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韶关市渔业历史悠久,基础扎实,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韶关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渔业产业实地调查,深入分析了韶关渔业产业发展成就、存在问题与短板,并借鉴省内外各地成功经验,提出了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推广稻渔绿色健康养殖新模式、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对策和建议,以推动韶关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荔枝作为常绿果树,存在缺乏管理而沦为绿化树现象。准确了解和掌握荔枝种植区域 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变迁趋势,对荔枝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标准化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州市增城 区荔枝种植区域为例,利用遥感技术,对 2015、2019 年两期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判断有人管理与无人管 理荔枝种植区域的空间变化特征,借助重心迁移模型和破碎度指数定量分析荔枝时空变化程度。【结果】遥 感解译总体精度较高,达到 86.54%。增城区荔枝种植面积减少 67.69 hm2 ,其中,有人管理荔枝种植面积减少 127.28 hm2 ,无人管理荔枝种植面积增加 59.59 hm2 。荔枝种植区域重心逐渐远离城镇,整体向东迁移 45.14 m、 向北迁移 107.01 m,其中有人管理荔枝种植区域向西北迁移,无人管理荔枝种植区域向西南迁移。荔枝种植区 域的破碎度指数从 2015 年的 0.0407 增加至 2019 年的 0.0413,空间分布呈现逐渐分散格局;但有人管理荔枝种 植区域的破碎度指数从 0.0244 降低至 0.0238,空间上呈现聚集状态。【结论】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精准快速识别 不同管理方式下荔枝种植区域的空间分布及变迁特征,为低效果园改造和标准化果园建设提供准确数据支撑, 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相似文献   
3.
【目的】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变化反映区域农业的供需格局变化,是政府制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农业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探究粤港澳大湾区过去 30 年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规律,为下一步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农业布局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利用区县级农作物种植数据,综合运用时序变化趋势、空间集聚分析等方法,从种植结构类型和种植面积占比变化趋势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县域种植结构的时空特征。【结果】1990—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 82% 县市调整了种植结构,粮食和油料、糖蔗等重要农作物的种植比重逐步下降,而蔬菜、水果等高收益作物显著增加,且农作物种植类型丰富度增加。种植结构类型上,以 2010 年为分界,粤港澳大湾区从水稻为主型的种植结构转变为蔬菜为主型占半数,水稻 - 蔬菜 - 水果组合型为辅,水稻为主型、水果为主型和蔬菜 - 水果组合型三类平衡的格局。空间上,不同种植结构类型变化的空间聚集格局有所差异,其中蔬菜和水稻种植在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更高的“广佛”地区呈现空间聚集特征。【结论】过去 30 年,粤港澳大湾区种植结构变化呈现从粮食生产为主向多元种植演变、进一步集中在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演变趋势。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如何守住耕地红线,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城镇居民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是下一步粤港澳大湾区种植结构调整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现代都市农业评价体系,测度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并分析其驱动因素,提出优化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为大湾区等发达城市群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熵值法评价了2013—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使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分析了区域差异,采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驱动因素进行辨析。【结果】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年平均增长率为5.3%,广州为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菜篮子保障能力发展平稳,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水平波动上涨,三产融合水平发展较快,年平均增长率为12.1%;农业先进生产要素集聚水平小幅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45%;现代农业经营水平增长较快,年平均增长率达17.2%。区域总体基尼系数波动下降,差异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距。目前,耕地面积占比、三产占比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是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各区域都市农业驱动因素有差别,且各因素的交互作用都属于“双因子增强型”,任意两个驱动因素共同作用时,都会增强其对都市农业分异的作用强度。【结论】样本观测期内,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总体呈增长趋势,区域间发展差距缩小,但城市...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广东 1992—2020 年蔬菜生产时空变化特征,为广东蔬菜生产空间布局优化与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 1992—2020 年广东蔬菜生产数据为基础,利用时序统计、生产规模指数、生产集中度指数、变化检测等方法,分别从省、市和县域尺度分析广东蔬菜生产的时序变化、空间差异、分布格局与时空变化。【结果】省域尺度上,1992—2020 年广东蔬菜播种面积、产量与单产呈波动上升趋势,播种面积共计增加 73.23 万 hm2,产量共计增加 2 503.31 万 t,单产由 19.07 t/hm2 增至 27.19 t/hm2。市域尺度上,蔬菜种植与产量强市为广州、湛江和茂名;汕头、揭阳和潮州的蔬菜单产相对更高。县域尺度上,蔬菜播种面积≥ 2万 hm2、产量≥ 50 万 t 的县域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分布格局从零星分散向聚集连片发展;蔬菜单产≥ 30 t/hm2的县域分布格局由粤东地区零星分布向全省多地聚集连片发展。【结论】1992—2020 年,广东各地市蔬菜生产存在显著的时空分异特征,建议广东蔬菜生产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确保蔬菜稳产保供基础上,促进各地市及县域蔬菜生产的高效化、优质化与专业化。  相似文献   
6.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为满足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升级和粮食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有效提升大湾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供应链韧性水平,通过“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视角对大湾区粮食产业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厘清粤港澳大湾区粮食生产的水土光热等禀赋条件及演化变迁,并结合消费、生产、加工、储运对大湾区粮食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实证分析。2010—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耕地面积降幅为 5%,其中水田、旱地面积降幅分别为 3%和 8%;粮食生产集中度不断提升,肇庆、江门、惠州和广州占大湾区稻谷总播种面积比例由 2005 年的 91% 提升至 2020 年的 97%。通过分析大湾区粮食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逻辑演化机理,系统解构了“产购储加销”存在的难点与堵点,提出应在大食物观下推进“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大湾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促进“产业内”分工与深化是大湾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实施优粮优产、优粮优储、优粮优价、优粮优加,打造品牌价值链;坚持大湾区粮食生产保障一定自给率的底线,以“优粮优产”为基础,大力发展优质食味型水稻,实施与其他稻作主产大省差异化、不对称战略,结合大湾区禀赋条件创新 提出“富硒水稻工程”,开展“粮食生产双强”计划;试点中国式粮食全产业链现代化先行区,建立大湾区粮食储备与应急保障中心,立足于“双循环”战略建立大湾区粮食长效安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鳜鱼为富含高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鱼类,是广东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2022 年鳜鱼养殖量为 14.87 万 t、占全国鳜鱼养殖量的 37.05%。随着国内市场对高品质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消费者对鳜鱼愈加青睐。2018—2022 年我国鳜鱼养殖量整体上稳健增长,广东、湖北和安徽的鳜鱼养殖量稳居前三,产业聚集度进一步加大;广东鳜鱼产量整体呈稳中上升趋势,全国鳜鱼市场份额逐渐被广东占据;与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相比,鳜鱼市场批发价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广东作为我国鳜鱼产业的重点养殖地区,也是全国最大的鳜鱼苗种产出地,主要养殖的鳜鱼品种为翘嘴鳜,养殖主产区位于佛山、肇庆、广州、清远、江门等地,主要养殖模式为池塘精养、网箱养殖、流水槽养殖和工厂化饲料养殖,目前养殖方式仍以投喂活饵鱼为主。广东鳜鱼养殖及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规模化养殖。以 2022 年鳜鱼市场价格为参考,对活饵鳜和饲料鳜 2 种养殖方式分别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养殖饲料鳜的平均总成本远低于活饵鳜,利润空间大。针对广东鳜鱼养殖业苗种、养殖环境和饲料化养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健强鳜鱼良种体系、平稳推动饲料鳜发展、进一步构建鳜鱼质量安全体系、积极推动鳜鱼养殖方式转变等发展对策,为广东鳜鱼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世界甜玉米主产国和国内甜玉米主产区2021年的甜玉米产业发展情况,根据实地调查提出了当前中国甜玉米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规模化程度低、机械化程度低、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不足、产业链短、加工薄弱、育种卡脖子等,建议大力开发甜糯玉米特色品种,强化育繁推一体化,大力研发和推广甜玉米种植生产的小型农机,完善冷链物流配套设施,改进储藏保鲜技术,发展甜玉米加工业,构建双循环市场发展格局,开发中国特色加工产品,培育甜玉米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促进甜玉米产业持续、快速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深入了解华南地区农业遥感研究态势,明晰华南地区农业遥感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问题,对推动华南地区农业遥感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知识关联法和文献计量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引文库为数据源进行主题检索,对华南地区农业遥感研究相关文献元数据进行检索分析,包括发文趋势、关键词共现、研究领域与技术热点等内容。【结果 】2003-2023年华南地区农业遥感研究主要有4个特点:(1)研究经历了起步(2010年以前)、波动发展(2011—2015年)和加速发展(2016年以后) 3个阶段,研究热度不断上升;(2)研究强调应用性,关注作物生长和土壤、气候、病虫害等生产要素;(3)研究着眼华南地域特色,关注天然橡胶、香蕉和甘蔗等热带亚热带作物的产业问题;(4)研究重视技术创新,创新和发展了一批农业遥感数据获取和分析技术手段。【结论 】面向华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应重点开展热带亚热带农业资源遥感调查与监测、拓展农业领域无人机遥感的精准农业应用、充分挖掘与发挥多模态和多尺度数据的优势、拓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花卉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通过检索中国企业数据库和知识产权数据库,查阅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惠州市等花卉产业相关年鉴,深入研究分析大湾区内地九市花卉产业发展情况。结果显示,广东花卉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但相对于全国花卉种植面积增长速度,广东花卉种植面积占比呈下降趋势;大湾区内地九市花卉产业发展集中了广东大部分花卉产业经营主体;花卉种植的发展瓶颈突显,广州市、佛山市和惠州市花卉种植面积均呈现下降趋势;花卉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大湾区内地九市花卉种植企业数量占比出现下降趋势,花卉批发和花卉零售企业数量占比出现上升趋势;大湾区内地九市花卉产业平台丰富。现阶段主要问题是各市花卉产业发展不平衡、花卉产业规划缺位,花卉种植用地属性问题突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今后依托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制定相关规划,统筹兼顾坚守耕地红线和深挖土地资源,做好花卉产业升级、拓展与转移,建立参与国内市场大循环的花卉市场流通体系,以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提升花卉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积极酝酿筹备各类花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