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包头南海湖冰封期不同形态氮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包头南海湖冰封期不同形态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根据南海湖不同水域使用功能划分区域,于2017年12月在南海湖布设采样点取样,检测各采样点不同形态氮含量,Arc GIS软件分析湖泊中各种形态氮空间特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南海湖氮污染物空间分布整体呈东高西低,由西南向东北呈逐渐增加趋势。总氮浓度为2.286~5.988 mg·L~(-1),氨氮浓度在1.049~3.436 mg·L~(-1),硝态氮在0.019~0.059 mg·L~(-1),亚硝态氮在0.016~0.069 mg·L~(-1),氨氮含量达总氮50%以上,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浓度较低。位于旅游开发区内湖心岛周围区域及出水口区总氮、氨氮及亚硝态氮浓度较高。总氮、氨氮及亚硝态氮空间分布趋于一致,硝态氮空间分布则与之相反。从研究数据分析结果可知,由于迁移浓缩效应,冰体中各种形态氮含量均小于水体中含量。研究可为南海湖冬季氮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为渔业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黄河湿地小白河片区优势植物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采集的植物和对应土壤的监测分析,研究了包头黄河湿地小白河片区优势植物和土壤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以优势植物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香蒲(Typha orientali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物和土壤的野外采样分析,检测了黄河湿地小白河片区湿地植物及相应土壤中As、Cd、Cr、Cu、Ni、Pb、Zn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单因子分析及综合分析,同时分析了3种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植被区土壤均受到中度污染,其中As、Cd、Zn污染最为严重。该湿地优势植物富集特征显示:香蒲地上部和地下部对Ni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对土壤中Ni污染具有修复作用;香蒲和芦苇对重金属As、Cd、Zn的转运系数相对较高,耐性较好;三种优势植物对As、Cd、Zn等污染程度高的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小于1,对土壤中As、Cd、Zn污染没达到修复效果;不同植物体内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其作用结果会对植物重金属的富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南海湖冬季浮游植物特征及与水质因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包头市南海湖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质因子关系,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湖区的12个采样点进行水环境样品的采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20属51种;以绿藻的种类数最多,优势种主要为四尾栅藻、镰形纤维藻、纤细月牙藻、螺旋弓形藻、水华束丝藻、微小色球藻、近缘针杆藻、普通等片藻、多形裸藻。各月浮游植物单位体积细胞数量(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3.17×10~6~16.96×10~6个/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52~3.00 mg·L~(-1)。由浮游植物丰度来看,南海湖已经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基于污染指示种,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南海湖水质总体呈现中污染状态。浮游植物主要种类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排序结果显示:多数绿藻受总氮、化学需氧量、氨氮影响较大;硅藻主要受pH值的影响;蓝藻主要受水温和总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