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三酰甘油是油料作物油脂的主要成分,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催化三酰甘油合成唯一的关键酶和限速酶.探讨DGAT基因对超高油玉米Zea mays L.种子油分含量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超高油玉米的含油率.【方法】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DGAT1-2基因导入超高油玉米自交系,在盆栽条件下5~6叶期对T1代植株进行PCR检测筛选,Southern杂交进一步验证.成熟时收获10株自交授粉的转基因植株(T2代)籽粒,测籽粒平均含油率,通过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初步筛选获得假定转化植株163株,Southern杂交获29株转基因植株,平均转化率为1.44%.t检验结果表明,10株自交授粉的转基因植株(T2)籽粒平均含油率比非转基因植株籽粒平均含油率提高了6.19%,差异极显著(P0.01).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DGAT1-2基因,可显著提高超高油玉米籽粒含油率,是一种切实有效提高超高油玉米含油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技术对罗汉果组培苗进行脱毒培养,并用间接酶联免疫法和电镜观察法对脱毒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组培苗经38.5℃热处理10 d后,剥取0.2~0.5 mm微茎尖培养或切取1.0~1.5 mm茎尖进行二次茎尖脱毒培养,茎尖苗的脱毒率均为100%,建立了两种有效的罗汉果组培苗脱毒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45S和5S rDNA序列在20种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基因组中位点数目和分布特点,为研究葫芦科植物核型、遗传育种和进化分类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进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在45S rDNA和5S rDNA的5′端进行荧光修饰,对20种葫芦科植物中期染色体进行45S和5S rDNA的物理定位,在Nikon 80i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冷CCD收集图像并分析。【结果】确定了金瓜Gymnopetalum chinense、波棱瓜Herpetospermum pedunculosum、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木鳖子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云南木鳖Momordica dioica、西葫芦Cucurbita pepo、蛇瓜Trichosanthes anguina、糙点栝楼Trichosanthes dunniana、全缘栝楼Trichosanthes ovigera、钮子瓜Zehneria maysorensis、红瓜Coccinia grandis和佛手Sechium edule等12种植物45S rDNA和5S rDNA荧光位点在中期染色体上的数量、位置和特征,在这些植物中分别检测到3、7、2、4、2、5、3、3、5、1、2和2对45S rDNA,检测到2、1、1、1、1、2、1、1、1、1、1和1对5S rDNA。20种植物中,45S rDNA和5S rDNA在染色体短臂、短臂顶端和着丝点等位置均有分布。【结论】FISH是葫芦科植物构建精细核型的有效工具,可帮助判断随体、鉴别染色体和鉴定同源染色体,是核型分析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杠板归总黄酮的保肝药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为杠板归的深入研究提供活性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6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组(150 mg/kg)及杠板归黄酮高剂量组(600 mg/kg)、中剂量组(400 mg/kg)、低剂量组(200 m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按16 mL/kg剂量灌胃56%vol白酒,1h后各用药组按20 mL/kg剂量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14d,然后通过计算肝脏指数(LI)、脾脏指数(SI)、胸腺指数(TI),生化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LISA检测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探究杠板归总黄酮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各杠板归总黄酮剂量组可有效降低因酒精性肝损伤引起小鼠升高的LI,并升高SI和TI;又能降低血清ALT、AST活性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还可降低酒精性损伤肝组织中的IL-4、IL-6和TNF-α含量,且对小鼠肝小叶结构、肝细胞坏死和变性及炎细胞浸润等方面均有改善作用,尤其以杠板归总黄酮高、中剂量组的效果最明显.[结论]杠板归总黄酮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来实现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5.
姚惠伶  蒋林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57-8358,8361
[目的]优化紫薯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紫薯粗多糖,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紫薯多糖得率的主要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为:超声频率〉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紫薯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60℃,超声频率80 kHz,此条件下紫薯多糖的提取率为3.63%。[结论]利用超声技术提取紫薯多糖可以提高多糖得率、缩短提取时间、采用较低温度提取、节省提取溶剂,降低提取成本。  相似文献   
6.
罗汉果组培苗二次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组培苗采用热处理和剥取茎尖技术进行二次脱毒处理,脱毒效果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和电镜观察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适合材料热处理的培养基为MS+0.3 mg/L 6-BA+NAA 0.1 mg/L+0.1 mg/L IBA,热处理材料的顶芽呈锥形,利于剥取茎尖;茎尖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0.3 mg/L 6-BA +0.05 mg/L NAA+0.1 mg/L GA3;38.5℃热处理10d剥取长1.0~1.5 mm的茎尖进行二次脱毒培养,存活率为80.00%,脱毒率为100.00%.  相似文献   
7.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6):5435-5441
本课题组在桂林市分离到一株野生蘑菇,为开发利用该野生蘑菇资源,通过ITS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该野生蘑菇为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通过平板培养法,分析了不同营养因子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维生素中,最适菌丝体生长的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适无机盐为氯化钾,最适维生素为VB1,适宜浓度为6 mg/L。  相似文献   
8.
9.
用不同浓度的漱口水溶液分别处理大蒜根尖8、12和24 h,利用微核技术,研究漱口水对大蒜根尖细胞遗传损伤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漱口水处理组细胞微核率增加(P0.05),分裂细胞数减少,分裂指数下降(P0.05),表明漱口水对大蒜根尖细胞有遗传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Krüppel样转录因子6(Krüppel-like factor 6,KLF6)是哺乳动物细胞中普遍表达的核内转录因子,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KLF6的结构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2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