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从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osis)僵虫中分离的虫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 的应用潜力,为开发其作为生物防治制剂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扶桑绵粉蚧僵虫中分离纯化 虫生真菌菌株,综合培养性状、形态学特性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明确其分类学地位;利用扫描电镜技术,探究 菌株对扶桑绵粉蚧的侵染方式,明确其对扶桑绵粉蚧的侵染力;采用浸虫法,室内测定分离菌株对扶桑绵粉蚧 雌成虫的致病力。【结果】从扶桑绵粉蚧僵虫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真菌菌株 FE-1,形态学结果发现菌株 FE-1 在 PDA 培养基培养 5 d 后菌落直径为 50~60 mm,菌落正面为橙白色,分生孢子形态呈两种类型,小型孢子为 长柱形,大型孢子为镰刀型;综合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鉴定菌株 FE-1 为木贼镰刀菌 (Fusarium equiseti);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菌株 FE-1 侵染扶桑绵粉蚧的方式主要为分生孢子在表皮处萌发形成芽 管,然后水平生长,并在特定接触表皮处形成膨大的附着孢进入昆虫体腔,明确了菌株 FE-1 对扶桑绵粉蚧侵染 力;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 FE-1 对扶桑绵粉蚧雌成虫的致病力随着分生孢子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强;孢子 浓度为 1×108 CFU/mL 时,LT50 为 3.32 d,接种 7 d 后,扶桑绵粉蚧雌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 87.50(±1.79)%, LC50 为 1.8×105 CFU/mL。【结论】从扶桑绵粉蚧僵虫中分离纯化获得的木贼镰刀菌菌株 FE-1,其在扶桑绵粉 蚧体壁能形成膨大的附着孢进行侵染,对扶桑绵粉蚧具有一定的侵染力。同时,该菌株在室内对扶桑绵粉蚧雌 成虫有较好的致死效果,极具生防潜力,可为扶桑绵粉蚧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优质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改善次生林森林质量,调整功能性群落结构,提升物种多样性,在广州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石灶工区开展南亚热带次生林恢复研究。试验设置了5块40m×40m样方,采用组内随机混交的方式种植,补植10种南亚热带次生林主要造林树种,半年后观测其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在次生林补植半年后,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桢楠Phoebe zhennan、闽楠Phoebe bournei、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等9个引入树种的成活率高于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省中部10 a生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郁闭林分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个坡位设置典型样地,分析各样地的胸径结构、树高结构等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以及角尺度(Wi)、大小比数(Ui)等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各样地非空间结构特征近似,胸径结构和树高结构总体均呈正态分布,中小径级林木比例偏高;(2)各样地角尺度差异不明显,随机分布单木(Wi=0.5)比例均超过55%,林木整体分布格局属于随机分布。大小比数特征差异明显,上坡样地中优势木(Ui=0)与亚优势木(Ui=0.25)多于下坡样地,下坡样地内被压木(Ui=0.75或Ui=1.00)较多,下坡林木竞争压力相对较高;(3)随着树木的生长,林木的胸径结构和树高结构与正态分布的拟合性变差,树高和胸径分化明显。研究区内乐昌含笑人工林在造林8年后即已经出现较强的邻体竞争,并且随着林木生长而增强,导致树木生长减缓,并出现林木自然淘汰等问题,亟需进行合理的林分结构调整与优...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大花荣耀木Tibouchina granulosa栽培技术、筛选适宜其生长的栽培基质,以园林废弃物堆肥、椰糠、蛭石等材料均匀混配9种基质,以园林废弃物堆肥∶黄泥=6∶4为对照,研究不同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对大花荣耀木株高、冠幅、茎粗、SPAD、分枝数、生物量、根系形态等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9种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出现明显变化,pH降低0.1~1.3个单位,容重降低0.4~0.7 g/cm3,有机质含量增加3.4~38.9 g/kg、总孔隙度增加4.2%~16.4%以及通气度增加2.5%~15.2%,并有效促进了大花荣耀木的生长。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T8(园林废弃物堆肥∶黄泥∶椰糠∶珍珠岩∶蛭石=4∶1∶2∶1∶2)为大花荣耀木较优的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5.
掌握树种生长发育特性是贯彻适地适树原则的基础,对森林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东江林场15个阔叶树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16 a生和7 a生林分生长变化,以期为丘陵地区造林树种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5个树种间16 a生胸径、树高和冠幅差异显著(P<0.05)。相对于造林后7年内的生长表现,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等在8~16 a生长速度下降明显;木荷Schima superba、黧蒴Castanopsis fiss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等则生长较快。通过聚类分析将15个树种分为三类,南酸枣、荷木、黧蒴、火力楠、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山桂花Paramichelia baillonii、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属于速生树种,樟树Camphora officinarum、青冈Quercus glauc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海南红豆Ormosi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