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83篇
农学   38篇
  31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70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板栗贮藏过程中乙烯产生,呼吸速率,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情况,阐明了析板栗萌发的生理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2.
液体振荡培养高速繁殖白鹤芋丛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国华  朱西儒 《园艺学报》1993,20(3):307-308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柑桔采后防腐多采用多菌灵、特克多等药剂处理,其防腐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后病原菌会产生抗药菌系,降低防腐效果。因此,有必要筛选新的无(低)毒、高效防腐剂。 菌毒清是一种甘氨酸型杀菌消毒剂,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禽类养殖等方面的卫生消毒以及植物病毒的防治,但用于防治柑桔贮藏病害目前尚未见有报道。我们初步试验表明,菌毒清对柑桔青绿霉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果实上处理其防治效果接近多菌灵和特克多。  相似文献   
4.
以籼稻、粳稻两种类型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AgNO3在水稻农杆菌转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农杆菌转化前添加AgNO3可以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适浓度为8~10mg/L,但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没有明显促进作用;转化后添加低浓度的AgNO3可以减轻愈伤组织的褐化,提高抗性愈伤率和绿苗分化率,最适浓度为2-8mg/L。同时发现,无论是转化前还是转化后,添加高浓度的AgNO3对水稻愈伤组织的分化均具有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棕榈科植物的播种技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宋君 《西南园艺》2003,31(4):40-41
播种是棕榈科植物繁殖的主要方式,皇后葵、三角椰子、大王椰子、蒲葵等单茎干种类,播种更是其繁殖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6.
香蕉束顶病毒(BBTV)侵染对寄主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用ELISA方法测定了香蕉感染束顶病毒(BBTV)后植株体内的3种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玉米素类(iPAs)和脱落酸(ABA)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株的GA3水平在侵染过程中虽有微弱增加,但含量和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健株对照;iPAs在接种BBTV第14天后明显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ABA在BBTV侵染后被大量诱导增加并不断积累,在接种后第35天测定含量最高,为对照的3.34倍。试验还同时检测了BBTV在侵染过程中的运转。用间接ELISA测定的接种叶和顶叶的BBTV含量显示:接种21天后BBTV在接种叶和顶叶中还大量增殖,呈系统性分布。但寄主的症状在接种35天后才逐渐在顶叶表现。以上结果表明:香蕉束顶病的症状表现似乎主要与病株中的内源激素的失调有关,而与BBTV在体内的运转并不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草菇厚垣孢子在不同的C/N比的培养基中产生的数量。结果表明 ,不同的C/N比对草菇厚垣孢子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其最佳的C/N比为 30~ 4 0。草菇品种间产生厚垣孢子的数量的差异并不显著。另外 ,本试验首次定量分析了厚垣孢子的产量数 ,对常规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8.
农业外来生物入侵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国际上对外来生物入侵种的研究主要在个体水平上研究外来种对新环境的进化与适应,本地种对生物入侵后发生的进化调整;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研究外来种的定居、潜伏、竞争和暴发;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生境的可入侵性和外来种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风险分析标准化与定量化、检疫鉴定快速化、除害技术安全化、信息管理全球化是全世界对外来物种入侵管理与科研的焦点问题。本文依据外来物种入侵的形成和扩散暴发过程,提出了超前预防和综合管理等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抗Liberty杂交籼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5个抗Libedy杂交籼稻喷施O.3% Liberty后的农艺性状表现分析抗除草剂杂交组合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苗期经量Liberty处理的转基因组合,成株期大田中未发现不育系株。说明利用抗除草剂基因和相应的除草剂,可有效杀死因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混入抗量Liberty杂交稻中的不育株;(2)抗Liberty杂交籼稻,生育期、株高等植株形态与原组合相仿,但产量构成因子则差异较大,最终多数组合产量水平不及原组合。本文还提出以超纯杂交技术来统称利用抗除草剂基因提高杂交种纯度的技术,并提出了如何选育转基因亲本配合力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是棕榈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原发生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岛区。2002年6月首次在我国海南省海口市凤翔路发现该入侵害虫,现已在该省严重发生。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 Boucek)原产于西萨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是椰心叶甲的幼虫寄生蜂。2003年6月被引进越南,8月在危害较重的地区释放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2004年3月引入我国,目前已在田间进行大面积释放,以期取得对椰心叶甲持久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