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越来越老龄化,迫切需要机械化来减轻劳动强度,本文介绍了“新毛芋艿”机械化整地、起垄、播种、覆膜、收获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太仓市出口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太仓市鹿河管理区耕地面积1250hm2.出口蔬菜生产是本区一大产业特色,全区400hm2生产基地被江苏省农林厅认证为无公害产品基地,27 hm2中心基地获江苏省商检局备案,农产品出口基地常年种植豆类、大叶菠菜、西兰花、甜玉米、小松菜等多种出口蔬菜,面积667 hm2.出口蔬菜特别注重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要求是在确保农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的前题下,实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本地区秋播阶段经常遭遇连阴雨,小麦湿耕烂种迟播面积偏多,生长发育差、扎根浅,加上后期加大肥料投入促转化,容易引起小麦倒伏现象,为了调控小麦生长防止倒伏,多年来我们在小麦生产上推广使用矮壮丰,效果较为明显,不同程度上控制了小麦倒伏现象,对小麦的增产增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摸清矮壮丰的抗倒机理,便于在生产上很好地指导使用,我们对本地区小麦不同品种、矮壮丰不同使用时期、方法、溶度进行了试验、调查、取样测定,分析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迫切需要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本文介绍了新毛芋艿地膜覆盖机械化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留种贮藏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太仓地区新毛芋艿机械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陆地棉空间诱变第1代至第3代(SP_1~SP_3)的性状变异情况,2007—2009年对搭载"实践八号"卫星的2份陆地棉材料进行连续多代性状考察,将诱变后代群体主要性状的平均值、变异系数与对照群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诱变后代SP_1~SP_3衣分、铃质量性状的变异有逐代下降的趋势,而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在SP_3达到最大。SP_3是突变体集中产生的主要时期,2个SP_3群体中均出现了较多优质棉突变个体,其品质指标较原始品种有了显著提升,表明空间诱变可能对改良棉纤维品质有较大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基肥施入深度对化肥利用率和水稻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设置不施肥(T1)、基肥施入深度0(T2)、5 cm(T3)、10 cm(T4)、15 cm(T5)5个处理,对比研究基肥施入深度对机直播水稻产量和化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施入深度对各生育期水稻叶生物量无明显影响,对成熟期茎生物量影响明显,基肥表施和深施5 cm时可显著增加水稻茎生物量,深施10,15 cm时,茎生物量明显低于基肥表施(P<0.05);不同生育期水稻叶的氮、磷、钾吸收量受基肥施入深度的影响不明显,但成熟期茎的氮、磷、钾吸收量因基肥施入深度差异显著(P<0.05);氮素和钾素收获指数受基肥施入深度影响显著(P<0.05),且随施肥深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磷素收获指数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氮、磷、钾各元素利用率最高时的施入深度不同,氮素收获指数最大时,基肥施入深度为10.5 cm;钾素收获指数最大时,基肥施入深度为7.0 cm;基肥施入深度对水稻茎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大于对水稻叶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适当增加基肥正位施入深度对水稻产量和化肥利用率提高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基肥施入深度在7.0~10.5 cm更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化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从2000年开始。陆渡镇在水源洁净、土壤净化、远离工业污染源的区域内着手建立甘蓝生产基地,指导种植大户实行规模化生产。基地通过无害化分期栽培,为当地台资企业苏州万象食品有限公司均衡供应无公害甘蓝加工原料。三年中共建立基地10个,目前年生产面积1400亩,平均亩产量春季3500~5000kg,秋季2800~3500k;亩产值春季1050~1500元,秋季850~1100元;亩效益春季550~1000元,秋季350~600元。  相似文献   
8.
镉污染中性土壤伴矿景天修复的硫强化及其微生物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施硫(S)处理对中性镉污染农田上伴矿景天镉吸取修复效率、土壤pH、有效态镉(Cd)、有效态硫以及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壤pH值随时间和硫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有效态镉和有效态硫随时间和硫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360 g/m2硫处理下,伴矿景天地上部镉浓度为70.9 mg/kg,较不施硫对照(38.3 mg/kg)增加85%,耕层土壤全量镉去除率为19.4%,是对照(10.5%)的1.85倍。施硫处理150天后,土壤Thiomonas和Rhodanobacter细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前土壤和对照处理。本试验结果表明,中性土壤施加适量硫磺不仅可显著提高污染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也可通过调节与硫代谢相关的功能微生物,显著增强镉的植物吸取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春化蚕豆—青大蒜间作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基肥、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探索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镇麦10号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沿江地区近年来因气候或前茬收获推迟等多种原因导致小麦播期间距拉得很大,播量也各不相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麦产量潜力的充分发挥。本研究重点探索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生育特性、产量、品质的影响,在2016-2018年连续两年开展了不同播期播量双因子试验,测定其产量品质,分析其差异性,最终确定在不同的播期下适宜的播量,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