酚的能力进行检测,并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对改性沸石的结构进行表征,着重比较改性过程中酸改性和灼烧改性实施顺序不同对沸石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500℃灼烧相比,900℃灼烧对沸石吸附能力的提高更为明显,但对沸石的结构有所破坏。酸改性可以去除沸石所携带的大量杂质,使孔道的连通性更好,从而使酸改性沸石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能力比灼烧改性沸石高。未经酸洗涤的沸石中所含杂质可能会在灼烧过程中对沸石的结构产生影响,先采用酸改性再结合热活化的方式对沸石进行改性比较合适。酸改性+热活化(500℃)后再与有机改性结合,可以使改性沸石对对硝基苯酚吸附量大大增加。不同改性沸石的吸附能力依次为:有机改性沸石〉酸热联合改性沸石〉酸改性沸石〉灼烧(500℃)改性沸石〉天然沸石。  相似文献   
3.
秸秆还田对稻田渗漏液DOC含量及土壤Cd活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稻田渗漏液DOC含量及重金属污染土壤Cd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增加了稻田渗漏液的DOC含量,提高了土壤Cd的活度.稻田渗漏水DOC的浓度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大.秸秆还田增加了Cd随稻田渗漏水的流失,使得稻田土壤Cd全量、有效态Cd量均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降低,部分处理降低幅度达显著水平.本试验条件下由于较多的秸秆还田影响了水稻生长,使水稻植株Cd浓度、累积量均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秸秆还田0.5%处理的水稻植株Cd浓度、累积量最高,分别为45.10 mg·kg-1、1 858.1 μg·pot-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稻田生态系统中土壤钙、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长期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方法】利用中国稻田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试验平台,包括Ambient(对照,自由大气CO2浓度约为370μmol·mol-1)和FACE(比对照大气CO2浓度高200μmol·mol-1)2个试验处理,在2004、2005和2007年稻季不同生育期原位采集5cm和15cm处土壤溶液并测定其中Ca、Mg浓度。【结果】在2004、2005和2007年,FACE处理5cm处土壤溶液Ca浓度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25%、106%和72%,Mg浓度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15%、104%和75%;FACE处理15cm处与5cm处土壤溶液Ca浓度的比值在2004、2005和2007年分别是对照处理的71%、114%和180%,Mg的比值分别是对照的74%、104%和159%;2007年FACE处理0-15cm耕层土壤溶液Ca、Mg浓度分别比对照处理低6.8%和4.6%。【结论】连续大气CO2浓度升高可改变土壤溶液中Ca、Mg元素在不同深度耕层的分布,提高15cm处与5cm处土壤溶液Ca、Mg浓度的比值,且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累积效应。稻田生态系统Ca、Mg循环对长期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不同改性方法对沸石吸附对硝基苯酚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酸改性、热活化、有机改性及联合改性等方法对沸石进行改性,制备了不同种类的改性沸石.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这些改性沸石吸附对硝基苯酚的能力进行检测,并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对改性沸石的结构进行表征,着重比较改性过程中酸改性和灼烧改性实施顺序不同对沸石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500℃灼烧相比,900℃灼烧对沸石吸附能力的提高更为明显,但对沸石的结构有所破坏.酸改性可以去除沸石所携带的大量杂质,使孔道的连通性更好,从而使酸改性沸石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能力比灼烧改性沸石高.未经酸洗涤的沸石中所含杂质可能会在灼烧过程中对沸石的结构产生影响,先采用酸改性再结合热活化的方式对沸石进行改性比较合适.酸改性+热活化(500℃)后再与有机改性结合,可以使改性沸石对对硝基苯酚吸附量大大增加.不同改性沸石的吸附能力依次为:有机改性沸石>热联合改性沸石>改性沸石>烧(500℃)改性沸石>然沸石.  相似文献   
6.
利用O3-FACE平台研究近地面臭氧浓度升高(目标值比周围大气高50%)对2009—2010年间麦季各生育期不同深度(0~5cm,5~10cm和10~15cm)耕层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和成熟期地上部分微量元素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地层大气O3浓度增加提高了麦季耕层(0~15cm)土壤中有效性Fe、Mn含量,降低了有效性Cu、Zn含量,对Zn的减幅达27.3%(P〈0.05);大气O3浓度升高对土壤5~10cm土层DTPA提取态Fe、Mn、Cu、Zn的影响最大;高O3浓度显著降低了5~10cm和10~15cm土壤DTPA-Zn含量(P〈0.05)。O3浓度升高降低了小麦成熟期生物量和微量元素累积量。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和成熟期微量元素累积量对O3浓度升高响应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应从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两个方面进一步研究全球大气环境变化对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估算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系数,于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在昆山锦溪镇周家浜村,通过每月收集不同收入家庭的排放污水,对生活污水排放量以及COD和氮磷排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污水排放量、人均生活污水COD排放量和氮磷排放量的季节差异显著,且与家庭收入呈负相关趋势。农村生活污水COD、氨氮、总氮和总磷排放系数分别为58.3、3.6、6.2、0.4 kg.a-1.人-1,氮磷总排放系数达6.6 kg.a-1.人-1,明显高于以往文献中常用的3.3 kg.a-1.人-1,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该排放系数对太湖流域其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估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温处理与添加物料对蚓粪基质培育辣椒壮苗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蚓粪是蚯蚓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产物,具备替代泥炭作为蔬菜育苗基质材料的优良性质。蚓粪高温处理(120℃)后加入蛭石、 尿素等物料复配成育苗基质,通过温室育苗和室内分析的手段,分析蚓粪中活性有机物和GA3、 IAA的含量变化以及蚓粪基质培育辣椒幼苗的系统发育特征。结果表明, 蚓粪高温处理过程增加了蚓粪中GA3含量,使活性有机物裂解成具有相同母核类极性更大的水溶性衍生物。无论是否高温处理,蚓粪育苗基质都有利于辣椒幼苗茎粗、 株高、 展宽、 叶片数、 根长、 根表面积、 根体积、 根尖数、 鲜(干)重和壮苗指数的提高,但会导致辣椒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减小。蚓粪添加蛭石和高温处理后育苗能够增大辣椒幼苗根直径。高温处理蚓粪中添加蛭石(蚓粪∶蛭石=4∶1,V∶V)和尿素(0.50 kg/m3)有利于提高辣椒幼苗成苗率,增加鲜干物质累积,促进茎叶和根系的系统发育,增大壮苗指数。可见,蚓粪高温处理后与蛭石按4∶1体积比均匀混合后用于辣椒育苗,最能提升辣椒幼苗的各项指标,形成壮苗。  相似文献   
9.
施用生活污泥改良滩涂土壤理化性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符合土地改良用标准的生活污泥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生活污泥的不同施用量(0、75、150、300、600 t/hm2)对滩涂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活污泥可显著改善滩涂土壤的理化性状。随着污泥施用量的提高,滩涂土壤的容重、密度、pH值逐渐下降,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CEC均呈上升趋势,全钾、速效钾无显著变化。滩涂土壤的细菌、放线菌数量随污泥施用量的提高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中好氧堆肥的水分过高问题,采用添加保水剂的方法对堆体的初始水分进行调节。试验将生活污泥和木屑按C/N为16∶1混合后,通过添加不同量的保水剂,设置成理论初始含水率分别为46%、54%、56%、58%和68%的5个处理。在堆肥过程中,对堆体温度、p H值、EC值、有机质、总氮、铵态氮、硝态氮以及产物的腐熟度指数(GI)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保水剂调节污泥堆肥的起始水分含量对促进堆肥的好氧发酵过程是完全可行的;适宜的起始堆体含水率有利于发酵过程温度的升高和养分的转化,也有利于产品各项理化指标和养分指标的实现;根据原料和辅料的碳氮比确定混合配比后,可依据拟采用的保水剂在污泥中的吸水倍率,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将混合原料起始含水率调整到适宜值时所需添加的保水剂量。根据本试验结果得出,在利用保水剂调节污泥堆肥起始水分时,将理论初始含水率设定在54%左右是较为合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